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Tizzy Bac《說出我的名字》巡迴演唱會—Sit Down Please 特別場

2025/10/18 - 2025/10/18 (剩 2 天)

「說出我的名字」 讓我們用每一首歌,唱著自己,唱著人們,唱著你 股東們呼喊已久的願望即刻兌現 台中 Sit Down Please 座席已備好 各位怎麼能缺席? 別怕,這裡絕不會是終站, 而是聽清內心的最佳所在。



Placeholder image

江宜瑾 & 李秉璈 雙個展

2025/09/27 - 2025/10/18 (剩 2 天)

藝術家江宜瑾擅長以木頭、陶、金屬及現成物創作,其作品形式介於雕塑與空間裝置之間。本次展出7件新作,從打磨過的木鞋楦、細石水泥,到陶作的腳踝,皆延續她對「人與空間關係」的敏銳探問。作品中時而出現的石膏、陶或水泥翻模的身體部位,成為她度量與感知世界的溫柔敘事。 藝術家李秉璈帶來29件新作,以壓克力顏料結合層層打磨與半自動技法,營造出如岩石堆疊、河床沖刷和珠寶般閃耀的質地,展現鮮明的繪畫表現力。他視繪畫為「破碎訊息的堆放之處」,將數位時代的影像語彙與資訊雜流轉化為繪畫邏輯,展現當代影像中的拼貼特質。 展名中的「溪流」象徵分支與流動,呼應作品表面多重紋理與色澤的層疊。觀者可在畫面中看見影像殘骸與數位圖層的痕跡,如《翻頁單元02》系列呈現軟體編輯介面的圖層剝落;《磨石子》系列則探討真實與虛擬的交錯。這些作品既像是個人化的生活速寫,也映射出藝術家對影像、物質與經驗之間關係的追問,將真實與虛擬片段拼貼為獨特的視覺經驗。 展覽名稱《Pair》透過將物件的並置,聚焦於「關係的生成」,呈現物件與物件、材質與空間、感知與記憶之間的依存與對立。相較於過去以身體經驗為核心的創作,此次更進一步擴及空間,將私密回憶與身體感受交織,營造出具張力的觀看經驗。她透過卡榫、鑲嵌與球型關節等結構,使得物件撇除原有功能性外,在靜止的外表下仍隱含細微的動態敘事。



Placeholder image

《 共築之所 Grounds for Living 》

2025/06/28 - 2025/10/18 (剩 2 天)

《 共築之所 Grounds for Living 》 在當代氣候危機與城市擴張的夾縫中,我們該如何重新想像「居所」?它不再只是遮風避雨的建築結構,而是關於人與自然、文化與記憶、資源與倫理交織的關係網絡。《共築之所Grounds for Living》,聚焦於「棲居」作為一種再思與再造的行動,邀請五組來自亞洲、拉丁美洲與歐洲的藝術家,透過裝置、雕塑、織品與繪畫等創作形式,回應我們如何在動盪與變遷中重構生活的根基。 「共築」不只是建築的行為,更是面對土地、資源與社群的重新連結。既指向物理層面的協作與構築,也象徵在生態、社會與文化面向上的集體想像與實踐。展覽中的藝術家透過自然材料、回收物、統計圖像與手工技藝等語彙,回應自身所處環境中的緊迫課題。他們的創作並非單向的表述,而是跨越時空與文化的對話,試圖在不確定的時代中,開啟關於未來棲居的思索與提案。 從熱帶自建住宅到紙箱堆疊的記憶空間,從環境統計的紙雕到工業廢料的再造,《共築之所》呈現一種貼近自然、靈活變動的居所觀,一種非線性、非中心的生活想像。在這些作品中,家屋成為可變的、呼應環境的有機體,是一種與時間、土地共振的生活試驗場。



Placeholder image

《 共築之所 Grounds for Living 》

2025/06/28 - 2025/10/18 (剩 2 天)

《 共築之所 Grounds for Living 》 在當代氣候危機與城市擴張的夾縫中,我們該如何重新想像「居所」?它不再只是遮風避雨的建築結構,而是關於人與自然、文化與記憶、資源與倫理交織的關係網絡。《共築之所Grounds for Living》,聚焦於「棲居」作為一種再思與再造的行動,邀請五組來自亞洲、拉丁美洲與歐洲的藝術家,透過裝置、雕塑、織品與繪畫等創作形式,回應我們如何在動盪與變遷中重構生活的根基。 「共築」不只是建築的行為,更是面對土地、資源與社群的重新連結。既指向物理層面的協作與構築,也象徵在生態、社會與文化面向上的集體想像與實踐。展覽中的藝術家透過自然材料、回收物、統計圖像與手工技藝等語彙,回應自身所處環境中的緊迫課題。他們的創作並非單向的表述,而是跨越時空與文化的對話,試圖在不確定的時代中,開啟關於未來棲居的思索與提案。 從熱帶自建住宅到紙箱堆疊的記憶空間,從環境統計的紙雕到工業廢料的再造,《共築之所》呈現一種貼近自然、靈活變動的居所觀,一種非線性、非中心的生活想像。在這些作品中,家屋成為可變的、呼應環境的有機體,是一種與時間、土地共振的生活試驗場。 《 共築之所 Grounds for Living 》 展覽日期|2025.06.28(SAT.) - 2025.10.18(SAT.) 開幕時間|2025.06.28 (SAT) 15:00 展覽地點|THE 201 ART 順天建築 • 文化 • 藝術中心 展覽地址|臺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201號B2F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六 10:00 - 17:30 主辦單位|THE 201 ART 順天建築 • 文化 • 藝術中心 協辦單位|路由藝術 - |參與藝術家 Participating Artists| Alfredo & Isabel Aquilizan_艾佛雷多 & 伊莎貝爾.阿奎禮贊 Ana Teresa Barboza_安娜.特蕾莎.巴博札 Ariamna Contino & Alex Hernández-Dueñas_阿拉姆娜.孔蒂諾 & 艾利克斯.埃爾南德 Ishmael Randall-Weekss_以實邁爾 · 蘭道 · 威克斯 Marta Katavić _瑪爾塔・卡塔維奇



Placeholder image

安達知江 玻璃展​「日記」​​​​​​​​​

2025/09/20 - 2025/10/19 (剩 3 天)

安達知江於岡山縣中的山裡運用玻璃創作,將在鄉間恬靜度過的生活日常、所見所聞及感受到的種種融入玻璃具象呈現,以紀錄閃閃動人的記憶為創作題材,持續地默默動手創作。這次展覽展示藝術家精美的玻璃工藝作品,乘載著光芒而玻璃化的記憶,無論多久始終都是那麼地光鮮亮眼,最近覺得這彷彿就是日記中的一個段落似的美好。



Placeholder image

展覽-拈花微笑 葛晉麟書法展

2025/09/09 - 2025/10/19 (剩 3 天)

✨ [ 拈花微笑 ] ✨ 葛晉麟書法個展 書法 可讀 可看 可觀 用心寫 傳心意 有時詞不達意 藝術更能神會心契 ~ 邀您共賞 書法藝術之美 ~



Placeholder image

雙十花典-藝想花開花藝展

2025/10/04 - 2025/10/19 (剩 3 天)

城市建築已不再磚牆瓦房,一片片冷峻的玻璃帷幕在鋼構水泥間閃閃發光,鄉間的綠籬小花隨著層層高樓而遠移,移花入室成就一方綠藝因此漸成風潮。臺中市有〝藝術文化城市〞的美名,葫蘆墩文化中心齊賀雙十國家慶典,透過「映月古流」藝術殿堂的多元花道演藝,讓台中這座藝術基地綻放花漾新饗宴。



Placeholder image

兒童美術研習班成果展-好厲害的甲蟲

2025/09/11 - 2025/10/19 (剩 3 天)

在港區藝術中心小小的角落裡,有一群小畫家,正用無限的創意與熱情,妝點屬於他們的藝術銀河系! ★小兒童美術A班~好厲害的甲蟲 展覽日期:114/9/11-10/19 展出成員:小兒童美術A班 展覽內容:秋季藝文研習-小兒童美術A班成果 媒材:粉彩 展覽地點:港區小藝廊(雅書廊川堂)



Placeholder image

海海人生未來事: 鹽境凝視海洋文化藝術跨域創作展

2025/09/11 - 2025/10/19 (剩 3 天)

「海海人生未來事:鹽境凝視海洋文化藝術跨域創作展」9 月 11日上午於台中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一樓展覽廳拉開帷幕,展期至 10 月 19 日,免費開放的門扉向所有熱愛文化與藝術的民眾敞開。本展由國立台中科技大學設計學院設計創意中心傾力策劃,獲海洋委員會 114 年度海洋文化領航計畫鼎力支持,以台灣傳統天日曬鹽文化為魂,融物質實驗的細微、影像記錄的溫暖與數位互動的靈活,在跨域創作間織就海洋文化的記憶脈絡,也鋪展對未來的無限想像。 展覽的核心由三件跨媒材作品構築的立體「鹽境」,讓每一位觀者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凝視角度」。邱旭蓮的《海海流影》,以紀實攝影為筆,描繪鹽田的四季輪轉:春風裡的鹵池蕩漾、夏日裡的鹽工彎腰、秋陽下的鹽堆似雪、冬霧中的鹽灘靜謐。其中一組「颱風前鹽田靜謐如鏡」與「災後鹽灘痕跡縱橫」的對比影像,讓「慢時間」的觀看場域,更添一份文化搶救的重量。侯純純的《海海鹽晶》,則在黑色載體上演繹「鹽的水墨韻」:晶瑩鹽粒沿著海水痕跡蔓延生長,層次間暈染如中國水墨的留白與暈化,細看之下,還能見到鹽晶凝結時留下的「自然紋路」,那是海水蒸發的獨特印記。顏惠芸的《海海心流》,則讓科技有了人文溫度:參觀者掃碼輸入 MBTI 人格特質後,AI 便會生成專屬鹽田場景動畫 —— 或晨霧繚繞的鹽灘,或夕陽鋪金的鹵池,搭配鹽場主人口述的老故事音頻,讓數位體驗不再冰冷,而是浸潤著鹽田的生活溫度。 這場以鹽為核心的展覽,從未局限於藝術的呈現,更承載著「搶救海洋記憶、傳承台灣根脈」的使命。從鹽田田野調查的腳步,到跨域創作落地的堅持;從微觀鹽晶的生長,到宏觀未來的想像 —— 每一寸展廳空間,都在訴說台灣「與海共生、以鹽為伴」的智慧。當觀者走過《海海流影》的時光長廊,觸及《海海鹽晶》的自然質感,體驗《海海心流》的數位溫暖,便能在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中,重新讀懂這片土地與海洋的深厚羈絆。



Placeholder image

114年度 「義藝非凡.藝起流動」志工作品聯展

2025/09/28 - 2025/10/19 (剩 3 天)

志工多才多藝,創意作品展亮相,為展現志工在日常服務之外的多元才華,本中心特別舉辦「義藝非凡志工作品展」,於本中心3樓展覽室III展出,內容涵蓋藍染、流體畫、藍晒、手工藝、攝影等多種類型,呈現志工們在服務之餘的藝術能量與生活美學。此次展覽的亮點之一,是志工們參加藍染課程後所創作的作品。透過傳統染布工藝與現代設計元素的結合,每件藍染布料都承載著創作者的巧思與故事,展現了本地文化的獨特韻味。除此之外,還有充滿色彩張力的流體畫、手作飾品以及紀錄生活點滴的攝影作品,讓觀者一次飽覽志工們的多面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