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海海人生未來事: 鹽境凝視海洋文化藝術跨域創作展

2025/09/11 - 2025/10/19 (剩 32 天)

「海海人生未來事:鹽境凝視海洋文化藝術跨域創作展」9 月 11日上午於台中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一樓展覽廳拉開帷幕,展期至 10 月 19 日,免費開放的門扉向所有熱愛文化與藝術的民眾敞開。本展由國立台中科技大學設計學院設計創意中心傾力策劃,獲海洋委員會 114 年度海洋文化領航計畫鼎力支持,以台灣傳統天日曬鹽文化為魂,融物質實驗的細微、影像記錄的溫暖與數位互動的靈活,在跨域創作間織就海洋文化的記憶脈絡,也鋪展對未來的無限想像。 展覽的核心由三件跨媒材作品構築的立體「鹽境」,讓每一位觀者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凝視角度」。邱旭蓮的《海海流影》,以紀實攝影為筆,描繪鹽田的四季輪轉:春風裡的鹵池蕩漾、夏日裡的鹽工彎腰、秋陽下的鹽堆似雪、冬霧中的鹽灘靜謐。其中一組「颱風前鹽田靜謐如鏡」與「災後鹽灘痕跡縱橫」的對比影像,讓「慢時間」的觀看場域,更添一份文化搶救的重量。侯純純的《海海鹽晶》,則在黑色載體上演繹「鹽的水墨韻」:晶瑩鹽粒沿著海水痕跡蔓延生長,層次間暈染如中國水墨的留白與暈化,細看之下,還能見到鹽晶凝結時留下的「自然紋路」,那是海水蒸發的獨特印記。顏惠芸的《海海心流》,則讓科技有了人文溫度:參觀者掃碼輸入 MBTI 人格特質後,AI 便會生成專屬鹽田場景動畫 —— 或晨霧繚繞的鹽灘,或夕陽鋪金的鹵池,搭配鹽場主人口述的老故事音頻,讓數位體驗不再冰冷,而是浸潤著鹽田的生活溫度。 這場以鹽為核心的展覽,從未局限於藝術的呈現,更承載著「搶救海洋記憶、傳承台灣根脈」的使命。從鹽田田野調查的腳步,到跨域創作落地的堅持;從微觀鹽晶的生長,到宏觀未來的想像 —— 每一寸展廳空間,都在訴說台灣「與海共生、以鹽為伴」的智慧。當觀者走過《海海流影》的時光長廊,觸及《海海鹽晶》的自然質感,體驗《海海心流》的數位溫暖,便能在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中,重新讀懂這片土地與海洋的深厚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