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藝遊人生-林顯宗油畫世界

2025/02/05 - 2025/05/09 (剩 3 天)

非學院出身的林顯宗,跟隨前輩畫家張義雄、李石樵、楊三郎的身影,一生不懈地投入藝術,力行恩師施教的多元創作理念,並擁有豐富的寫生實戰歷練。他透過官展、臺陽展等競技的洗禮,深獲畫壇肯定,更設置畫室培養後進。林顯宗畢生以創作為志業,奮力向前;同時不吝分享繪事歷程,致力藝術社會教育之推廣,九十餘歲仍鬥志昂揚而未停歇。樂觀開朗的林顯宗,半生悠遊藝術之海且卓然有成,正是藝遊人生的最佳寫照!創價美術館推出「藝遊人生—林顯宗油畫世界」,期盼觀眾體悟藝術家悠游人生之作、感受當中的藝術情懷。 林顯宗(1933-)生於宜蘭蘇澳,20 歲隻身前往台北,進入張義雄「純粹美術班」習畫,並於美術設計工作之餘勤勉創作。他陸續向李石樵、楊三郎習畫,確立個人用色濃厚、追尋自然寫生的創作風格。1984 年起作品屢獲台陽美展、全國油畫展獎項肯定,始成為全職畫家。驅動畫筆六十餘年,累積豐富的創作外,也投入畫會社群傾力推廣台灣美術運動。



Placeholder image

馬祖‧藍眼淚-曹松清個展

2025/04/10 - 2025/05/10 (剩 4 天)

藝術家曹松清以精湛的油畫與壓克力技法,生動記錄了故鄉馬祖的壯麗海天與濃厚人文。作品忠實再現了馬祖崎嶇的岩岸與蔚藍海天,用厚實筆觸流露出對家鄉深切的眷戀與對自然無比的敬畏。其筆下那曾被CNN評選為「世界15大自然奇景」之一的瑰寶—藍眼淚,在此展中將以獨特光彩閃耀呈現,彷彿喚醒在外馬祖人對故鄉的深沉記憶與情懷。 本次展覽共展出40餘件作品,橫跨兩層樓空間,並融入多媒體與互動裝置,讓觀者透過多感官體驗,領略馬祖自然與文化之美。這場展覽是一段關於故鄉、記憶與情懷的深刻對話。誠摯邀請您蒞臨現場,共同見證曹松清畫筆下那充滿詩意的濃烈鄉情。



Placeholder image

「外掛學校」一起來憩陶

2025/05/11 - 2025/05/11 (剩 5 天)

講師:陶藝教師、魚室工坊負責人施姵伃 今天不做作品,我們就用全身的感官、肌肉來和陶土相處,體會陶土的變化以及塑形的能力,歡迎不怕髒的你和大小朋友們一起一起來和陶土玩遊戲!   課程流程: (一)講師簡介及課程說明 (二)示範教學 (三)學員操作 (四)學員分享及大合照 備註1:本課程學員無須自備材料。 備註2:請事先修剪指甲,穿著不怕弄髒的衣物。 照片來源「藝術創齡計畫課程」                  



Placeholder image

「水墨的文印 」徐文印水墨個展

2025/04/16 - 2025/05/11 (剩 5 天)

徐文印,1962年生於桃園龜山,從小在農村長大,四年級開始學習水墨畫,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專長水彩畫、水墨畫與書法,兼擅山水、花鳥、人物,傳統水墨技法基底深厚,從寫生到寫意,結合古典技法與現代畫風,創意精彩。 他的創作靈感多來自生活周遭的人、事、地、物,透過繪畫創作透析情感。 作品曾獲第40屆臺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水彩首獎、第50屆國軍文藝金像獎水彩首獎、第18屆桃源美展水墨類第一名,參與過數次個展與聯展。



Placeholder image

2025華創雙年展--雲出無心

2025/04/23 - 2025/05/11 (剩 5 天)

2025 華創雙年展-雲出無心,2年一次的會員展,包含平面、立體、雕塑、花藝等作品,展出類型豐富,敬邀各界參與。



Placeholder image

《陶異星漫遊》特展

2025/03/25 - 2025/05/12 (剩 6 天)

《陶異星漫遊》為中原文創園區年度特展之一,於114年3月25日(二)至5月11日(日)展出,結合主題情境、角色扮演、互動任務等打造劇場式展覽,並延伸周邊多檔亮點活動,帶領觀眾以宇宙探險為故事背景,述說不一樣的陶瓷故事,探訪各式風格陶藝家的內心創作世界。 本次《陶異星漫遊》共設計3大主題展區,第一章「文明大發現:地球的陶瓷軌跡」、第二章「登陸異星小宇宙」、第三章「跨越多重宇宙」,搭配聲光、情境布置的呈現,讓觀眾投身奇幻的星際之旅。本展講述一艘來自遙遠星系的星際航艦,在巡航銀河途中,意外遭隕石襲擊而嚴重受損,迫降在藍色行星——地球。根據偵測儀掃描顯示,這顆星球的智慧種族「人類」,長久以來擅長使用地殼表面的泥層製作各式器物,艦長BOBO決定更深入了解地球文明,於是他化身人類的模樣,展開探索地球的旅程。 *展演者登錄已達上限,其他展演者捕魚此處如下:綦由鳳、劉修壠、鄭惠齡、鍾有誠、程一心、蔡曉琼(熊子)、盧宇、李善愔、林振龍、梁佑華、許旭倫、許明香、黃玉英、黃偉茜、黄紫治、廖鴻旭、謝依靜。



Placeholder image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展覽

2025/03/26 - 2025/05/18 (剩 12 天)

「桃源國際藝術獎」本屆初選獲得83個國家的參賽者熱烈響應,1161組藝術家踴躍投件,為歷屆最高,豐碩的成果顯示桃源獎自2021年國際型徵件以來,廣泛得到國際藝術領域專業人士與創作者的關注。本次入圍的11件作品分別來自臺灣、馬來西亞、泰國、日本、美國、加拿大、比利時,作品涵蓋平面創作融合空間裝置、影音與互動式作品、以及計畫型創作等多元類型,除了展現當代藝術創作異質的形式面貌,創作主題更回應當代社會的諸多徵候,展覽亦促成各地文化景觀的交織。



Placeholder image

故事從「不見的秋天」開始─陂塘系列創作工作坊

2025/05/18 - 2025/05/18 (剩 12 天)

講師:思樂樂。 「思樂樂」是由一群戲劇與公民教育工作者組成的團隊,擅長透過戲劇的演出與互動,激發兒童、青少年和社會大眾對於公民議題的興趣。並致力於藝術共融及社會對話,觀眾從1歲到99歲。目前著力於氣候變遷與淨零轉型議題,透過互動式戲劇及藝術行動進行社會對話。   3/22(六)14:00-16:00 「大家一起做陂塘!」展前共創工作坊 活動流程 (一)肢體開發及合作練習。 (二)認識桃園陂塘的故事。 (三)手作創作:模仿先民築土堤,打造埤塘。   備註:本次工作坊將訪談學員並錄音,音檔將於「故事從『不見的秋天』開始」展覽中展出。   4/19(六)14:00-16:00 「陂塘進行式」創作工作坊 活動流程 (一)肢體開發及合作練習。 (二)認識陂塘的變遷與都市開發的故事。 (三)氣候變遷與水環境。 (四)手作創作:都市中的陂塘是什麼樣子?   備註: 1.本次工作坊將訪談學員並錄音,音檔將於「故事從『不見的秋天』開始」展覽中展出。 2.每組請自備一個水瓢、小水桶或小漁網   5/18(日)13:00-15:00 「陂塘未來式」創作工作坊 活動流程 (一)肢體開發及合作練習。 (二)創意發想:氣候變遷下的生態與人類生活。 (三)手作創作:我希望陂塘的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Placeholder image

光之間 — 張靜莉個展

2025/04/12 - 2025/05/25 (剩 19 天)

《光之間 — 張靜莉個展》 邀您一起來探索光、物件與空間場域的互動關係。 展覽簡介 《光之間》個展是張靜莉於2020至2025年間創作的系列作品。此次展覽和以往不同之處在於藝術家張靜莉以繪畫和裝置相應相生。展覽主題,將「光」定位為串連物質世界與感知經驗的重要介質。她巧妙運用「以管窺天」與「鑿壁借光」等意象作為隱喻,透過情境建構與物件造形,讓光線在物件與空間場域中共構。 作品從形與場的空間維度變形延展,讓主題的形象結構,體現鏡像式的雙重性,並演繹形象展現過渡的中介空間狀態。張靜莉透過構作物件與空間結構之間的互動關係及媒材轉譯,營造出虛實交織的空間體驗,展現藝術家對於形式轉換的獨特思考與創新實踐。 張靜莉的藝術實踐除了重視形式語言與材質表現的探索,也致力於透過構作物件與空間結構之間的互動關係,開創媒材與語境在當代藝術中的敘事可能性。她的作品開啟了光與空間、感知與物質之間嶄新的對話維度,為當代藝術提供了富有啟發性的創新思考。 4月20日下午2點半舉辦開幕茶會及座談,藝術家除了分享創作歷程,並邀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劉俊蘭院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吳宜樺老師、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王弘志老師齊聚一堂聊聊作品,誠摯邀請您前來,共同見證這場《光之間》序曲。 《光之間 — 張靜莉個展》 📅開幕茶會和座談|2025/4/20(日)1430-1600 與談人|劉俊蘭、吳宜樺、王弘志 協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開車 北二高「龍潭交流道下」往石門水庫方向(平日約12分鐘,假日北二高大溪段會塞車) 🚌大眾運輸 桃園客運 https://www.tybus.com.tw/?page_id=150 📌桃園總站 → 往龍潭 公車,可搭乘 5044 、5056 「北水局」站下車步行3分鐘 📌中壢後火車站→ 可搭乘 5055 「北水局」站下車步行3分鐘



Placeholder image

八德國中美術班學生藝文展

2025/03/03 - 2025/05/30 (剩 24 天)

此次展出的作品是學生將三年來在校所學淋漓盡致地呈現。孩子們藉由廣泛地蒐集資料,進行專題討論,其題材包含生命教育、海洋教育、環境生態與保護多元文化之議題,甚至霸凌、AI與戰爭等等,從不同視角觀看我們所處的環境。學生以視覺美學為基礎,運用多元媒材,進行創作,表現對生命與社會的關懷。此次展出作品包括西畫、水墨、版畫、平面設計、漫畫及書法等類別。期待透過這些作品與大家分享,讓創作者與觀賞者一同在藝術殿堂裡沈浸於這一場藝術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