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的是由恆春半島各學校學生親手創作的繪本 #牡丹國中《時空畫廊》#滿州國小《大尖山的凝望》#石門國小《牡丹蟹事件》 #牡丹國小《從前從前Sapediq》#高士國小《牡丹社事件三部曲特色教案》 #恆春國中《紅色液體啟示錄》#獅子國中《牡丹社事件》…等等眾多繪本 透過孩童的眼睛及雙手 描繪家鄉土地人事物景 也畫出他們心中的牡丹社事件
牡丹社事件𝟏𝟓𝟏週年系列活動 「我繪我說」特色繪本特展
2025/06/10 - 2025/08/23 (剩 10 天)
展出的是由恆春半島各學校學生親手創作的繪本 #牡丹國中《時空畫廊》#滿州國小《大尖山的凝望》#石門國小《牡丹蟹事件》 #牡丹國小《從前從前Sapediq》#高士國小《牡丹社事件三部曲特色教案》 #恆春國中《紅色液體啟示錄》#獅子國中《牡丹社事件》…等等眾多繪本 透過孩童的眼睛及雙手 描繪家鄉土地人事物景 也畫出他們心中的牡丹社事件
島嶼之眼-台漫裡的時空旅行 《集合!Rendezvous》漫畫推廣展
2025/07/29 - 2025/08/24 (剩 11 天)
本次展覽以澄波藝術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集合!RENDEZVOUS》系列漫畫作為主題,遊走漫畫頁面之間,跳脫「歷史課本」的框架,以不同角度凝視歷史的面孔,拾起島嶼記憶的片段,在紙張與想像力的來回攢動之間,一點一滴拼湊這片土地的聲音和真相,發覺從未認識過的台灣面貌。
〈歸零--無人提起的真相〉書法與攝影展
2025/07/10 - 2025/08/24 (剩 11 天)
X疾病 — 新興傳染病巡迴展
2025/06/27 - 2025/08/31 (剩 18 天)
114年《山海的大愛:原容之美》—臺灣原住民海報雙年展第十屆得獎作品巡迴展
2025/04/01 - 2025/08/31 (剩 18 天)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與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合作辦理「114年《山海的大愛:原容之美》—臺灣原住民海報雙年展第十屆得獎作品巡迴展」,即日起於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文物陳列館特展室展出。 本次展覽精選25件優秀得獎作品,來自國內外設計者的視角詮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展現自然、社會與歷史交織的豐富面貌。自2006年起,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與台灣海報設計協會共同舉辦海報設計競賽,以創新視角展現原住民族文化內涵,讓世界看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長長路還很長」希巨・蘇飛藝術展
2025/06/14 - 2025/08/31 (剩 18 天)
以「長長路還很長」為題之展覽構思,策展人伊誕特別至台東都蘭部落拜訪藝術家希巨.蘇飛(Siki Sufin)以探究藝術家創作歷程為軸線,透視藝術家如何藉由木雕、樂舞、錄像等跨域創作傳承部落文化,並提問自身關注的議題。 在作品的展示上,則以個人創作脈絡為連結線引入藝術家的創作思維,探究其如何從自然素材漂流木為創作媒材,表現其傳統文化與價值,以及延伸出的圖像符碼等象徵意涵,進而歸納出藝術家希巨的創作視角、精神、方法與中心理念。
「長長路還很長」希巨・蘇飛藝術創作個展
2025/06/14 - 2025/08/31 (剩 18 天)
原民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簡稱原文發中心)今年度第一場主題展覽「長長路還很長」於6月20日下午兩點開幕,展出阿美族藝術家希巨.蘇飛(Siki Sufin)的木雕、影像等30餘件作品,同時也展出藝術家30多年來的創作歷程與脈絡年表。 希巨.蘇飛(Siki Sufin)阿美族人,25歲左右從都市返回都蘭部落,開始摸索與思考著讓自己可以長久留在部落的出路,不知不覺中投入藝術創作已30年,所創作的題材多半是以部落中的文化與故事為主軸延伸,創作形式有以漂流木雕刻的立體和平面作品,也有以身體行為藝術演出、古調歌謠吟唱、參與紀錄片拍攝等,再再地嘗試及深度挖掘部落的生命故事,營造與建立一個觀看原住民的新眼光。 多年生活創作在部落的希巨表示,藝術本身除了是導引人去追尋歷史、了解人生價值外,藝術也使人感悟自我的責任。作為一位創作者,其以象徵表現主義展現個人的創作風格,試著以簡單的、生活的、靈性的連結各題材,來表現部落人文藝術的深度,也持續將在地文化與歷史故事轉譯,形塑出一種屬於個人在地性的創作脈絡和質地。 策展人伊誕・巴瓦瓦隆說:本次以「長長路還很長」為題之展覽構思,特別從屏東禮納里開車至台東都蘭部落拜訪藝術家希巨.蘇飛(Siki Sufin)以探究藝術家創作歷程為軸線,透視藝術家如何藉由木雕、樂舞、錄像等跨域創作傳承部落文化,並提問自身關注的議題。在作品的展示上,則以個人創作脈絡為連結線引入藝術家的創作思維,探究其如何從自然素材漂流木為創作媒材,表現其傳統文化與價值,以及延伸出的圖像符碼等象徵意涵,進而歸納出藝術家希巨的創作視角、精神、方法與中心理念。 原發中心邱黃肇崇主任表示:希望藉由藝術家的創作歷程,呼應每一個人必須時時觀察社會的境遇,進而想到自己生命中的責任,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存在價值與意義。同時期待原住民族的藝術文化,被眾人欣賞、理解,成為臺灣社會
尋衫:六堆原客服飾圖紋个對話
2025/06/05 - 2025/08/31 (剩 18 天)
從「服飾圖紋」裡認識六堆客家與鄰近原住民族的美感與織繡工藝外,也蘊藏著不同族群、地域、使用場合的文化意涵,更作為族群識別的重要表徵。在「尋衫」的文化路徑上,展現屏185縣道原、客族群間相遇、交流所發展的精彩故事,多元族群生活文化就藏在一針一線之間。 展覽特色|族群文化 × 服飾圖紋 × 刺繡工藝
114年《山海的大愛:原容之美》—臺灣原住民海報雙年展第十屆得獎作品巡迴展
2025/04/01 - 2025/08/31 (剩 18 天)
本次展覽精選25件優秀得獎作品,來自國內外設計者的視角詮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展現自然、社會與歷史交織的豐富面貌。自2006年起,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與台灣海報設計協會共同舉辦海報設計競賽,以創新視角展現原住民族文化內涵,讓世界看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本展與園區常設展所呈現各族群圖文及意涵相互呼應,觀眾可透過不同世代、不同媒介的文化表達,探索族群圖文與當代設計的對話。
《藝能啟動.文化共鳴》-「朱威龍&雷恩動力藝術雙人聯展」開展
2025/05/12 - 2025/09/30 (剩 48 天)
重新開館的「生活型態館」定位為青年、科技與新媒體藝術展區,首檔展覽邀請來自馬來西亞的朱威龍與排灣族藝術家雷恩(Kulele‧Ruladen),透過兩位青年藝術家各自獨特的藝術語言,揭示動力藝術如何成為連結人與環境、傳統與未來的觸發點。他們皆擅長將抽象的文化概念化為具象動態,讓觀者在機械運轉中感知時間、空間與情感的流動,作品於展場中交相呼應、對比,於機械聲響間開展層層個人情感與社會議題的思辨,邀請觀眾步入這場動力藝術的深刻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