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蘊藏著豐富多元的文化與飲食樣貌。您是否好奇,製作一碗越南河粉需要用上哪些香料? 本次書展以「美食」為主題,精選來自東南亞各國的飲食相關書籍,帶你一探東南亞各地的美好滋味。展出書籍涵蓋緬甸文、印尼文、馬來文、菲律賓文、泰文與越南文,讓多元語言交織出一道道文化與味蕾的饗宴。 透過閱讀,我們不只能夠認識美食,亦可以在不同的美食中,感受不同的文化,走進東南亞的日常。
公共圖書館桃園分區資源中心主題書展:美食
2025/06/16 - 2025/08/15 (剩 2 天)
東南亞,蘊藏著豐富多元的文化與飲食樣貌。您是否好奇,製作一碗越南河粉需要用上哪些香料? 本次書展以「美食」為主題,精選來自東南亞各國的飲食相關書籍,帶你一探東南亞各地的美好滋味。展出書籍涵蓋緬甸文、印尼文、馬來文、菲律賓文、泰文與越南文,讓多元語言交織出一道道文化與味蕾的饗宴。 透過閱讀,我們不只能夠認識美食,亦可以在不同的美食中,感受不同的文化,走進東南亞的日常。
義勇季-補給品工坊
2025/08/16 - 2025/08/16 (剩 3 天)
本次「義勇季」承襲臺灣客家義民信仰中「義以守土、忠以為民」的核心精神,延續百年來義勇行動的文化脈絡。活動以1895年乙未保臺戰役中義勇軍團結奮戰的歷史為靈感,設計以文化體驗為主軸的學習旅程。 透過本歷史館舍導覽與沉浸式工坊,引導學員深入理解義民信仰與其蘊含的忠勇價值,同時反思和平與反戰的理念如何在當代社會中延續實踐。藉由歷史敘事與藝術創作的融合,期盼參與者在感性與知性之間,體現義勇精神的深遠影響,並共同為文化記憶注入新生命。
衛土主題-義民軍VS義勇軍—橫越時空的衛土走讀
2025/08/16 - 2025/08/16 (剩 3 天)
(1) 義民歷史回顧 臺灣義民信仰,是指臺灣民間信仰中奉祀義民的信仰。在臺灣,所謂之「義民」,是指在械鬥、民變、戰爭中,因保衛家鄉而犧牲的民間武力人士。該信仰的出現與其廟宇的興建,大量出現在林爽文事件之後。其是官方鼓勵民間運作的民間信仰,類似於民間的忠烈祠,我們將前往平鎮褒忠祠義民廟,透過廟方專業導覽人員導讀台灣義民軍歷史,以及平鎮當地建廟歷史沿革。 (2) 保台義勇軍 「乙未戰役」是歷史留給臺灣人民們的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更是一段客家先民艱苦保臺的歷史 1895年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與澎湖地區,臺灣在地,紛紛自發性組成的抗日義勇軍,其中「客家族群」作為此戰役主力,也是客家族群歷史中犧牲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雖戰事最終不敵日軍,卻也為臺灣在歷史上刻下保臺抗日的堅毅精神!時隔百年,團結、凝聚彼此的向心力依舊永存在我們心中,讓我們透過展示廳內策展,在緬懷臺灣先烈的同時,也將其勇氣銘記於心,在追訴歷史回憶的同時,也能透過參與走讀活動,感受團結的重要性,讓我們團結一起,展現勇氣,追憶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吧! (3) 平鎮褒忠祠建築結構 褒忠祠的建築、石雕、木雕、剪黏、交趾陶、神祇都是非常細緻的裝飾手法,其中剪黏、交趾陶為陳天乞的作品,同安人的他,年幼隨姐夫洪坤福來台整修廟宇,洪坤福有五位技術最出色的剪粘與陶藝精湛徒弟,分別是:陳天乞、張添發、陳專友、姚自來與江清露,俗稱五虎將,這段故事與建築細節不得不親自參與!
凝情聚墨-聚墨書會聯展
2025/07/30 - 2025/08/17 (剩 4 天)
聚墨書會自2009年成立以來,集結中部地區書壇中堅分子,致力於傳統書法與篆刻藝術的推廣與創作,成員遍布台中、彰化、苗栗、新竹至桃園,平日「以書會友」,雅集交流,亦融茶道、古琴等生活美學於其中,延續文人精神風骨。首次於桃園展出,以「凝情聚墨」為名,將於114年7月30日至8月17日於桃園市政府文化局3樓第一展覽室舉行,展出會員書法與篆刻作品,並於8月3日下午兩點舉辦開幕茶會,誠摯邀請各界雅士蒞臨觀賞。 展覽以「情」為主題,展現親情、友情、愛情、鄉情乃至對天地自然的情感投射。書會成員篆、隸、草、行、楷皆有涉獵,各自風格鮮明,佈局精妙。部分會員更兼擅篆刻,書與印交輝,墨與刀互映,讓此次展出內容更顯多元豐富。本次參展者橫跨教育、工程、藝術與國學等領域,包括王益勝、陳志豪、劉鴻旗、羅笙綸、王建仁等資深或新銳書家,作品曾多次獲中山青年藝術獎、苗栗美展、大墩美展、磺溪獎等肯定,足見書會創作能量深厚。 「任筆為體,聚墨成形」,正是聚墨書會創立以來的創作座右銘。此次展覽不僅是藝術成果的公開發表,更是會員之間情誼與志業的凝聚時刻。書會期盼透過這場展覽與桃園在地書法界、藝文界產生深度對話,激盪新的創作思維,也讓更多觀眾感受傳統書藝中那份沉靜而深遠的情感之美。
2025桃園蓮花季-裝置藝術展
2025/07/01 - 2025/08/17 (剩 4 天)
1、桃園好農頂呱呱:作品取名自「頂呱呱」,既有「頭頂著瓜」的趣味畫面,也象徵桃園農產與生態保育「第一名」。作品呈現台北赤蛙們頂著或圍繞著桃園特產的各式瓜果,包括南瓜、西瓜與香瓜,並點綴蓮花與大荷葉,形成一幕夏日田野的清涼寫照。裝置以童趣視覺語言,讚頌桃園農業的豐饒與台北赤蛙復育的成果,傳遞土地、自然與生命力的美好。 2、夏日荷風:以蓮花、蓮葉、西瓜為主角,展現桃園農產與季節意象的創意交織。裝置以童趣視角呈現:粉嫩的蓮花綻放於綠葉間,一顆剖半的西瓜如同大地的笑顏,清新又俏皮。民眾可以坐在上方,在花間微風中,感受農田的魅力與自然的想像空間。 3、台北赤蛙嚕拉拉:這組作品是為桃園觀音蓮花季創作,融合展期時盛產的西瓜、蓮花景觀與復育有成的台北赤蛙。作品描繪赤蛙坐在半顆西瓜中洗澡、吃瓜、玩水珠,周圍盛開蓮花與灑水裝置,營造清涼童趣的夏日場景。透過趣味視覺語彙,展現桃園農業豐饒與生態保育成果,邀請民眾在蓮花海中感受自然與生命力。 4、Rocky:結合環保永續概念利用農廢稻草量身打造吉祥物Rocky草編裝置藝術。 5、弦響蓮語:融合蓮花的優雅與樂器的旋律,琴弓輕掠之間,象徵自然與人心的微妙和諧,讓人沉浸於花語與音律交織的詩意時刻。置身於靜謐、節奏緩慢的蓮花水境,彷彿能「聆聽」蓮花間潺潺流轉的無聲樂章,享受在蓮花池中營造靜謐而流動的氛圍。
聚墨書會書法聯展
2025/07/30 - 2025/08/17 (剩 4 天)
聚墨書會成立於2009年1月2日,由從事書法創作之書壇中堅分子組成。平時以書會友,優遊古琴之弛張,浸潤茶菁之舒捲,體現傳統文人堅持清雅的生活美學,並以唐代孫過庭《書譜》中「任筆為體,聚墨成形」作為會員創作之警策。 聚墨書會每兩年舉辦一次聯展,此次展覽名為「凝情聚墨」,作品內容以「情」為主題,包含了親情、友情、愛情、豪情……,會員各有專擅,篆、隸、草、行、楷五體皆有所長,再加上個人布局巧思,在宣紙上盡情揮灑表現,呈現出精彩多元的面貌,也是會員們這兩年來在書法方面經營的成果展現,歡迎民眾、方家蒞臨參觀,並不吝指教。
翰墨傳馨–墨璞書會書法展
2025/07/30 - 2025/08/17 (剩 4 天)
此次聯展以翰墨傳「馨」為主題,盼望書法文化能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所展作品涵蓋諸體,風貌多元,各具神采,內容包含指導老師張日廣所作歌詠桃園山水相關詩句,以推廣桃園在地風情。期待與大眾分享書藝學習之樂趣,亦深盼書法界先進賢達同道,不吝惠予賜教。
羅文祺「青瓷.汝窯.鈞窯」陶藝展
2025/07/30 - 2025/08/17 (剩 4 天)
吐了一地的字-文字反芻後的書寫意義·張天健作品展
2025/05/28 - 2025/08/18 (剩 5 天)
桃園市立美術館為鼓勵優秀策展、創作人才與團體,以橫山書法藝術館為平台,舉辦「2025橫山書法藝術館展覽徵件」,期望推動具創新觀點與時代精神的書法展覽。本年度創作類由「意在藝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所提展覽案「吐了一地的字──文字反芻後的書寫意義 ‧ 張天健作品展」獲選,於橫山書法藝術館C棟展廳展出。 藝術家張天健,1984年生於臺北,他的創作橫跨書法、水墨與篆刻,擅於以當代觀點解構筆墨與刀法的語彙,以筆觸延展書寫的日常感,呈現出貼近生活、內斂且富於思索的書藝語言。展名為《吐了一地的字》,如同一場對文字的反芻與再生,呼應藝術家對書法藝術的長期觀察與書寫實踐。 展覽內容共分為三個子題:「書寫」、「刻印」與「筆墨」,構成一場從文字到圖像、從觀看到感受詩意的想像。「書寫」以文字為起點,不僅書寫詩句與語錄,更透過筆法線條與墨色的節奏變化,呈現時間與感知的流動,使文字跳脫閱讀的框架,轉化為視覺的韻律變化。「刻印」聚焦於篆刻藝術,截取語句片段作為思想符號,藉由印面構圖與刀法刻痕的層次,展現簡樸又深刻的造型美感。「筆墨」回應書畫同源的理念,筆畫線條與墨色交融於畫面之中,題跋文字亦成為畫面構成的一部分,書與畫互為風景,共築詩意空間。 本展不僅是一場書藝展覽,更是藝術家對書寫、語言與形式的深層反思。張天健藉由個人化的書藝語言,重新探問文字如何被觀看與理解,拓展書法在當代語境中表現的可能。從選文、書寫、裝裱到展場設計安排,皆環扣展覽主題,呈現書法作為文字與詩意想像的各種樣貌。引領觀者在文字與筆墨交織中,尋回書寫的觸動與想像。
守、破、離:魯朴書藝展
2025/05/28 - 2025/08/18 (剩 5 天)
2025書藝館展覽徵件策展類獲選展「守、破、離:魯朴書藝展」,主標題名稱借用自日本茶道大師千利休 (1522-1591)的哲學觀,象徵藝術創作中的三個階段 :從遵循傳統的「守」、經由創新打破舊框架的「破」,到最終超越形式、達至自由創造的「離」。這不僅是一條技藝精進之路,更是藝術家心靈與思想的進化歷程。 藝術家魯朴(小原俊樹)從事書法教育多年,宏觀地思考如何將書法融入生活,不僅成為一項藝術修為,更能成為人生的方向與職業。他認為書法不只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情感與思想的傳達,是創作者心靈的流露 ,多年來持續以實驗性的精神探索書法的新表現形式,嘗試超越傳統,以期讓書法更貼近當代觀者的感受。 特過本次展覽 ,策展人張登凱不僅呈現藝術家對書法藝術的深刻體悟,更希望激發觀者對「書寫」的重新認識與思考。藝術家透過書寫所傳達的世界 ,不只是文化傳統的延續,更是一種生命表現的藝術。文字如空氣般貫穿日常生活,透過書寫,我們能反思自我、與他人對話、甚至在人與人之間建構和平的橋梁。 魯朴長期關注東方文字的根源,致力於推動書法的現代化發展。本次展出近30件作品 ,除傳統裝裱形式 ,更多結合複合媒材與書法,創作出大型書法裝置作品,不僅突破傳統的書寫媒介,更開啟了書法新的表現語言與可能性,展現書法在當代社會的多元面貌與未來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