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富麗之美 2025衛道齋全能書道家黃伯平弟子多書體書法聯展(免費參觀)

2025/08/13 - 2025/08/25 (剩 10 天)

主辦單位表示,衛道齋主黃伯平老師(1919-2015 ),畢生致力於書法藝術之研習與弘揚,通曉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真書、行書、狂草等書法十四體,造詣精深、風格兼融,在書法藝術領域中自成一家之言。本次展出內容融合易、儒、道、釋等思想精髓,並涵括詩詞、箴言等文化意涵,展現書法藝術與中華哲思交融的深厚底蘊。黃伯平先生所言:「天下無不可為之事,只怕立志不堅。」「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便體現其堅毅自勉、弘毅篤行的精神。他更將多種書體融匯於一幅作品之中,不僅展現卓絕筆力,亦映照出中華文化六千餘年主流思想與書藝演進的脈動。 本次參展弟子包括黃興中、方玉霞、黃小瑜、洪素惠、葉麗香、李青娥、鄭熙聰、劉佑志、劉芸亘、倪菊芬、高士杰、龐小萍等,皆在各書體之研習與創作上各有所長、風格自成。黃小瑜以隸書書寫〈禮運大同篇〉,筆意莊穆清朗,書藝所呈,恰與當今世道人心所嚮的大同理想相契。洪素惠以篆隸體書寫《老子嘉言》及〈校官碑〉,其風格古樸典雅,使觀者心馳神往,遙想古聖先哲之風範。葉麗香則以八分書體詮釋東漢張衡〈南都賦〉,情感深摯,筆墨之間盡顯其對故鄉的真摯情懷。 每一位創作者藉由歷代書體的演進與精神內涵,或以獨體專攻,或合體交融,展現出書法藝術的多元風貌與深厚底蘊。其作品或取甲骨文之瘦勁挺拔、晶瑩秀麗;或承金文之純靜謹飭、雍容厚重;或表籀文之嚴整端莊、氣勢宏大;或運小篆之筋骨內斂、圓轉通達;或顯隸書之醇厚渾成、沉穩俊秀;或見楷書(真書)之間架嚴謹、清健恬淡;或行書之行雲流水、氣韻嫻雅;或草書之筆斷意連、牽引生姿,皆展現對書體精神的深刻體悟與技藝精進。 誠摯邀請書藝愛好者與文化同道蒞臨觀展,感受筆墨之間的哲思流轉與書道之美的萬千風華,在寧靜沉潛中,體會中華文化的厚實根脈與書法藝術的無盡魅力。    



Placeholder image

《味の橋》劉俊茂 台日情懷攝影展(免費參觀)

2025/08/13 - 2025/08/28 (剩 13 天)

 旅居日本五十餘年、有「東京第一排骨飯」美名的總舖師劉俊茂,以料理守護台灣味,以攝影訴說人生故事。他的作品融合廚藝與影像,記錄光影中的溫柔片刻,也映照兩地文化交融的深厚情誼。本次攝影展,猶如一封獻給故鄉與異鄉的情書,邀請觀眾一同踏上這座「味の橋」,感受跨越半世紀的生命況味與文化連結。   主辦單位表示,攝影藝術家劉俊茂先生,長年關注空間、人文與地景之間的對話。1972年他到日本工作,1987年於東京的西武池袋線東長崎經營自己第一家餐館,2017年在東京首度開辦照片展,2019年首度返台舉辦故鄉/異鄉劉俊茂攝影展。本次展覽主題《味の橋》,承載著劉俊茂旅日超過五十年的生命縮影,呈現他如何將個人經歷轉化為藝術創作。過去他在「劉の店」、「梅園」等餐館擔任主廚,將思鄉的情感烹調進每一道菜餚,不僅撫慰旅日台灣人的鄉愁,也讓日本人透過味覺認識台灣文化。這些料理,成為他與世界建立連結、展開對話的方式。   主辦單位表示,此次展出的攝影作品,有些遠眺未知的彼岸,有些則凝視過往的自己。對劉俊茂而言,每一座橋,都是通往內心故鄉的旅程;而「故鄉」,不再只是地圖上的地點,更是一種情感的方向與記憶的歸處。劉俊茂致力實踐台日文化交流,自然與人文影像創作在日本攝影界備受肯定,誠摯邀請您走進劉俊茂總舖師攝影家的光影世界,穿越料理與攝影交織的情感橋樑,一同回望心中那段關於「家」的記憶與想像。



Placeholder image

無限─2025台灣・日本・韓國國際藝術交流展(免費參觀)

2025/08/08 - 2025/09/14 (剩 30 天)

主辦單位指出,多位亮眼創作者作品將於本次展覽奪目呈現。例如來自台灣的許凱泓以Windows小畫家創作,筆下描繪各種生物充滿想像;力政文則以自創文字和符號建構獨特世界,挑戰文字結構的可能性。來自日本的後藤拓也,在庇護工場工作之餘持續蓋紙屋,其作品更獲得2024年日本東北障礙藝術展「總理大臣獎」肯定。年僅17歲的伊波優姬菜以無師自通的細膩畫風震撼人心,其創作《花人》亦於本展展出。 本次《無限》展,象徵突破框架的創作力量與心靈的自由,是一段跨越疆界、連結世界的藝術旅程,誠摯邀請社會大眾共同見證創作的純粹、理解差異的美好,並在「無限」之中,看見藝術的真實價值與未來可能。    



Placeholder image

蕨生‧映境 彭雅美雕塑個展(免費參觀)

2025/08/28 - 2025/09/15 (剩 31 天)

陶藝家彭雅美,近四十年來的堅持與創作,將生命的美麗與溫暖融入每一件作品中,無論是人物雕塑、陶燈、蕨葉,還是大型公共藝術,每一個階段的創作都蘊藏著她對生命的深切關懷。特別是自2010年起,彭雅美以「蕨代風華」系列作品,屢次獲得國際陶藝界的肯定。在2020年之後,彭雅美以「轉變(Transformation)」為主題的創作,進一步表現蕨類植物的生命力,並將「改變」、「再生」與「生命力」這一主題呈現在她的作品中。《蕨生・映境》個展便是她多年探索的集中展現,並以其獨特的視角與創新技法,為觀眾呈現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饗宴。 本次個展中,彭雅美首次以大型雕塑創作形式挑戰高難度的陶藝技術,並突破傳統物件(Object)思維,嘗試與空間進行對話。她巧妙地將陶土、不鏽鋼和銅等材料結合,打破金屬材質的技術極限,充分展現她對材料駕馭。這一突破性創作彰顯了她作為女性藝術家的深邃視野。展覽中的另一個特別之處是數不清的手工捏塑蕨葉,每片蕨葉均由藝術家親手捏製,這一過程對她而言不僅是藝術創作,更是一種修行與信仰。她曾說:“手捏一片蕨葉沒什麼了不起,但持續捏好幾萬片,便成為了一種修行,讓平凡的事物變得不平凡”。 彭雅美的作品還展現了極具挑戰性的「飛揚律動感」,靈感來自土、水、風、火四大元素,將堅硬的材質轉化為柔軟而富有律動的藝術形態,呈現出生命無限可能與動感節奏的美學,特別是以不鏽鋼與銅結合的作品《生命無極限》為代表,為觀眾帶來視覺上的不同體驗。此外,彭雅美的創作深受「人文主義」思想的啟發,整場展覽貫穿著對人類善良、溫暖與慈愛的詮釋。她認為,蕨類植物雖然生長在隱秘的角落,但其旺盛的生命力象徵著無論多困難的人生,都應勇敢無畏地活出光芒與希望。 在她的眼中,創作不僅僅是形式的構建,它是一個與大自然共鳴、與自我對話的過程。她透過形狀與材質之間的對話,探索生命中的脆弱與堅韌、絕望與希望,並讓這些感受以無聲的方式在觀者的心中激起共鳴。 本次個展將呈現彭雅美的多件代表作及全新創作,邀請觀眾一同走進這場大自然的藝術盛宴,重新凝視生命中的每一抹微光,感受自然與生命的深邃力量。    



Placeholder image

114年「璞玉發光 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得獎作品聯展(免費參觀)

2025/09/18 - 2025/10/06 (剩 52 天)

「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得獎作品聯展至今已持續辦理16年,每年精選12位優秀創作者,本次共計展出36件精彩繪畫創作,展現藝術多元且自由的創作語彙。 主辦單位新竹生活美學館表示,今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競賽中,最高獎項「璞玉獎」有5位得獎者,分別為許雁、馬如龍、吳惠淳、陳奕龍、陳顥勻;「入選獎」則為陳妍妮、高安柏、吳瑜桓、王詩瑩、王怡文、吳家潁、陳芷若。今年度作品風格多元,內容充滿奇思妙想,從神話夢境到世界幻象,藝術家們以豐富的創造力與靈性觸感,建構出屬於自己的精神宇宙。許多作品雖以具象筆法描繪,看似現實場景,實則展現超現實意象,透過色彩、構圖與材質的轉化,引領觀者穿越日常與夢境的邊界,觸碰藝術背後的深層感知。 這些繪畫作品不僅是一幅幅視覺的呈現,更像是藝術家與觀者之間的對話邀請。每件作品都蘊藏巧思,等待觀眾細細發掘,讓觀展成為一場視覺與思維的冒險旅程。誠如展覽所呈現的精神:「藝術,讓生活變得更有趣」。 誠摯邀請所有熱愛藝術的朋友親臨現場,感受這場充滿創意與靈感的藝術盛宴!為了讓大家更深入認識這些璞玉般閃耀的新銳創作者,凡於展場追蹤「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官方Facebook粉絲專頁,即可免費兌換一本限量得獎者作品小手冊(每帳號限兌換乙本,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更多活動詳情與最新資訊,歡迎隨時造訪「璞玉發光」官方活動主題網站:https://artlight.nhclac.gov.tw/,一同見證臺灣當代藝術的璀璨未來!        



Placeholder image

「做伙行–陪阿嬤們一起勇敢」特展(免費)

2025/08/02 - 2025/10/13 (剩 59 天)

本展由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與婦女救援基金會共同策劃,延續「#MeToo先行者」與「復援你的心」系列特展,聚焦性暴力倖存者——台籍慰安婦的復原旅程。透過婦援會長達16年陪伴阿嬤們進行身心工作坊的紀錄與創作成果,展現她們如何藉由藝術、戲劇、攝影、瑜珈與談話等方式,從沉默走向表達,從創傷走向轉化,留下動人的生命印記。 展覽分為四大單元 :「復原之路–創傷不是終點」展示阿嬤們參與「身心照顧工作坊」的過程與經歷;「復原有路可行–想像與超越、感受與表達」展示阿嬤們的創作成果;「認識性暴力」介紹常見的性暴力類型、面對性暴力可以怎麼做;「讓我們一起–看見、傾聽、同行」引導觀者從理解走向行動;規劃透過淺顯易懂的圖文與互動展件呈現,適合各年齡層觀眾參觀。邀請大家一起理解、傾聽並陪伴性暴力倖存者,讓我們成為更安全、尊重與包容社會的一份子。 Ü「做伙行」特展 台語導覽暨講座活動(免費) 講師: 莊漢琳(永和社區大學「性別藝想—超酷俱樂部」講師、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種子講師) 集合地點:三樓藝廊(如圖) 第1場    8/23 (六) 11:00-12:00 講座主題 l 莫翕私密影像就無代誌?——數位性別暴力無咱想的遐簡單 第2場    9/12 (五) 11:00-12:00 講座主題 l 鬥陣來讀繪本,認捌性別暴力! 第3場    10/3 (五) 11:00-12:00 講座主題 l 你敢有看見我的空喙?——多元性別族群遭受的性別暴力    好康報報!! 參與活動可獲小禮物一份(送完為止),歡迎大家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