Placeholder image

集集小鎮-社區文化據點小旅行暨食農教育體驗活動(6梯次)

2024/09/21 - 2024/11/09 (剩 48 天)

集集的名字您都聽過,最廣為人知的印象是位於台灣的心臟「南投縣」,還有一條小火車支線。 但您知道嗎?「集集」是全南投面積最小的鄉鎮,總計約49.7268 平方公里,被小百岳之一的集集大山擁抱,出產山蕉跟火龍果是全國出名,更是保育石虎的娘家唷! 食農教育體驗活動:我們準備了集集火龍果,一起用火龍果做出Q彈珍珠,炎炎夏日搭配飲品喝更對味,參加遊程還能做左手香苔球帶回家。 體驗活動:全程免費 時間:上午8點30分 報到&行前說明 請認明「黃色山蕉漁夫帽」的工作人員 報到&出發地點:集集車站前廣場 活動流程: 08:30-09:00 集集車站報到 09:00-10:00 集集車站文史導覽 10:00-10:30 廣盛宮 10:30-10:45 清水花園 10:45-11:00 和平國小(昔日新高神社) 11:00-11:30 大眾爺廟/大樟樹 11:30~13:00 本草自然生技園區(食農教育) 認識集集在地農產--火龍果、山蕉與左手香 體驗活動:1.左手香苔球DIY。2.火龍果珍珠DIY 13:00 賦歸 原地解散-漫步集集采風趣 可預約人數:每場次限定15人 線上報名 https://forms.gle/utzyhTJtjA54jw4W7 或洽詢:049-2761477 文化服務所 林小姐 注意事項 活動全程採徒步行走,請參加民眾考量體能狀況,並請依天候狀況自行攜帶飲用水、雨具及防曬遮陽用品等,請穿著適合步行之衣著服飾。 全程步行時間約3小時,若為幼兒孩童或年長者需至少一名家人陪同,並請斟酌體能狀況,始可報名參加。 本活動不提供便當,午餐請自理;體驗活動之材料費及保險費由集集鎮公所支應,且皆有辦理公共意外責任保險,請確實填寫報名表之相關個人資料。



Placeholder image

食知有味主題書展暨推廣活動

2024/11/09 - 2024/11/09 (剩 48 天)

📖食知有味主題書展 📖 |時間|2024.09.10 ㊁~12.15 ㊐ |地點|本館B1文學樂園 |策展緣起| 生活中有吃不完的各種美食,食物是我們生命重要的能量來源,你想要好好認識每一口吃下肚的食物嗎? 「食知有味主題書展」為大家開啟通往食物產地的大門,這些繪本和故事書會告訴你,什麼是好的食物,怎樣吃可以讓身體變得更健康。也讓我們了解農夫耕種的辛苦,提醒我們要珍惜食物不浪費,更要多多關心與保護自然環境。 讓我們共讀食物的故事,一起吃出「好食力」! 📣 推廣活動 📣 活動1️⃣小黃果汁吧--一趟真食物的五感探索 |時間|2024.09.14㊅14:00~15:30 |地點|本館B1文學樂園 |講師|社團法人台灣兒童食育協會林慧君理事長、食育講師鄭蕙玲 |參加對象|以12歲以下兒童為主,親子報名名額共50人。 |活動流程| 時間 內容 14:00~14:05 開場 14:05~14:20 食育繪本說故事時間:《愛吃水果的牛》(作者:湯姆牛) 14:20~14:40 五感辨識真假果汁(視覺+嗅覺) 14:40~15:00 果汁實驗示範與操作 15:00~15:20 互動遊戲:認識成分表、人工添加物、營養標示 15:20~15:30 飲食原則總結與回饋分享 活動2️⃣跨時代的台灣「藷」光 |時間|2024.11.09㊅14:00~15:30 |地點|本館B1文學樂園 |講師|漢妮老師(張涵樺) |參加對象|5~12歲兒童為主,親子報名名額共40人。 |活動規劃| ➊認識甘藷家族 ➋甘藷營養點點名 ➌食育繪本共讀時間:《地瓜發芽了》(作者:林柏廷)、《小種子快長大》(作者:陳麗雅)、《蔬菜逃家了》(作者:廣川沙映子) ➍親子食育手作「彩色地瓜甜筒」 |備註|本活動參加者以5~12歲兒童為主,報名之後經承辦人審核參加者年齡,符合者方為活動正取。 ▞▞▞▞▞ 注 意 事 項 ▚▚▚▚▚ 活動中將拍攝照片做為活動紀錄,報名參加者視同同意授權本館拍攝活動紀錄照片,並同意將相關影像用於本館網站、社群媒體、出版品製作、研究發表等非營利之教育推廣用途,且同意本館擁有公開宣傳、傳輸前述影像之權利。  活 動 講 師 簡 介  社團法人台灣兒童食育協會 兒童食育協會的理念是用寓教於樂的方式,協助每個孩子自主學習選擇適當的食物,以優秀的選食力來維持身心健康,進而影響周遭社會甚至大至農漁業環境。 更詳細的介紹,請洽社團法人台灣兒童食育協會官方網站:https://twfooducation.org/ 漢妮老師 高市圖「雄愛讀冊」親子共讀推廣講師 國家級保姆技術士證照 亞洲藝創樂媒學院「樂媒心靈粉彩指導師」及「樂媒心靈粉彩認證師」 參與民視兒童節目介紹親子手作 參與信誼基金會、高雄捷運、tutorABC、MLD台鋁、福華飯店、華友聯建設等知名中小企業執行親子繪本手作活動 參與新北市、屏東縣跟高市圖書館多場親子繪本手作活動 參與多校幼保科系及社區協會推動親子手作計劃 目前持續在MLD台鋁書店、福華飯店、百貨公司、圖書館、育兒資源中心等,推動親子共讀及繪本故事手作課程 ◎漢妮的手作樂園:https://www.facebook.com/hanychang1031  



Placeholder image

書生侘寂-施永華七十個展

2024/09/14 - 2024/11/10 (剩 49 天)

侘寂是一種以接受短暫和不完美為核心的傳統日本美學。概念源於佛教的三法印---無常、苦、空。生命的體會漸入此境。 本次展覽分有七個子題:1、自書自話—古典書法書寫內容大概是古人詩詞之類,我服膺藝術當隨時代,因此書寫了好像白話詩的日常紀錄。2、舊作品回顧—用以檢視新舊作品的關聯性與差異。3、臨帖—展出所臨摹的字帖或是書家。4、新詩書寫—我不善寫詩但喜歡新詩。書寫七位詩人作品,有的是我故友,有的是我崇拜的詩人,有的是喜歡詩的意境。5、紅樓夢—用寫小說或是寫日記方式完成書法作品是一種樂趣。6、對聯—使用不同筆調書寫對聯作品。7、實驗創作—這是個人日後遨遊的天地;筆法、布局、墨色、裝裱、拼貼是表現手法的重要因素。



Placeholder image

臺中市藝術亮點-《鏤月裁雲》 陳文濱創作展

2024/09/10 - 2024/11/10 (剩 49 天)

74藝術中心此次以雕刻月亮,裁剪雲彩為說明,策劃《鏤月裁雲》展覽,於梧棲文化出張所展出陶藝家陳文濱老師的精選作品。 陳文濱老師匠心獨具,多才多藝,除了陶藝之外,還有雕塑丶書法丶漆藝豐富資深的技藝集於一身。並將陶雕與漆藝書法融為一體,在薄如蟬翼的胚體雕劇各項山水花鳥佛像圖案,精緻刻化細微,展現其工藝博精!



Placeholder image

謝志康 創作個展【家-物】

2024/09/28 - 2024/11/10 (剩 49 天)

🏠︎藝術家介紹 謝志康,1997 年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怡保市,2024 年畢業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自幼熱愛藝術,為了追求更廣闊的發展,大學期間選擇來台深造。其創作以油畫為主,近年來則積極探索不同媒材,將作品拓展至複合媒材等多元形式。謝志康的創作靈感來自日常生活,通過細膩的觀察,呈現他所居住的環境與生活體驗。 🏠︎展覽介紹 本次展覽透過繪畫中的物件與空間,反映謝志康個人生活經驗中的變遷與狀態。空間與物件的多樣變化,詮釋了自我身分與定位的探索。以游牧式的生活方式為基礎,不斷重新認識並適應新的環境,並與不同空間和物件建立情感連結。展覽藉由這些記憶,透過繪畫的語彙,如日記般保留並呈現這些經驗。 觀看更多>>https://reurl.cc/0dWggY 🏠︎展覽資訊 謝志康 創作個展【家-物】 Cheah Chee Hong Solo Exhibition: Home-Object 展期:2024.09.28 (六) – 11.10 (日) 開幕:2024.09.28 (六) 下午 15:30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臺北南京館(臺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號3F) 主辦單位:金車文教基金會/金車文藝中心KCCA



Placeholder image

科藝福爾摩沙-新媒體藝術展(免費參觀)

2024/08/28 - 2024/11/10 (剩 49 天)

  科藝福爾摩沙-新媒體藝術展 BLOSSOMING: the Tech-Art in Formosa   展覽介紹 AI科技浪潮強勢籠罩人類全方位的生活,藝術文化如何與科技結合敘事?《科藝福爾摩沙-新媒體藝術展》匯集臺灣優秀的新媒體藝術家與科技藝術創新者,攜手將科技轉化為文化藝術的敘事載具;本展精選18件作品,從數位視覺藝術、互動裝置到VR虛擬實境的創作;主題涵蓋臺灣在地文化、全球連結關係及對未來的憧憬與想像。藝術家深入探究自身所處的環境、生命的經歷,運用數位科技賦予新意涵,創造出新的觀點與對話。   參展藝術家/單位(按字首筆畫排序) 5G應用整合測試實驗室、元方舟、林依蒨、胡縉祥、張文杰、張吾青、張逸軍、曹筱玥、莊澤光、陳樺萫、游俊彥、黃心健、黑川互動媒體藝術、蔣榮宗、薛佑廷 參展藝術家及作品介紹:https://blossomingtw2024.metarealitylab.com/   展覽資訊 展覽期間:2024/8/28(三) -2024/11/10(日) 展覽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9:00-18:00  8K投影播放時間:週一至週五10:00-17:00、週六及週日9:00-17:00 VR體驗時間:週六及週日9:00-12:00 13:00-18:00    週三及週五 13:00-18:00 展覽地點:中正紀念堂1樓中央通廊(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指導單位:文化部、數位發展部 主辦單位: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執行單位:台灣虛實展演發展協會、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指導單位: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 技術協辦單位: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特別感謝:NVIDIA、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財團法人郭雪湖基金會、滯留島舞蹈劇場、VITART星品數位藝術   展覽影片    



Placeholder image

總爺藝文中心【總爺國際藝術駐村計畫】《水の間》李婷歡個展

2024/07/11 - 2024/11/10 (剩 49 天)

位於官田區的曾文溪渡槽橋,為支援嘉南大圳水利工程而建造。歷經橋體結構補強修復,與新渡槽橋、自來水管橋、省道曾文溪橋並列橫渡曾文溪。這四座材質與造型上相似又相異的巨大橋樑,從不同年代拔地而起,跨越大河,水與人車從中流過,牽引著無數脈絡、聯繫著此地與彼處各種樣貌。藝術家以此為靈感,將跨越橋樑的身體感受轉譯成藝術裝置。 展覽名稱|《水の間》李婷歡個展 展覽期間|7.11 (四) - 11.10 (日) 週三至週日 9:00-17:00 展覽地點|紅樓D展間



Placeholder image

臺南原點.四百再續-17世紀荷治福爾摩沙的熱蘭遮堡壘與市鎭

2024/01/01 - 2024/11/10 (剩 49 天)

本次特展是由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建築學系黃恩宇副教授率領團隊,將花費五年的史蹟研究成果濃縮至飯店場域,前後籌備將近一年時間,終於將古都四百年的光陰在全台最具文風的旅店台南晶英精彩呈獻。實體展覽從飯店大廳開始,一樓書苑放置1640年熱蘭遮市鎮平面圖與建築模型,加深民眾對歷史架構的印象,5-12樓展廳依序介紹17世紀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與福爾摩沙、荷蘭共和國的建築與軍事理論家--西蒙·斯蒂文Simon Stevin生平與城市規劃的相關理論、各時期熱蘭遮堡壘的營建與樣貌說明、以及記錄著市鎮與市民的生活點滴,另外在全館客房電視上,旅人可用第一視角欣賞「1643熱蘭遮虛擬實境:堡壘、市鎮與市民」影片,身歷其境穿梭於荷治時期熱蘭遮市鎮的模擬場景。



Placeholder image

54場雨- 設計X工藝跨域共創展

2024/01/01 - 2024/11/10 (剩 49 天)

自2007年始,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開始了一連串的共創計畫,Yii 、 A New Layer 、HAND IN HAND…邀請荷蘭、瑞典、德國、法國、巴西、日本、韓國、臺灣...等各國設計師,和臺灣工藝師進行一連串異文化的創作激盪,這其中,雙方經歷了認知的顛覆、自身原有創作文化系統的鬆動,有如下過雨後,雨水滲入土裡,看似消失不見,實則已為樹根吸納、為各種動物微生物飽飲,而產生了幻化的質變。此展覽,便是這變化的具體成果。 這一連串、有如雨珠般一顆顆晶瑩、散發重生精神的共創作品,是工藝不斷延續擴展的延伸,共創的形式千變萬化,不侷一方,這深埋於工藝的深層本質:寬容性及交融性,以及彼此尊重、謙卑請益的精髓,並不會因為工藝技術高超而止歇。如何從台灣的風土民情出發,再從差異性中擷取養分,進而滋養工藝的土壤。 54組108件作品,以54場雨為主題重新演繹展出,是以每一個作品都是對流激盪下的晶瑩雨珠,期待在這54場共創之雨中,誘發下一場共創計畫的新繆思。 導覽預約 https://event.culture.tw/NTCRI/portal/Tour/J5401MAction



Placeholder image

特展 當我們同宅一起:公宅設計與理想現代生活

2023/11/28 - 2024/11/10 (剩 49 天)

打造更好的未來?公宅設計與理想現代生活 百年來,「公共住宅」一直是許多國家解決居住問題的重要手段。國際上諸多公共住宅計畫,反映不同時代的政策和社會價值觀,亦對居住環境和社區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無論這些公共住宅被如何稱呼,皆是國家在不同層次上的治理與調解居住問題的政策工具,同時也肩負打造宜居的理想現代生活,並為實踐新設計理念的重要場域。 本展透過世界各國及臺灣歷史上約40處的公共住宅設計案例,探索公共住宅設計如何打造理想現代生活的過程,為觀眾呈現各種創新的住宅設計方案。這些方案不僅關注居住空間的功能性,更將人文關懷和社會價值融入其中,從而創造超越當時代的住宅設計。 A:何謂公宅?國家提供住宅給民眾的源起 公共住宅制度起源於19世紀,或更早以前的歐洲,受一些慈善資本家倡議之住宅計畫啟發。 工業革命後,大量人口湧入都市,城市供應住宅短缺,導致貧民窟出現,進一步引起諸如霍亂等公共衛生危機。歐美各國陸續推出改革住宅供給相關政策機制及新的住宅計畫,以改造貧民窟居住環境,如英國於1890年提出的《工人階級住房法》,即授權地方政府建造或者改造適合工人階級的住房以為因應。 兩次大戰期間,勞力與物資的缺乏,延緩了興建公宅的腳步。直到1945至1975年,因應戰後重建與伴隨嬰兒潮世代而激增的住宅需求,歐美各國紛紛投入大量經費補貼興建住宅,造就了福利國家的黃金年代,並與當時都市擴張、新市鎮建立、現代工程技術的潮流相互呼應。 然而,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引起經濟上的停滯性通膨,新自由主義取代原先的政府干預主義、國家主導的福利制度,住宅政策也隨之轉向。許多國家開始朝向市場化、住宅自有的方向調整策略,公宅建設也開始引入私人投資,並推動公私合作,納入地方社區參與,公宅形式日趨多元。 B:人人都值得擁有──陽光、空氣、水與廁所 工業革命後,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由於住宅短缺,導致貧民窟的出現,並進一步造成生活環境的惡化,衍生公共衛生問題。大量簡陋的聯排房屋缺乏足夠衛生設施和自來水的供給;由於城市化速度太快,舊的排水系統無法及時排除污水,廢棄物堆積並逐漸腐爛、發酵。城市密集擁擠的居住情形和衛生狀況的惡化,使病毒細菌迅速滋生,傷寒、霍亂等疾病傳播,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同時期的臺灣,日本總督府重視掌控公共生活風險與維持衛生,並認為國家應當不只於瘟疫時進行干預,而是應該提供一個健康的環境,保證基本的福利救濟,促使每位公民建立維持清潔的文明習慣。 C:建築進化論?──快速、便宜、永續循環 建築師為了更快、更便宜地建造更多的房屋,採用新的施工方式和建築材料,不僅影響建築的外觀和功能,還廣泛改變了景觀環境。 首先,制定標準化的建築設計和施工流程以及建築構件,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並降低成本。其次,鋼結構和電梯技術,能夠建造更高的建築物,使固定面積的土地容納更多住宅空間,並且改變城市的天際線。再者,鋼筋混凝土技術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耐久性,並且能防火抗震。預鑄工法則使得工程更加迅速和經濟,並且能更有效的控制品質。 近年環保永續則是新趨勢,引入新的建築技術和材料,以減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和提高室內環境品質。重視現有空間的再整修利用,除了節省經費、縮短工期外,也減少拆除舊房子而產生的大量廢棄物。 D: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空間格局與現代家電 住宅,原先只是用以遮風避雨的空間,隨時代演變而逐漸有更多的功能。公宅設計呼應各時代新生活的需求,首先是戶內空間格局的變化。日本傳統建築榻榻米房間原先是多功能使用,用餐、睡覺都在同個空間。經過住居生活的西化後,公營住宅提出DK的概念,將廚房、餐廳、睡眠空間獨立出來。並以最小限空間、最短動線距離為設計準則,創造有效率的生活空間。伴隨空間格局變化而來是新式家電設備引入。例如原本區之一隅的洗浴盆,改為獨立衛浴空間後,即需要水管技術與抽水馬桶、浴缸、熱水器等設備配合,以及足夠的自來水水壓,兩者相輔相成。又如現代西式廚房,需要站式流理台、瓦斯爐、冰箱等,才能縮短家務勞動時間、減輕家庭婦女的負擔。時至今日,還包括了電扇、冷氣、電視、電話、網路通訊、乃至智慧燈具、智慧家庭助理、居家安全監控系統等等,共同定義了我們今天想像的美滿家庭生活。 E:公宅經濟學──可負擔的住宅?或是可投資的商品? 公宅是為解決民眾居住問題而設,除了設計外,經濟面的思考也不可或缺。公宅的性質應該是一般民眾收入可負擔的住宅,還是可投資的商品? 公宅建造目的一般是提供低收入家庭一個可以安居的地方,因此公宅的租金通常低於市場價格,為了降低成本,在建造時會使用簡單的構造和材料,並且不提供高檔設施或豪華裝修,主要滿足民眾基本居住需求。至於「可負擔」的認定,國際主流是按「實際收入」,參酙身分階層,再設定區位、規模、屋齡等係數,計算出該家庭的社宅租金;目前臺灣社會住宅,租金定價多以參考市場租金打折,再按身分差別微調的方式。 公宅若是私有化,不限制民眾買賣,容易演變為自由市場的金融投資商品。過去臺灣政府會按不同職業身分別給予不同貸款條件,並將國宅以低於市場價格銷售給民眾,因此某些位於都市精華區的國宅,一經推出,立刻蔚為風潮,即使沒有實際居住需求的國民也大排長龍參加抽籤,一旦抽中堪比樂透中獎,轉手賣出即有豐厚利潤,形成所謂「樂透國宅」的現象。 F:設計革命與夢想之城 從花園城市到空中走廊,大街廓社區到垂直城市,每個時代都帶來了獨特的居住思維和設計革命。這些變革不僅關注個體住宅,更強調了居民共同生活的公共性和共享空間的重要性。 結尾:設計革命與夢想之城 當我們正大興土木建設社會住宅的此刻,回顧世界公共住宅百年歷史過程格外有意義,提醒著我們:住宅不僅是遮風擋雨的場所,更是展現我們理想現代生活的載體。從最初只是提供基本居住需求,到今日更加關注居住品質、社區環境、生態友好、循環經濟的新生活營造,公共住宅的下一步會是什麼?我們並沒有標準答案。然而,相信透過持續的關注與辯論,我們可以打造更好的未來,人人皆能有舒適、永續且充滿生機的居住環境。   *本展同時為文化部「淨零排放示範展覽計畫」示範展,以「循環使用、減少使用」為策略,展場的展架以可逆式設計,拆解後可移地再使用,同時減少塑化材料使用及印刷品印製數量,為展場設計製作的減碳製作嘗試,也為2050淨零碳排放之國家政策具體實踐。  



Placeholder image

《梵谷:尋光之路》特展

2024/08/24 - 2024/11/11 (剩 50 天)

Placeholder image

森林裡的大嘴鳥-兒童美術研習班成果展

2024/10/15 - 2024/11/12 (剩 51 天)

★森林裡的大嘴鳥-兒童美術研習班成果展 展覽日期:113/10/15-11/12 展出成員:大兒童美術A班 展覽地點:藝術小苗圃(雅書廊川堂) 媒材:蠟筆 授課老師:張美翎 大兒童美術對象:小學二~六年級 課程內容: 透過藝術欣賞及多元文化的認識,提升兒童的美感素養,建立其鑑賞能力及技法描繪能力。結合現代藝術多元媒材與自由創作方式,建立兒童自信展現自我特質。包含繪畫、素描、媒材運用、立體捏塑等。 . 開課時間:每年春、秋兩期(詳見招生資訊) 大兒童美術A:星期五19:00 – 21:00 大兒童美術B:星期六10:00 – 12:00 開課資訊可於招生期間至中心官網查詢



Placeholder image

【獅情話藝】吳德和雕塑創作展

2024/09/07 - 2024/11/12 (剩 51 天)

展覽名稱:【獅情話藝】—— 吳德和雕塑創作展 展覽期間:2024.09.07 Sat.-11.12 Tue. (10:00 ~ 19:00)(每月1、3週之星期二休館) 開幕茶會:09.08 Sun. 15:00 展覽地點:光點藝術中心/新北市鶯歌區陶瓷街18號3F 展覽專線:02-2678-6577 ▌展覽介紹 二十世紀現代繪畫之父塞尚 Paul Cézanne (1839~1906) 認為:「凡萬物皆可由圓球、圓柱體、圓錐 體表現出來,自然是幾何形所構成的。」影響創作者藝術的造形觀念深遠,本次創作試圖藉由東西文化理論與技法之結合,將特有的意涵表現於自身的創作裡,並將傳統的精神以創新及具有個人獨特方式表現,自然的詮釋,環境體驗與自我認同感的追尋,創作作品存在的意義是許多藝術家,不斷的在追求實踐的目標與理想。 基於此,經多年對福獅系列作品的研究與創作,將美學觀念融入到生活的各個層面的方式,傳達人文精神之創作和價值,在創作中經由生活中感觸和體悟,透過感性與理性的交融結合而呈現,更讓石獅的形象呈現了不同的美感與變化。意象為內心之感受,r即象由心生,石獅系列作品藉由形、意、境、韻之表現,創造多樣且變化豐富的造形,呈現神情韻味的視覺美感。福獅作為表現獸與人之間的密切關係,而產生ㄧ些想像,所呈現之形態的多樣性,從而簡約的造形中,隱藏著擬人化之表情神態,與人歡樂、逗趣、愉悅的感受。 在創作中找到自己,更藉由創作的過程歷練自己,表達內心的感受,進而從中孕育東方文化哲理思想及美學觀念,展現自我風格的美學元素。



Placeholder image

美濃鄉思情--曾文忠九十懷舊個展

2024/11/01 - 2024/11/12 (剩 51 天)

「美濃鄉思情----曾文忠九十懷舊個展」展出內容由「美濃老街的故事」、「美濃河的故事」、「美濃田園的故事」三個系列串聯而成.是曾文忠懷思往昔故鄉美濃老街伙房的美麗、田園山河的滋潤繽紛,以大氣磅礡的畫面,戀戀思鄉之情,用彩筆來呈現美濃曾經有的遺世獨立之美與客家文化豐富的內涵;採用視點推移的畫面,悠悠捕捉入目開闊、多元富麗、又有歷史深度的畫面.在台灣,如此多情凝視故鄉,以奔放揮灑的才情訴說故鄉之美的,除了曾文忠,恐怕不做第二人想



Placeholder image

「造境‧意境」-王雅品‧李易宸 陶藝‧攝影雙個展

2024/10/26 - 2024/11/13 (剩 52 天)

王雅品老師的造境-手捏陶以陶與壺為主要創作,工藝的價值與美感將自然界的領悟融入到每個形體作品裡,如樹段、樹瘤、竹子、南瓜、石頭等等都能巧思妙手一一呈現,為工藝文化匠心製作的深厚情感,對陶土材質的精心研究及自然界生態的體驗。手捏陶壺的特點是經高溫燒製密度佳,亦兼具雕刻藝術價值,在茶藝時怡情養性和精神享受,色、香、味的高雅工藝生活,所謂:”茶起禪空香自在,琴鳴道妙韻天成”, 達到陶與茶藝 的結合。 李易宸的意境-光影讓大自然或物體有了明暗表情,並刻畫出美麗色彩,在不同角度照射下增添多變的風貌。自然的韻律猶如一首輕快喜悅的樂章,生命的節奏更在動靜之間四季交替,循環往復化作一種恆長綿密的氣息瀰漫在空氣裡,寰宇之美從來無須驚擾天地卻已撼動人心。



Placeholder image

葫蘆燈飾、玉雕、陶瓷雕刻-詹明娟手作展

2024/10/26 - 2024/11/13 (剩 52 天)

此次展覽呈現了多年來的精心創作,包括葫蘆雕刻、玉石雕刻和陶瓷雕刻三大類別,體現出對自然形態的尊重及對材質的深入理解。尊重每個葫蘆的獨特性,結合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將雕刻藝術轉化為燈飾,為家居空間帶來溫暖光芒,為生活帶來新意。



Placeholder image

南投縣113年度藝文教育扎根計畫成果展暨開幕式活動

2024/10/17 - 2024/11/13 (剩 52 天)

為呈現南投縣113年度藝文教育扎根計畫「地方特色工藝美術」:竹藝、陶藝、植物染等,及展現參與學校與藝文團體之推展成果,南投縣政府文化局特別舉辦成果展覽活動,共計9所國中小、3個藝文團體參與。參與單位:國姓鄉福龜國小、竹山鎮桶頭國小、竹山鎮延和國中、魚池鄉魚池國小、魚池鄉魚池國中、南投市千秋國小、南投市德興國小、仁愛鄉親愛國小、南投市康壽國小、南投縣陶藝學會、南投縣竹藝學會、南投縣美術學會亦將執行歷程及精彩成果,以多元樣貌開啟藝文教育扎根對話的更多可能性。 10月19日(六)開幕式活動,現場安排各計畫參與單位展覽及台灣竹樂團竹樂器演出,歡迎各界朋友踴躍參與,藝師及孩子們綻放傳統與創新文化交融的能量,攜手傳遞美感日常及藝文扎根的感動。



Placeholder image

臺中市藝術亮點-《三佳伊.有藝事》黃怡華、王群、馬步月、邱泰洋 四人展

2024/10/01 - 2024/11/13 (剩 52 天)

此次邀請黃怡華、王群、馬步月三位畫家與雕塑家邱泰洋共同展出作品,風格炯異的平面藝術,與一刀一鑿痕的立體雕塑之間,展現剛強與柔美的對話。期望帶給民眾豐富多元的視覺盛宴!



Placeholder image

科博館《前進婆羅洲:我們與婆羅洲的距離》特展

2023/05/03 - 2024/11/15 (剩 54 天)

婆羅洲距離台灣2,644公里,是台灣進口木材來源地之一,與我們的關聯比想像中緊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攜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共同推出《前進婆羅洲:我們與婆羅洲的距離》特展,邀觀眾前往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從生物地景、住民風情、氣候經濟等面向,自然與人文交織,認識這座島嶼及它正面臨的挑戰與衝擊。 婆羅洲是亞洲第一大島、世界第三大島,面積約20個台灣大,位處台灣西南海域,赤道零度剛好將島嶼一分為二,是世界上擁有豐厚自然資源、高度生物多樣性地區之一,還有比亞馬遜更古老原始的熱帶雨林。它有世界上最小的大象「婆羅洲矮象」、最大的花「大王花(大花草)」及行蹤難測的森林動物「婆羅洲紅毛猩猩」。 婆羅洲曾有高達90% 森林覆蓋,隨著人類的開發,大面積森林逐漸消失,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2016統計,當地森林覆蓋面積已降至55%。台灣日常生活使用的木製家具、衛生紙、影印紙、棕櫚油相關產品、觀賞動植物等,都與婆羅洲森林環境的變遷息息相關。 這次特展入口意象「奇幻婆羅洲」,特別打造熱帶雨林昏暗、光線微弱效果,營造觀眾身歷其境氛圍。展場向內延伸,依序是「一個名為『婆羅洲』的旅程」、「婆羅洲的生物與他們的產地」、「錯綜複雜的婆羅洲」、「婆羅洲,住民與豐采」、「婆羅洲原民生活」、「婆羅洲,過去與未來」、「遠和近,婆羅洲」等7大單元,透過生態、人文兩種視角,探索多元族群在自然環境中共存的面貌。 婆羅洲隸屬於馬來西亞、印尼、汶萊,島上住民族群多樣性高,不僅有與台灣原住民同屬南島語系的諸多族群,不少華人移居當地,也有印度人,加上英、荷等國殖民時期的遺風,文化特色相當迷人,展場中心以婆羅洲原住民重要建築「祭祀屋(Headhouse)」為設計概念,突顯島上住民文化核心。 《前進婆羅洲:我們與婆羅洲的距離》即日起至11月15日在第一特展室展出,深入淺出傳遞環境意識,歡迎來一趟知性的林中探險。



Placeholder image

流 動 意 識 DANCING WITH ROBOTS

2024/09/14 - 2024/11/16 (剩 55 天)

THE 201 ART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於2024秋季展出《 流 動 意 識 DANCING WITH ROBOTS 》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特展,展出新的技術與媒材,創造新的體驗與感知,當感知延伸至思考及行動,人類的生活方式就有機會發生改變。在許多科幻電影中,我們看見各式各樣的智能機器人在人類的生活裡扮演不同的角色,「與機器人共同生活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呢?」一題,從 20 世紀至今不斷地持續被討論,然而,在科技不斷進步的過程中,機器人早已成為日常生活中的媒介之一,且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生活和價值觀。 - 「我們不擔心被機器人取代,而是期待透過與機器人互動及對話,碰撞出感性與理性的新火花。」 - 人機協作建造已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與機器人更加無縫地合作,創造新的價值與體驗,是ROSO 機器人建造實驗室持續探討的方向,從想法上的碰撞,至材料的多方嘗試,再至數位建造的過程,最後以作品開啟與觀者的交流。每個階段本身皆是流動且有機的,階段與階段之間亦是,流動的不僅只是時間,更多的,是意識的傳遞,而 ROSO,便是意識流動的總和。 - 《 流 動 意 識 DANCING WITH ROBOTS 》 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特展 展覽日期|2024.09.14 - 2024.11.16 展覽地點|THE 201 ART 順天建築 • 文化 • 藝術中心 展覽地址|臺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201號B2F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六 10:00 - 17:30 主辦單位|THE 201 ART 順天建築 • 文化 • 藝術中心、ROSO 機器人建造實驗室 協辦單位|逢甲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開 幕 式|2024.09.14 (SAT) 15:00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nvZz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