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阿祖的日子紙》周見信繪本原畫展

2025/09/19 - 2025/10/18 (剩 2 天)

《阿祖的日子紙》周見信繪本原畫展 「阿祖,你看我猶會當活偌久?」 ​ 從百歲阿祖到十歲阿閔,一老一小的日常對話卻充滿張力。 作者楊富閔以精煉的文字凝視時間與生命,繪者周見信則透過色彩飽滿、充滿細節的圖像,將阿祖的家——角落層層疊疊的日曆紙、供奉大半輩子的觀世音菩薩像、路口九十歲的樹王公——一一呈現。帶領讀者回到鄉下老家的透天厝,看見熟悉的場景,與親切的阿公阿嬤。 ​ 原畫展將展出《阿祖的日子紙》原畫,邀請你走進阿閔家和阿祖家,看見歲月如何靜靜堆疊,發現阿閔眼中對阿祖的觀察、對生命的好奇。 ​ 【原畫展資訊】 《阿祖的日子紙》周見信繪本原畫展 日期|~10/18(六) 時間|五六日11:00~18:00,其他時間請事先私訊粉專預約 地點|浮生圖像所(台南市東區育樂街197巷10-5號) *現場售有《阿祖的日子紙》,歡迎請周見信老師簽名! 【繪者簡介】 周見信 繪本、漫畫創作者。臺北藝術大學造形研究所碩士、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 曾獲信誼幼兒文學獎圖畫書創作首獎、金漫獎新人獎、金鼎獎。出版有《小白》、《尋貓啟事》、《小松鼠與老榕樹》、《雞蛋花》、《小朱鸝》等繪本,及圖像小說《來自清水的孩子》、《案渡卷河》。 【作者簡介】 楊富閔 台南人,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出版小說《花甲男孩》、散文《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故事書》、《賀新郎:楊富閔自選集》與《合境平安》。作品曾改編為電視劇、電影、漫畫、繪本、歌劇、兒童劇與有聲劇。 ----------------------------- 《阿祖的日子紙》 限量獨家【親簽明信片】 誠 品|https://linkingthink.com/E1100807 限量贈送【阿祖駕到便條本】 請洽詢獨立書店通路 【一般版】 博客來|https://linkingthink.com/B1100807



Placeholder image

2025臺南市文化資產月-跨越時空約會去

2025/10/18 - 2025/10/18 (剩 2 天)

今年適逢國定古蹟「臺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蹟」啟建300周年,在這個時空節點,我們背負著承先啟後的時代使命,因此今年臺南文資月以「如果城⾨是任意⾨,⽂資 𝟯𝟬𝟬+」的概念,從府城的「城⾨」出發,在前⼈的⾜跡⾞軌引導下,⾛踏出⼀條「溪南」通「溪北」的開墾路徑:從城內⽣活的熱鬧富裕,到城外農村聚落的趕集拓墾,將「府城」與「南瀛」不同時期的⼈⽂歷史,藉由出、⼊城⾨⽽串接,不僅呈現今⽇「大臺南」迷⼈的⽂化特⾊,也為「𝟯𝟬𝟬+」的未來預留發展的可能! 以​四大軸心:參與 X 行動 X 知識 X 創新,規劃一系列活動。此次帶領大家「牛車來去墾南瀛 Gû thia lâi-khì khún lâm-în ​」 ,讓大家認識大臺南不同區域過去往來交流的過程與特色。​ 貼近市井,跟著文資小隊的腳步,一起想像祖先們年輕的時候是如何談戀愛的! 大北門旁的燕潭自古就是府城居民休憩的好地方,許多少男少女在這裡暗生情愫;石萬壽先生的《樂生甲子集》一書寫到此地遊人如織,尤其是中秋賞月時,大北門甚至會因此延後關門。 舊時的燕潭,由文元溪匯入,再從德慶溪流入城內。便利的水路,讓城內城外的居民可乘著竹筏到此交流並販售農產品,漸漸成為集市,因此燕潭旁的聚落稱為「市仔頭」。綠岸白水的遊憩勝地,應該有許多愛情在此萌芽吧! ─附近地區從燕潭、市仔頭、大北門再到臺南公園時期,一直是提供紅男綠女約會、戀愛、生活的所在喔! 我們將以文化資產中的文化景觀--臺南公園為起點,讓大家有趣又深入的知道先民在大北門一帶如何談戀愛。 我們找來杏源珈琲的老闆娘荃荃引路,從臺南公園開始,認識這座城市的戀愛故事!沿路會經過歐洲童話故事風格的原臺南公園管理所、昔日盛況一時的燕潭秋月與市仔頭水上市集,再到市定古蹟大觀音亭與開基玉皇宮,聊聊觀音、娘媽和月老公,以及那些少女秘不可宣之事,當然也少不了傳統上結婚慶賀要貺大餅(hīng tuā piánn)拜天公。 讓我們沿著文化資產走入府城人們的生活裡,穿越時空看看臺南如何成為適合人們作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Placeholder image

【2025展覽】《Welcome to Gourmet Plaza》——吳怡蒨個展暨視覺工作坊學生共創展

2025/09/06 - 2025/10/18 (剩 2 天)

策展論述| 《Welcome to Gourmet Plaza》以「美食廣場」為象徵,探討當代社會中飲食圖像的文化意義與視覺生產。藝術家吳怡蒨透過拼貼、壓克力與複合媒材,重新編碼食物影像背後的社會語彙,並結合成大藝術中心舉辦的共創工作坊,邀請20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參與者,以個人飲食記憶為主題,共同完成拼貼創作。 展覽共呈現四大創作系列:第一系列以消費導向雜誌中的美食圖像為素材,透過剪貼與重組,反思影像如何構築身體欲望與文化幻想;第二系列將地景符號與食物形象融合為抽象視覺語言,呈現味覺與土地間的地誌學關係;第三系列運用報紙與廣告單構成書簡裝置,承載被遺忘的日常記憶;第四系列則將包裝廢棄物轉化為裝置,探討資本主義下視覺文化與消費結構的關聯。 共創部分則展現出高度多元的飲食文化圖像——從節慶、家鄉味到外食經驗,皆透過拼貼技法打破線性敘事,轉化為文化對話的開端。藝術家不只是創作者,更作為知識生產與文化引導的觸媒,實踐藝術作為關係生成與社會參與的可能性。 整體展覽不僅是對飲食影像的感官再現,更召喚觀者重新觀看圖像與日常的關係,反思當代社會中,食物如何成為文化認同、視覺慾望與記憶傳承的交會點,也讓藝術成為我們重新理解生活的入口。



Placeholder image

2025文學暢秋日—5G共感穿戴裝置(搭配風聲島節目)

2025/10/19 - 2025/10/19 (剩 3 天)

本時段風聲島演出將搭配工研院「5G共感穿戴裝置」,進行現場音樂轉譯震感設計與現場體驗,讓聾人聽人表演者與觀眾溝通,使更多族群能參與表演,與台語表演者阿子、JIEHAN或是客語表演者江晟榮,或是韓國遊走於多個東亞城市之間的音樂人東熙Dongyi,透過爵士、民謠與語音拼貼編織出跨文化的聲音紋理。



Placeholder image

復興社區油畫研習班9週年聯展

2025/09/30 - 2025/10/19 (剩 3 天)

生活沒有等進來的輝煌,只有快活走出去的精采。」這句話正是復興社區油畫研習班一路走來的最佳寫照。12年前,從一條巷道彩繪開始,由時任復興里長、現任市議員李鎮國推動,黃佐民老師與志同道合者引領長者們一起建構「復興老兵文化園區」,到2016年成立油畫研習班迄今,延續創作熱忱,秉持「不限媒材、自由發揮、自在心境」的精神,以畫筆連結彼此,用色彩療癒心靈💖 如今,不僅有90歲的長者,更有中壯世代共同揮灑創意,讓展場「畫中有話、話中有情」。 誠摯邀請大家前來欣賞這場充滿生命力與溫度的藝術盛宴,一同感受「快活走出去的精采❗️」



Placeholder image

2025文學暢秋日—5G共感穿戴裝置體驗(搭配風聲島節目)

2025/10/19 - 2025/10/19 (剩 3 天)

2025文學暢秋日—「5G共感穿戴裝置」搭配風聲島-母語多元之聲的舞臺節目 本時段風聲島演出將搭配工研院「5G共感穿戴裝置」,進行現場音樂轉譯震感設計與現場體驗,讓聾人聽人表演者與觀眾溝通,使更多族群能參與表演,與台語表演者阿子、JIEHAN或是客語表演者江晟榮,或是韓國遊走於多個東亞城市之間的音樂人東熙Dongyi,透過爵士、民謠與語音拼貼編織出跨文化的聲音紋理。 時間|10.19(日)16:30-18:40 地點|葉石濤廣場 對象|聾人及聽障者優先,聽人為備取候補(正取10名、備取10名)            



Placeholder image

臺南美展 Tainan Fine Arts Exhibition

2025/09/19 - 2025/10/19 (剩 3 天)

2025臺南美展延續其歷史悠久的地方美展使命,提供藝術家展出與交流的舞台,培育新秀,豐富城市文化。今年共有589人報名,最終入選128件作品,展現多元媒材與創作風格。



Placeholder image

夏日雕刻小品展~~~浪憩

2025/09/21 - 2025/10/19 (剩 3 天)

作品設定為阿公、阿嬤懷抱著孫輩 「歲月或許在臉上刻下痕跡,但只要心境開闊,便能永遠像個孩子般純真。所以藝術家刻在他們胸前的,正是這份不老的童心。」用上許多刀法,每一刀都蘊含著作者的美感與思考,從大刀闊斧的陽剛斧劈,到細如流水般的陰柔線條,虛與實之間的交錯,都表現的淋漓盡致,具有剛柔並濟的美妙,



Placeholder image

2025文學暢秋日—文學體驗活動

2025/10/18 - 2025/10/19 (剩 3 天)

  2025文學暢秋日—文學體驗活動「今晚我是手」   文字不僅存在於書本之間,也能作為肢體、物件、環境的變化與運用。「今晚我是手」以講座與共創裝置形式,邀請參與者展開雙重體驗,親身走進「文字的另一種可能」。第一場活動將由「今晚我是手」藝術家吳季禎分享創作歷程,揭示文字創作實體化的故事與秘密。第二場活動邀請民眾親手參與共創,在直徑2.5公尺的透明圓球上書寫,層層堆疊日常感觸與心中語言,凝聚成市集視覺亮點的「文字球」。   ▍今晚我是手|藝文講座 邀請藝術家吳季禎分享文字創作實體化的歷程與秘密。 時間|10.18(六)14:30-15:10 地點|臺文館B1圖書室   ▍今晚我是手|藝術共創裝置 由「今晚我是手」藝術家吳季禎帶領民眾共同完成裝置創作,在直徑2.5公尺的透明圓球上,以毛筆蘸以壓克力顏料,把日常的感觸、心中的話語,書寫在球體之上。每一道筆劃,都是生活的痕跡;每一段文字,都是共同的記憶。隨著書寫的層層堆疊,文字在透明的球面流動、交織,最終凝聚成一顆巨大的「文字球」——承載眾人心聲的藝術裝置。 時間|10.18(六)15:10-15:40 地點|臺文館外中正路側草皮區   ▍今晚我是手|簡介 藝術家吳季禎,作品呈現為文字創作與平面影像,以墨水與宣紙為主要媒材,節錄日記中的文字或書寫當下感受作為創作。表達在生命流動的過程中,與周遭的一切產生的連結與共鳴。   ✺注意事項  欲參與共創裝置場次,須先參加文字創作分享講座,完成共創裝置報名即同時包含藝文講座。 填寫報名表單後,請待主辦單位寄送錄取通知。若無法參與,請提前通知,以便我們遞補名額(聯繫email:wenstaipei@gmail.com)。 講座於14:00開放入場,場地座位採自由入座,請您準時到場。 活動中將拍攝照片做為活動紀錄,報名參加者視同同意授權本館拍攝活動紀錄照片,並同意將相關影像用於本館網站、社群媒體、出版品製作、研究發表等非營利之教育推廣用途,且同意本館擁有公開宣傳、傳輸前述影像之權利。 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     2025文學暢秋日—文學體驗活動「阿愷之聲」   2025館慶文學暢秋日,邀請入圍今年第60屆廣播金鐘播客(Podcast)獎—藝術文化節目獎的Podcaster「阿愷之聲」!聯手作家黃崇凱和王昭華,以台語展開交流。從小說創作到生活觀察,一同探索地方文化與台語的多元風貌。 *本活動參與台語家庭集點(台語使用比例100%) ▍Podcaster阿愷之聲 ft.黃崇凱 時間|10.19(日)14:30-15:30 地點|臺文館B1圖書室 對談主題:小說家與地方 阿愷將與黃崇凱暢聊古今中外小說寫作與地方的關係。黃崇凱是居住臺南的作家,其小說《新寶島》書寫古巴與臺灣時空交換的故事,獲得2021年臺灣文學獎金典獎。他如何看待寫作者與地方的課題呢?   ▍Podcaster阿愷之聲 ft.王昭華 時間|10.19(日)16:00-17:00 地點|臺文館B1圖書室 對談主題:台語生活與創作 作家王昭華時常在臉書分享他的日常散步觀察,特別是台語的應用與經驗。其台語散文集《我隨意,你盡量》獲得2023年臺灣文學獎金典獎,這部散文集以優美的台語文字,融合了生活觀察、思想與感觸,在城與鄉移動之間身而為人的位置。   ▍Podcaster阿愷之聲|簡介 王麒愷,來自鹿港,臺大城鄉所畢業。研究所時期開始思索地方語言、文化與社會之間的連結,進而發現台語回應社會的多種可能。透過經營台語 Podcast 平台,以日常對談的形式,與知名編劇、作家、棒球選手等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對談,介紹臺灣文學並推廣母語。 其參與作品《百夜生》米莎X地下河創作專輯(擔任長號手),入圍第28屆金曲獎(Golden Melody Awards)最佳客語專輯及年度專輯獎;「阿愷之聲」並入圍第60屆廣播金鐘播客(Podcast)獎—藝術文化節目獎。    ✺注意事項  每場講座開始前30分鐘開放入場,場地座位採自由入座,請您準時到場。 本活動參與台語家庭集點(台語使用比例100%)。 活動中將拍攝照片做為活動紀錄,報名參加者視同同意授權本館拍攝活動紀錄照片,並同意將相關影像用於本館網站、社群媒體、出版品製作、研究發表等非營利之教育推廣用途,且同意本館擁有公開宣傳、傳輸前述影像之權利。 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   #文化部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支持    



Placeholder image

𝟐𝟎𝟐𝟓卡比胖拉出沒注意!臺南萌翻天

2025/09/13 - 2025/10/19 (剩 3 天)

萌力四射 夜間燈光秀 定時展演絢麗燈光秀,經典配樂可愛加分 最療癒觀光風景, 在安平夜色中,被卡比胖拉的呆萌笑容包圍~浪漫氛圍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