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家李鳴鵰的作品為早期臺灣庶民生活情景,留下雋永的畫面。1970 年代後,遊歷世界各地,以「日日是好日」的理念,拍攝各地民族風情與自然景觀。 本展精選其關注人們生活景象的紀實攝影,以兒童、女性為素材的主題影像,以及具地域特色的建築形貌、風土民情創作。期許觀者透過珍貴的時代留影、獨特的構圖藝術,感受李鳴鵰作品中的人文意涵。
臺中市藝術亮點-「臺灣鄉土 ‧ 人間映像」李鳴鵰攝影展
2025/02/05 - 2025/05/09 (剩 3 天)
攝影家李鳴鵰的作品為早期臺灣庶民生活情景,留下雋永的畫面。1970 年代後,遊歷世界各地,以「日日是好日」的理念,拍攝各地民族風情與自然景觀。 本展精選其關注人們生活景象的紀實攝影,以兒童、女性為素材的主題影像,以及具地域特色的建築形貌、風土民情創作。期許觀者透過珍貴的時代留影、獨特的構圖藝術,感受李鳴鵰作品中的人文意涵。
【無垠之境】蕭聖瑋 X 張亞蓁 X 謝福源 當代水墨展
2025/04/12 - 2025/05/10 (剩 4 天)
亞米藝術四月新展【無垠之境】邀請三位台灣新銳藝術家──蕭聖瑋、張亞蓁與謝福源──以水墨為媒材,展開一場關於當代語彙與傳統技法的藝術對話。三位藝術家從傳統中汲取靈感,卻不受框架限制,透過概念置換、空間重組與細膩的筆觸轉折,重新詮釋水墨的表現形式與視覺語言。他們在墨色之間探索虛實交錯、動靜變化與意象轉化,並藉由心境投射、自然隱喻與現代生活觀察,賦予古老的水墨藝術嶄新的能量與多重可能性。展覽作品涵蓋多元風格,從細膩工筆到大膽留白,呈現對傳統文化的回應與創新,邀請觀者重新審視 #當代水墨 的無限潛能。 #蕭聖瑋,2000年生於新竹,現就讀於 #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研究所。創作多從生活細節出發,近期聚焦於「像是但不是」的靜物創作,探討事物本質抽離後的多義性與變異性。作品強調去疆域與再疆域化的過程,將被解構的物件重新組織,賦予其新的形式與意義,模糊既有框架與定義。作品曾獲2024臺灣美術新貌獎入選、2022臺南美展東方媒材類第二名、2020新竹美展水墨膠彩類佳作。 #張亞蓁,1998年生於台北,2024年畢業於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水墨組碩士班。創作以工筆技法結合膠彩與水墨,靈感源於園林造景,將自然景觀融入現代生活空間,營造私人園林般的意境。她透過異質並置,融合傳統自然元素與現代環境,創造現實與幻想交織的繪畫空間。作品常採古典水墨畫的移動視角與斜角透視,探索空間延續與視覺流動,強調閱讀式觀看方式,如〈嬉遊〉和〈游園〉中多重視角的運用,呈現持續延伸且富有深度的空間感。 #謝福源,1992年生於台南,2018年畢業於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碩士班,曾於日本筑波大學交換學習日本畫。創作以工筆技法為基礎,透過細膩線條與光影變化,探索東西方美學交融的可能性。曾獲劉延濤獎學金、第21屆 大墩美展「#大墩獎」、昌新藝術獎學金等榮譽。謝福源著迷於工筆技法的精緻與內涵,並透過改變傳統手法,為工筆畫注入當代視角。其代表系列〈萭嶼〉探討模糊邊界與空間關係,藉由解構日常物件後再建構,以極簡幾何與無數細小葉片取代傳統皴法,呈現如同小草構築的小島意象,反映其對臺灣山水的想像與對自身生活矛盾的省思。作品鼓勵觀者以個人生命經驗進行主觀聯想,營造更廣闊的詮釋空間。 透過這場展覽,亞米藝術期待觀者能在這些作品中,感受到水墨之韻的無限延伸,並一同見證新世代藝術家如何以自身視角,重新賦予水墨在當代藝術語境中的價值與意義。 #水墨 #聯展
《 心的座標 》 芳安插畫創作個展
2025/04/12 - 2025/05/10 (剩 4 天)
《 心的座標 𝑻𝒉𝒆 𝑪𝒐𝒐𝒓𝒅𝒊𝒏𝒂𝒕𝒆𝒔 𝒐𝒇 𝒕𝒉𝒆 𝑯𝒆𝒂𝒓𝒕 : ( 𝑯𝒆𝒓𝒆, 𝑵𝒐𝒘 ) 》芳安插畫創作個展 藝術家芳安自述~ 這幾年,搬了幾次家,打包、清理、整理、採買… 已經是再熟悉不過的流程;每搬一次家,就得著手更改通訊地址。 「我覺得自己好像沒有可以回去的地方。」 某天下午,和朋友說到。 朋友說:「是不是感覺沒有目的地?」 是啊,那麼——究竟我想去哪裡呢? 哪裡才是我的目的地?哪裡才能讓我感到安心? 從29歲到31歲的自我療癒之旅。 而我所經歷的一切,都是為了更靠近我自己。 - 從2018年秋天開始,立志成為插畫家過活,就這樣一路畫到現在。辦個展一直是放在心裡想做的事,謝謝茶筆巷 LInz的邀約,推動我跨出那一步。 過程中有許多自我懷疑的時刻,但我真切的感受到,我在畫筆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 有太多的話想說了,可以的話, 誠摯地邀請你來 @tpl.stationery 看展 🪄✨
創意之旅-多媒材聯展
2025/04/19 - 2025/05/11 (剩 5 天)
由吳絲絨老師策展,在這個充滿創意與激情的空間裡,特別招集大家來一場「創意之旅-多媒材聯展」的藝術饗宴。這次展覽不僅集合了平面(壓克力、油畫、膠彩)、立體(黏土、漆器)、裝飾以及傳統(藺草)文化等多種創作媒材形式,展現了我們師生之間深厚情誼和共同對藝術的追求。 展出的作品來自於老師以前的學生和現在的學生,在這段藝術旅程中,每位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創作風格和表達方式,每一件作品都蘊含著創作者的心血和靈感,展示在藝術道路上的成長和蛻變。而這次展覽對於很多人來說,不僅僅是一場展示作品的機會,更是一場久別重逢的盛會。曾經的學生成為了朋友,甚至是後半生的摯友;學生之間,也在創作中彼此扶持,建立了珍貴的友誼。 「創意之旅-多媒材聯展」提供了一個平台,從上次2014年聯展後的今天讓我們再次相聚,共同分享這段充滿創意與靈感的旅程。 這次展出不僅展示了多媒材創作的多樣、多元、豐富等的創意,更讓我們有機會在這個特別時刻,重溫彼此之間的關係和共同的回憶,共同見證藝術帶來的成長與感動,感受每一幅作品中蘊藏的無限可能。就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創意之旅,探索藝術的無限魅力。
【導覽活動】生命有一隅-歐陽佑其陶藝個展
2025/04/26 - 2025/05/11 (剩 5 天)
作者本身長年照顧養護植物,也喜愛蒐集標本與礦石,創作中融入各種大自然的元素、紋理,以及帶進對其情感的投射。透過茶器、藝術盆、花器、雕塑等創作展現出蘊含生命群生的相依,以及遺世獨立的孤寂,交織錯落成獨一無二的風景。
2025臺中市美術家接力展:空的流動,光的吟遊-曲德華雕塑創作展
2025/04/11 - 2025/05/11 (剩 5 天)
臺中市美術家接力展第266棒接力展藝術家曲德華老師1954年出生,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求學期間師承現代主義大師李仲生,畢業後負笈法國、澳洲深造,獲取3D視覺藝術碩士學位。學成歸國後致力於藝術教育,曾任教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系及東海大學建築系,培育藝術人才無數。今年度獲選臺中市美術家接力展,以「空的流動,光的吟遊」為展覽主題,將20年間作品做一次的呈現。 曲德華老師擅長以不銹鋼網創作幾何立體雕塑,從不同的視角欣賞,可以感受到光影、線條相互交織的層次。鋼網雕塑考驗創作者的耐心和毅力,需經過精密計算、嘗試,並克服媒材本身的剛硬特性,方能塑造出充滿張力與美感的造型。此次接力展將展出曲德華老師三角系列、花系列、葉系列及天梯系列等作品,誠摯地邀請觀者在流動的光影間,感受作品與空間的對話。
黃秀寧 竹籐編藝術特展
2025/03/07 - 2025/05/11 (剩 5 天)
黃老師以竹編為主體,配合傳統刺繡、中國結、拼布縫紉,讓竹籐編織走出實用物品的限制框架,進入高境界的藝術領域。 大型作品「收成」以一顆竹編的大南瓜為主題,配上一根彎曲延伸的孟宗竹老根,用薄竹片組成栩栩如生的南瓜花,鱔魚編織法編成的竹蜻蜓,最後加上以竹根精雕細琢而成的黑紅螞蟻,都是黃老師以桂竹、籐心、籐皮彎折細編而成,作品耗費一整年才完成。
【如果歷史是一群書】書展
2025/04/12 - 2025/05/12 (剩 6 天)
如果歷史是一群書】書展開展啦!歡迎搭乘書本的時光機,一起穿越古今中外,探訪歷史現場 你最想知道的超有趣歷史!從上古到近代,從東方到西方歷史世界的現場直播,快搭乘書本時光機,來一場穿越時空的歷史之旅,上楓分館x慈興文教基金會 聯合策展。 展出期間: 4月12日(六)- 5月12日(一)展出地點:慈興文教基金會(臺中市梧棲區中華路一段160號)
臺中市藝術亮點-「漢字花開.青春芳華」楊鼎献個展
2025/01/01 - 2025/05/13 (剩 7 天)
豐邑文教基金會與浩恩文教基金會攜手知名藝術家楊鼎献,於豐藝館盛大舉辦「漢字花開.青春芳華」畫展。此次展覽集結數十幅充滿生命力的小鳥「青春」系列畫作,以及24節氣意涵交織的作品,包含油畫及多媒材創作,從視覺、觸覺到心靈,帶領觀眾走入一場關於環境、文化與心靈的深層對話。
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學系114級畢業巡迴展「肆異茶館」
2025/05/03 - 2025/05/14 (剩 8 天)
「肆異茶館」匯聚來自不同城市、不同背景的我們。「肆」象徵四年大學時光與壹壹肆級,「異」代表獨特與不凡。「肆異」寓意在藝術領域中大膽創作、無限探索,碰撞嶄新火花。展出的類別有: 西畫與書畫創作、立體造型與版畫創作、電腦藝術設計與動畫,在各自的創作中加入不同的想法與精神,並透過成品來詮釋不一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