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風船之藝」氣球藝術展

2025/08/01 - 2025/08/17 (剩 4 天)

王珏璋以氣球結構見長,被譽為「氣球建築師」,是世界氣球大會(WBC)首位華人講師與評審,屢次策劃大型裝置展,啟發無數創作者,是亞洲最具國際聲望的氣球藝術家之一。這次創作的「相由心生」使用上千顆氣球打造許多人形,更以塞球技術創造許多臉型各異的人頭,栩栩如生,但臉上沒有五官表情,讓觀眾看見自己;而隨展期推進會逐漸消氣,人形將由豐滿變削瘦,彷彿作品隨時間成長,每次看都有驚喜。 劉耀峰擅長融合氣球與魔術、默劇、喜劇表演,作品深具情感與互動性,二○一六年成為台灣首位榮獲美國 COAI 國際小丑大賽最高榮譽「全能小丑王 MVP」的藝術家。這次以上千顆特製鋁箔氣球打造的裝置藝術《時間的三世》,拼湊出以當下同時觸碰過去與未來的影子,邀請觀眾伸手互動;另打造一個房間,無數顆數面氣球映照觀眾,以乳膠氣球堆疊出「恐龍」在一幅作品名為《畫》的窗景,邀觀者合影。 《風船之藝》包含多件大型氣球裝置與互動展區,觀眾可於現場感受氣球在空間中的可塑性與敘事潛能,重新定義這項傳統上多被視為娛樂用途的媒材。即日起展出至八月十七日止,每週一、二休館,展出地點為花蓮市博愛街一五六之五號。入場採購票制,每人一百元,可獲贈一顆精緻空飄許願氣球、風景明信片作為紀念。花蓮今年的夏天,將因《風船之藝》的登場而異彩紛呈,令人期待。



Placeholder image

𝗧𝗔𝗙𝗔𝗟𝗢𝗡𝗚太巴塱起源⪤續存⪤社會

2025/01/01 - 2025/08/18 (剩 5 天)

展覽透過梳理代代口傳的神話故事以及文化物件,邀請大家行走在虛實交映間展開的路徑上,聆聽與遙望祖輩如何直面自然威脅並逐步建立生活,歷經一代代的消長與傳承,並於波瀾混沌之中蛻變出屬於部落文化傳統的價值。



Placeholder image

青溪新文藝學會父親節暨藝術薪火相傳聯展

2025/08/02 - 2025/08/29 (剩 16 天)

本次活動展期長達28天,聯展內容豐富,涵蓋書法、國畫、油畫、水彩、石雕、木雕、攝影及璞石畫等八大藝術項目,參展藝術家超過60位。除了靜態展出外,更安排「藝術薪火相傳」公益教學活動,邀請東華附小、花蓮社區大學、各級中學生及家長,進行小組互動式教學,讓專業藝術家一對一引導學子啟蒙,實踐「教學相長」與「傳承不息」的教育理念。



Placeholder image

立命‧玄武─洪根深八十水墨創作展

2025/03/26 - 2025/08/30 (剩 17 天)

2025年迎來洪根深八十大壽,創價於2024年在創價美術館舉辦「立命‧玄武─洪根深八十水墨創作展」。本展共分為三大主題:「擴延與蛻變」、「黑的辯證與重生」及「重構的筆鋒」,試將其一生藝術創作劃分為三種不同主題脈絡。「擴延與蛻變」表現其跨域的當代性格,靈活運用各式媒材與題材,將當代人類的悲劇浪漫情懷表現出來;「黑的辯證與重生」則是從藝術家生命不同階段自我審視,呈現其以敏銳的視角長期觀察人性,揭露心中的掙扎與複雜情緒;「重構的筆鋒」,以創作者自早期形象解構的概念,試圖以抽象形式進行創作,架構環境、空間與天地等思考,傳達藝術家對生長土地的深厚情感。 本次展出八十件創價典藏洪根深不同時期之代表作,其中包含公立美術館收藏的經典作品。此外,亦將展出多件藝術家近年新作,展現其孜孜不懈的創作姿態,以及關心社會的溫暖情懷。



Placeholder image

海好· 孩好——王心怡/趴奈內心畫 2025夏日海洋畫展】👩‍🎨 ​

2025/07/19 - 2025/08/31 (剩 18 天)

Placeholder image

聚─花女美術班25週年聯展

2025/08/03 - 2025/08/31 (剩 18 天)

展覽作品橫跨25年時光,展出形式多元,包括素描、水彩、複合媒材等,不僅保留當年課堂上的原作,也呈現出參展者近年重新創作的全新篇章。 展名《聚》,不僅象徵著昔日同窗再次相見,更承載著時間的堆疊與生命的交織。回望當年,那間午後陽光斜灑的素描教室裡,有歡笑、有筆觸、有為聯展而悸動的心。25年過去,儘管人生各自展開,有人走入藝術專業,有人轉戰職場、投身家庭,但創作的火苗,始終未曾熄滅。



Placeholder image

「千年一遇 崇德出土派對」崇德遺址主題展覽

2025/08/01 - 2025/08/31 (剩 18 天)

該展主打崇德遺址出土文物的工藝之美與脈絡重建,包括帶紋飾陶器、煉鐵工藝鐵器、過渡時期的砥石與石錘等。其中,二○二三年出土的人面陶片引起高度關注,考古學者推測其可能與十三行遺址的「人面陶罐」有文化淵源,另展出的宋代銅錢「熙寧元寶」,則為過去貿易活動留下的歷史證據。 另有「AKA耆老帶路遺跡探索」,邀請現居遺址範圍內的Tkijing部落耆老帶領觀眾實地踏訪,透過口述歷史連結祖先智慧與當代生活經驗;另有系列體驗活動如考古餐桌、陶器製作、陶片餅乾、藤環編織與煉鐵工作坊。展覽開放參觀至八月卅一日止,地址為秀林鄉崇德村十二鄰一六八之三號,更多活動詳情請上臉書粉專「達基利(崇德)遺址考古」。



Placeholder image

翰墨舞藝─花蓮縣書法學會會員聯展

2025/08/01 - 2025/08/31 (剩 18 天)

花蓮縣書法學會會員在書藝上頗有成就,包含本縣書法篆刻薪傳獎及洄瀾美展首獎的書法家等,皆是本會會員,大家無不致力於探究書法的精神與內涵,並期能開創書法藝術新風貌。 為提倡書法藝術,並提升本縣民眾書法素養及生活美學,本展除展出本會會員75件作品外,也囊括國內書法大師共80件作品併同展出,最後將印製精美的書法專輯,精彩可期。



Placeholder image

花現:2025臺灣工藝季花蓮展

2025/06/28 - 2025/08/31 (剩 18 天)

「花現:2025臺灣工藝季花蓮展」,聚焦於這片多元族群與自然交融的場域,從竹材、香蕉絲、苧麻、輪傘草、月桃、黃藤等永續編織材料,到當代材質運用、品牌的創新設計,回收媒材與實驗創作,展現編織工藝在生活、文化、產業、環境永續間的流動與蛻變。 本展以「技藝傳承」、「品牌創新」、「當代實驗」三大主題,邀集超過30位創作者,呈現花蓮編織工藝的當代樣貌與文化底蘊。「技藝傳承」述說創作者的生命故事,從青年到耆老,透過自然媒質,深入探索工藝脈絡與文化歷史中的智慧與傳承。其中,有藉由復織傳統服飾找回文化根基的溫馨故事,有堅持一輩子身體力行編織的耆老,也有七十歲才開始編織的長者,以及三代同堂共同創作、師徒相傳的動人故事,更有年輕時便追尋獵人腳步研究環境與採集知識的文化實踐者。



Placeholder image

浮光掠影-蕭北辰個展

2025/08/06 - 2025/09/07 (剩 25 天)

影像的真實性自攝影出現後,即不間斷的提供視覺藝術的創作發想。我們如何看待並認知雙眼所見的「真實」? 透過距離、欠缺物理性接觸的狀態下,真實的界定成為饒富趣味的辯證題材。自2010年開始的作品出現了一系列模糊失焦的影像,像是車窗外一幅幅閃逝而過的風景,亦如同難以清晰記起,僅餘模糊輪廓的回憶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