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江宜瑾擅長以木頭、陶、金屬及現成物創作,其作品形式介於雕塑與空間裝置之間。本次展出7件新作,從打磨過的木鞋楦、細石水泥,到陶作的腳踝,皆延續她對「人與空間關係」的敏銳探問。作品中時而出現的石膏、陶或水泥翻模的身體部位,成為她度量與感知世界的溫柔敘事。 藝術家李秉璈帶來29件新作,以壓克力顏料結合層層打磨與半自動技法,營造出如岩石堆疊、河床沖刷和珠寶般閃耀的質地,展現鮮明的繪畫表現力。他視繪畫為「破碎訊息的堆放之處」,將數位時代的影像語彙與資訊雜流轉化為繪畫邏輯,展現當代影像中的拼貼特質。 展名中的「溪流」象徵分支與流動,呼應作品表面多重紋理與色澤的層疊。觀者可在畫面中看見影像殘骸與數位圖層的痕跡,如《翻頁單元02》系列呈現軟體編輯介面的圖層剝落;《磨石子》系列則探討真實與虛擬的交錯。這些作品既像是個人化的生活速寫,也映射出藝術家對影像、物質與經驗之間關係的追問,將真實與虛擬片段拼貼為獨特的視覺經驗。 展覽名稱《Pair》透過將物件的並置,聚焦於「關係的生成」,呈現物件與物件、材質與空間、感知與記憶之間的依存與對立。相較於過去以身體經驗為核心的創作,此次更進一步擴及空間,將私密回憶與身體感受交織,營造出具張力的觀看經驗。她透過卡榫、鑲嵌與球型關節等結構,使得物件撇除原有功能性外,在靜止的外表下仍隱含細微的動態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