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施佳琦老師 黏土細工 創造“琦跡”作品展

2024/08/01 - 2024/12/31 (剩 100 天)

黏土不再是小孩子的玩意兒,施佳琦老師運用黏土特性結合多媒材創作,讓黏土藝術融入生活,兼具實用及藝術性。“小小黏土、大大變身”療癒身心,進而提升生活品質,作品提供洽公民眾欣賞,是一個相當難得的視覺享受。



Placeholder image

原來如此—臺灣原住民族生活的智慧與美學常設展

2024/04/10 - 2024/12/31 (剩 100 天)

臺中市政府為優化全市唯一一座原住民族文化館,去年起積極進行常設展區更新改善。依據原住民族歷史發展脈絡,透過館舍現有典藏文物與藝術品之展示,輔以照片及多媒體影像等方式,體現原住民族豐富的文化底蘊及生活美學。 常設展區分為七大主題 1.「自然的餽贈」 2.「巧手的變幻」 3.「凝聚的所在」 4.「敬畏與感恩」 5.「文化傳承」 6.「服飾編織」 7 7.「泰雅族樂器:口簧琴」 另加碼呈現 1.「世界南島語系地理圖」 2.「十六族”您好”問候語️」 3.「臺灣原住民族十六族分布區域」 4.「原住民族的生活圖像」 5.「臺中和平區泰雅族部落位置及傳統地名」 6.「中部平埔族群及分布」 歡迎一起探索臺灣原住民族的生活智慧與美學了嗎?親臨文化館參觀,親身體驗原住民族的文化魅力吧



Placeholder image

看得見的紅樓夢

2024/05/17 - 2024/12/31 (剩 100 天)

《紅樓夢》是在追憶,追憶著盛清時期的貴族世家,富貴繁榮的似水年華。小說裡瀰漫著,作者曹雪芹對於往事的痴迷與回望,以及一聲一聲對於盛極而衰、家族敗落的嘆息。展覽以《紅樓夢》為題,以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及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品為材,以「物」來讀小說,將帶領我們看見那段消逝的年華,看見《紅樓夢》的絕美與哀戚。 展覽以三個軸線展開。一、「大雅可觀」:呈現《紅樓夢》迷人之處,在於貴族階級精緻的物質文化,在於其為作者生於江寧織造世家的生命經驗,所顯現出的富貴榮華;二、「異物奇貨」:挑揀書中來自外國的舶來品,提示作者以此襯托賈府的時尚,提示正因作者身處的時代宮廷流行「洋貨」,所掀起的仿效風潮;三、「一番夢幻」:說明書中人物依據使用、相關聯物品的描繪,塑造出不同的性格與隱喻,塑造出女性短暫卻燦爛的生命姿態,令人憐惜與不捨。 《紅樓夢》離不開「情」,親情、愛情、友情、主僕之情。情又與「人」之間的互動,緊密絣織。人又透過「物」的點綴,顯得立體而有溫度。「物」,讓小說有了畫面,成為看得見的《紅樓夢》。



Placeholder image

那間好好吃的店

2024/07/20 - 2024/12/31 (剩 100 天)

藝術中心對面的內惟市場,每日熙熙攘攘;鄰近既有攤販美食,亦漸漸引來店面商家。新興與傳統,集聚於內惟這個老社區。飲食是維繫生命的根本,可又不僅止於此,故策劃〈那間好好吃的店〉,試圖用食物串起情感,世代連結的記憶;用色彩溫暖你我的脾胃與想像力;在食光的記憶中回想你我遺失的悲歡離合。 本展從「食物與文化」、「食物與色彩」、「食物與記憶」,觸發兒童五感的體驗,進而從單元設計中,認識飲食對健康、對文化的影響。 食物與文化 你的早餐是一杯咖啡配水煮蛋,還是豆漿配飯糰,或是一碗虱目魚粥、米粉湯,決定了你我的身分認同,劃分了彼此團體與成長的年代習慣。這也是十九世紀的法國哲學家薩瓦蘭的名句:「告訴我你吃了什麼,我就可以告訴你,你是誰。」的含義。 民以食為天,說飲食是文化的核心靈魂,可以具體而微的了解一個人,以及認識國家的身世,這樣的說法並不過分。請想像,日本若未曾和西方與印度交流,怎麼可能出現紅豆麵包與咖哩飯,這二項已在日本生根的國民美食?多元族群與多元文化的臺灣,從食物名中可以得見文化的交流與傳播:蓮霧、柑仔蜜、甜不辣,我們耳熟能詳的名稱皆源自外來語;現今,泰式、緬甸、印尼、越南料理開枝散葉,東南亞飲食漸漸融入臺灣。飲食的縮影,體現了這座移民之島的文化。 而近幾年流行創意市集,從前的小卡車被特色攤車取代,一臺腳踏車化身為最潮的店家,市集的興盛,改變了當代臺灣生活周邊隨處可見的商業模式。 本單元邀請有⽤主張 UxU Studio創作一臺可移動的行動攤車〈行動代號-ㄆㄚㄆㄚ灶〉,回應臺灣當代日常生活的趨勢,邀請孩子成為攤主,與朋友聚集、交流、分享;插畫家湯士賢以〈內惟好吃好吃〉,組構一幅奇幻的內惟市場景緻。 食物與色彩 國民健康局、醫師、營養師不斷呼籲「天天五蔬果、健康跟著我」。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一些消化道癌症、缺血性心臟疾病及中風患者的死亡原因,皆可能與蔬果攝取不足有關!攝取五蔬果有這麼多好處,為什麼還需要宣傳? 說得容易做起來難。現代人生活忙碌,外食機率增多,少油、少糖都成了奢侈,遑論五蔬果?以「蔬菓顏色•蹦蹦跳」利用色彩玩遊戲,讓孩子從中認識健康的密碼。 食物與記憶 曾有人說:吃遍天下山珍與海味,還是媽媽的味道最好。念念不忘的其實不是廚藝的好壞,而是吃慣了的口味與情感。 每個人腦海裡,其實都有一道魂牽夢縈、牽腸掛肚的食物。那是印記著某時某刻的生活滋味。舌尖,傳承著記憶,喚醒美好的時光;而據說,鄉愁只能透過食物來排解。 食物,不只是滿足口腹之慾,故鄉的味道,是甜是酸是苦是辣,都是一次次生命的連結。張梓鈞的〈一口食光〉、徐菀瑩〈喵的!〉將上百位觀眾的食光記憶,濃縮在一幅幅的畫中;楊子新的〈枝仔冰〉、劉力瑜+王姝妍的〈這個比較甜〉是一場食物的行旅,生活流轉的點滴,也是成長的悲喜。



Placeholder image

Mind the gap 注意縫隙!-藏在生活裡的小小驚喜 空間美化共創展

2024/07/20 - 2024/12/31 (剩 100 天)

➡︎縫隙對你來說是什麼呢? ➡︎是牆面經年累月產生的痕跡嗎?又或是建築老舊的象徵呢? 縫隙不只是縫隙, 它可能是光的流逝,是歷史的沉澱,是聲音的迴響,甚至是生活的折射, 人們在這些縫隙中穿梭,穿梭於建築的角落、人群的擁擠之中,亦或是情感的交織裡, 而這些縫隙的匯聚,恰恰構成了我們生活的樣貌。 以藏身於舊城區的老建築 —— 篤行1913生活聚場為載體, 磁磚剝落的水泥牆面和磨石子地面為題, 結合臺中特色、傳統文化和歷史故事。 特邀三位獨樹一格的插畫藝術家展現他們的想像力, 繪製出屬於自己的縫隙 ◔.̮◔✧ 🖌️ 合作藝術家介紹 🖌️ 〖 曾偉誠 zeng wei cheng 〗 以個人名字為品牌, 小時候因買不起喜歡的玩具而踏上雕塑之路,喜歡把自己創作出來的角色立體化, 擅長平面繪畫以及陶藝雕塑,目前主要以精靈以及動物為題材創作, 喜歡他們給人們帶來幸福的感覺,目前角色有精靈阿波、毛叢叢、貓咪阿諾等... 未來規劃會有獨立故事繪本,希望透過故事把想要傳遞的事,傳遞給大家。 〖 唐安杰羅”Tichelangelo” 〗 作品大多是以鮮豔的色彩與活潑的角色帶出歡樂的氣氛, 這次的作品裡面也將許多台中特色的名產加入成為了可愛的角色, 長腳的他們漫漫散步於舊城巷弄之間。 〖 sarah 〗 2018年開始在interesting @hahaha_sarah分享插畫創作, 目前在台北擔任大學生,擅長使用有趣的線條建立出有點可愛又不太尋常的畫面, 帶大家進入想像中的世界。 ꕤ ꕤ ꕤ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 | 2024//7/20㊅ ~ 2024/12/31㊁ 12:00-20:00 📍展覽地點 | 篤行1913生活聚場1樓至3樓



Placeholder image

113年度館舍田調紀錄-原民文化藤編生活器具篇

2024/07/01 - 2024/12/31 (剩 100 天)

透過館舍藤編典藏品飯包及魚筌進行田野調查訪談,讓更多人認識、了解桃園館富有典藏研究功能,紀錄黃藤對於阿美族的文化重要性。 黃藤是原住民族不可或缺的纖維料作物, 同時發展出各族群間獨特的藤編工藝。



Placeholder image

河海行舟-清明上河圖數位特展

2024/05/17 - 2024/12/31 (剩 100 天)

本次數位特展結合故宮「古畫動漫—清院本清明上河圖」與海科館的研究典藏,走入人類自古與河共生共榮的歷史,看見古人智慧與工藝美學的同時,反省今日隨著舟船、漁法技術進步,人們對河海資源的掠奪。另外亦特別邀請財團法人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贊助11件中式古船模型展示。透過基金會典藏基隆在地木船工藝達人曾樹銘老師經典作品,講述自古以來各式舟船運載著人們生活的甘苦回憶,流動著各行各業的繁榮盛況。也因百川匯集成河海大洋,人類不停追求自由夢想的海洋精神,得以無所畏懼地跨越艱鉅的波濤洶湧,抵達嚮往的大洋彼方。



Placeholder image

心璉心,感恩胡璉將軍紀念特展

2024/06/22 - 2024/12/31 (剩 100 天)

「心璉心,感恩胡璉將軍紀念特展」內容區分為胡璉將軍生平事蹟、軍旅生涯、駐越南大使時期與晚年生活等四階段文物,包括駐越南大使時期僑領贈送之「老虎標本」、70歲誕辰時西貢在台各界人士合贈之「西貢之節」及代表衛國有功之「寶鼎勳章」等多件家屬及博物館庫藏首次亮相之實體文物,皆為各時期重要歷史文物資料,深具展出研究意義。這些珍貴文物刻正於博物館展出中,歡迎各界有興趣的遊客、鄉親前往博物館參觀。



Placeholder image

遇見金寧之美畫展--金門縣水彩畫協會會員聯展

2024/07/24 - 2024/12/31 (剩 100 天)

遇見金寧之美畫展 為金門縣水彩畫協會會員聯展,訂於7/24上午10時辦理開幕茶會。



Placeholder image

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常設展-202 當伯公遇見土地公

2024/06/24 - 2024/12/31 (剩 100 天)

202展間全面更新,除了以漢人土地公信仰為主軸外,本次換展適逢2023年世界客家博覽會,因此以「當伯公遇見土地公」為主題,加入客家伯公信仰的相關論述。 同時展間新增手感互動翻翻牆、土地公愛吃什麼?AR互動,以及360度特色土地公投影等新穎的親子科技互動裝置,以圖像化、實體化的方式在保留傳統古早味的同時,也以現代美學和嶄新空間安排,為土地公文化館注入新意。



Placeholder image

茶與王特展

2024/07/11 - 2024/12/31 (剩 100 天)

展出東、西方君王的茶文化故事,在博物館內打造出一座跨時空的皇家宮殿,邀請大家感受帝王茶宴的尊爵體驗!茶在東、西方歷史脈絡中,皆為皇室貴族珍視喜愛的飲品,連君王們也為之著迷,相應而生的飲茶形式、政策制度、品茗器物與藝術創作,不僅反映出皇家思想與品味,更是人類文明中,工藝技術與精緻文化的體現。展覽以恢弘的歷史觀,發掘罕為人知的宮闈茶事祕辛,以新型態數位互動科技展示手法,生動巧妙地詮釋古老宮廷茶文化,打造出沉浸式劇場般的體驗,帶領民眾穿越時空,赴一場皇家的極致茶宴。



Placeholder image

當符號成為一種擬態:盧明德與其生態樂園

2024/08/03 - 2024/12/31 (剩 100 天)

1950年出生的盧明德,進行藝術創作超過半個世紀,1980年代初期他於日本筑波大學求學期間,開始進行對於藝術創作媒材與媒體的思考,並開啟他往後40年對不同媒材、跨領域藝術的探討與實驗。盧明德於2011年遷居於高雄美濃前,便常以複合媒材的手法,集結現成物、拼貼、繪畫、書寫於其創作;他在遷居美濃後,作品中的「生態」議題不僅更常出現在其創作中,且作品亦常進駐在他工作室旁的水池、花園與綠地,使人造的「假生態」與真實的生態場域融合為一。 本展覽在戶外園區以盧明德《文化擬態動物》等系列作品,將人工的生物生態並置參雜於自然環境中。一樓除了展出藝術家的早期繪畫與複合媒材作品,更展示一系列《飜案屋》創作與《媒體是一切》霓虹燈系列。二樓主要呈現其大型現地創作《四重奏》,以及《花非花系列》、《墨相知系列》與《植物五色旗》作品。三樓除了立體作品《看不見的風景》,更展現《詩篇系列》以及數件1990年代的繪畫性作品。 盧明德於1980年代提出「媒體是一切」的概念,藉由近乎商品化的標籤,與單一雕塑物件的量製化,將今日媒體被符號化、商品化的現代日常生活之事物,以「複製」的形式,作為他近年創作的主要風格。其中作品中貼紙的運用,所呈現的遊戲性、可複製性特質,將今日流行文化中常見的「媒材」,具象化為可辨識的「媒體」,也形塑了他獨一無二的擬態萬象與生態樂園。 盧明德 1950年生於高雄,盧明德是台灣新媒體藝術和跨領域創作概念的主力推手,他過去多年以圖像為符號,進行複合媒材作為繪畫結構的創作,在畫壇上獨樹一格並享有盛名。他在1980年代留學日本期間,主張「一切是媒體,媒體是一切」,此理念突破了過去平面繪畫的定義,以及傳達他對於社會與媒體文化的體悟。他於1985年自日本筑波大學綜合造形研究所學成歸國,將他在日本所接觸到的當代藝術之多樣化形式與跨媒材的可能性,發展出「複合媒體藝術論」之創作理論架構,奠定了他在台灣當代藝術史的地位。盧明德在2011年遷居於高雄美濃,他的創作更多對於生態演化、自然環境保護、雲端社群、多重文化等議題的關注。盧明德的創作主要為跨物種、跨時空的實驗,並藉由平面繪畫、錄像空間裝置、雕塑、現成物件、身體表演、劇場形式,甚至結合生態學家、地質學家、科學家等各種協同創作方式,進行跨領域的對話與藝術共創。 【開幕活動暨藝術家導覽】 2024.08.10(六) 下午三點 參加方式:預約當日參觀即可參加開幕活動 與山林相依的美術館空間,遇上盧明德的擬真生態,作品裡媒體與符碼的再現與錯置,展場與大自然的邊界消融,藝術家的生態樂園成為毓繡美術館獨有的環境景觀。 開幕當天將由藝術家與策展人進行導覽,並邀請古典吉他演奏家蔡世鴻開場獻禮。歡迎大家前來參加,感受這場藝術與自然的盛宴。



Placeholder image

清法戰爭:西仔反印象記特展

2024/06/25 - 2024/12/31 (剩 100 天)

140年前,法國政府和清廷因為越南的外交歸屬爭議,殃及孤懸海外的臺灣,不只基隆、淡水和澎湖相繼淪為戰場,臺灣全島更面臨商貿閉鎖的經濟困境。這場蔓延超過一年的戰禍——「清法戰爭」,在臺灣人口中稱作「西仔反」,「西仔」即「法蘭西」。 面對這個臺灣涉外關係的轉捩點,本特展透過彙集十餘年來有關地方社會研究的成果,聚焦當時臺灣社會在強敵壓境下如何組織動員、團結北上抵抗侵略的過程;並重新解讀法軍留下的攝影圖像、戰場紀實與家書,重建戰場的動態實況。 戰爭結束後,在法國湧現的報刊、書籍出版風潮,以及臺灣特有的贈匾、廟宇壁飾、儀式等追念方式,則呈現了戰爭如何以不同形式轉化,留存於歷史、民俗、傳說與記憶中。 單元1 無端捲入戰事的臺灣 1884年,法國與越南的軍事衝突因黑旗軍的參戰陷入膠著,為了迫使清國勢力退出越南,法國發動對臺灣基隆、淡水、澎湖等地的軍事攻擊,意圖挾制臺灣作為和談的抵押品。 法軍在臺灣周遭的軍事行動,可分為4個階段:一、法國遠東艦隊的編成;二、在基隆跟淡水開啟戰火,占據基隆;三、封鎖臺灣海峽,攔截、騷擾往來沿海的船隻;四、轉進攻占澎湖,作為撤守基隆的藉口。 這場戰爭的起因與臺灣無關,臺灣卻無端被捲入戰火,最後被迫成為成敗的關鍵籌碼,在在顯示著戰爭本質的荒謬。 單元2 死亦為鬼雄:自己的家鄉自己守 面對「西仔反」的挑戰,臺灣戰場的軍事動員,除了跨海調派來臺的湘軍和淮軍之外,臺灣在地義勇也參與作戰。面臨外國的侵略,在地人凝聚了共同體的意識,武裝動員到戰場支援,關鍵領袖包含林朝棟、張李成、姜紹基等。 至今基隆、淡水等地的廟宇中仍可見到交趾陶、壁畫、匾額訴說著神明助戰傳說;淡水「拜門口」祭拜亡魂儀式,以及保儀尊王從木柵到淡水的遶境路線,都體現了信仰、人群網絡與戰爭集體記憶的交織。 單元3 戰火浮世:遙盼歸期的旅程 法國軍官安德烈・薩勒(Firmin André Salles)的紀實攝影,是目前所知臺灣史上首次留下戰爭過程的影像紀錄,將其與隨軍醫官助理科邦(René Coppin)書信,以及名列重要古物的嘉諾(Eugène Germain Garnot)著作——《1884~1885年法國人遠征福爾摩沙》地圖手繪稿及文字手稿共同對照,重新檢視法蘭西帝國於東亞擴張的意圖,亦能看見艱困的戰場實況,包括飲食、疾病問題,19世紀末的臺灣常民風土民情也不時閃現其中。 戰場寄回的家書、刊載在報紙上的訃文與行軍紀錄的纂輯出版,以不同的記憶與再現方式,重塑對這場戰事的認識與印象。



Placeholder image

閱讀成大──校園中的美援建築

2024/07/01 - 2024/12/31 (剩 100 天)

美援時期是成大校史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時期,在那段時間中,成大獲得非常大的進展,校園建築也一改過去之風貌,今登錄歷史建築「原臺灣省立成功大學總圖書館」(成大舊總圖書館)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今年,正逢成大舊總圖書館剛完成後側立面修繕,在此,成大博物館與麗文書局共用的旺宏館一樓空間也剛完成啟用,就位於舊總圖書館的後方;另一側,亦有兩棟完成於美援時期的學生宿舍,即今日的勝四舍與學生第二活動中心(芸青軒)。 配合麗文書局完工開幕,成大博物館邀請大家來此閱讀成大的美援時期。本檔展覽,將呈現美援時期國際局勢之時代背景,成大在美援時期興建之校園建築,以及舊總圖書館的歷史風華。期待藉此展覽,得以讓更多人認識成大校史中的一段吉光片羽,進而支持相關老建築物及文化資產保存工作。



Placeholder image

拍瀑拉文化基地常設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0 天)

此展覽以「探尋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的歷史軌跡」為主題,與藝術家合作於園區的第四號棟推出『穿越牛罵頭.超時空方舟』特展,期望透過策展方式將「史前文化」、「清水神社」及「鰲峰山陸軍營社」三個歷史脈絡,以故事的方式串連起來,讓參觀民眾對於園區有基礎的認識及了解後,對於各時期的文化遺物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及體驗。 「拍瀑拉文化基地」透過透過展示、教育推廣規劃,與社區各社團及中小學合作,將遺址與考古知識活化;並與相關科系教授合作,開辦博物館保存、研究相關課程,讓有志學習的志工、社區民眾、中小學老師們可以有進修的機會。並結合行銷和設計等人才,讓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成為一座結合保存、研究、展示、教育、推廣、文創六大功能的人類史前博物館。



Placeholder image

經典電影海報展

2024/07/02 - 2024/12/31 (剩 100 天)

展出經典電影海報,網羅90年代經典電影到近幾年熱門大片,帶領讀者回味過去台港電影鼎盛時期,到現今歐美主流電影興衰,並欣賞各時期海報設計美學。



Placeholder image

彩虹村-大明高中師生彩繪展

2024/06/18 - 2024/12/31 (剩 100 天)

為延續彩虹村彩繪精神,鼓勵大家拾起畫筆創作,文化局辦理113年「飛上彩虹」徵件計畫,由台中市大明高中美術班師生聯合彩繪,此次展覽作品中,同學透過結合南屯在地元素或是融入台中著名景點建築,彩繪出一幅幅代表台中文化與地景意象的作品。透過與學校、在地社區與企業資源的連結,延續彩虹村永續發展的生命力,展出歡迎市民前往觀賞!



Placeholder image

亞洲織品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0 天)

織品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論是穿著打扮、日常用品,還是空間裝飾,都能看到織物的身影。本次展覽精選院藏亞洲織品文物,規劃為「包覆與盛物」、「裝飾與辨識」、「護佑與祝福」三個主題,分別從實用功能、社群關係、精神象徵等面向,呈現織物跨越時代與地域的多元面貌與豐富意涵。本展還設有學習體驗區,透過實例展示、放大圖說與觸摸體驗,介紹基本的纖維材料與製作技法;並配合視障觀眾需求,提供了兼具文字與點字的雙視圖冊。此外,配合故宮亞洲藝術節的年度主題,本展的「婚慶盛裝」單元展示亞洲各地的結婚禮服,呈現其中的禮俗文化,以及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祝願。



Placeholder image

人氣國寶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0 天)

本院典藏了許多藝術史上的名品,以及備受喜愛的人氣國寶。為了讓南部觀眾有更多機會親近院藏精粹,於南部院區S302展廳延續「人氣國寶展」。讓觀眾對每件人氣國寶,皆能有完整且深入的認識。同時以小主題串聯局部展件,提高觀展的樂趣。



Placeholder image

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0 天)

佛教起源於印度,是構成亞洲文化的重要成分。自西元前六世紀釋迦牟尼創教以來,至十二世紀末回教徒大舉入侵為止,歷經一千七百餘年的發展。在佛教發展的過程中,教理與時俱進,宗教內容不斷充實,思想體系也愈趨完備,隨著各個王朝統治階級的護持推廣、僧侶不斷弘揚、以及商旅往來等,印度佛教信仰日益擴大,影響及於中亞、中國、西藏、蒙古、斯里蘭卡、東南亞等地。東北亞因與中國往來頻繁,佛教也順勢傳到了朝鮮半島與日本。如今,佛教已在亞洲各地綻放出豐富多元的文化花朵。 亞洲各地的佛教造像或經典雖然都以解決眾生痛苦,傳達成就佛果等宗教訊息,但各地的文化沃土有別,在當地養分的滋潤下,發展出許多「同源異流」的地方特色,造就出千變萬化的佛、菩薩、天王、護法等形象,與各式不同的寫經方式與裝裱形制,使得亞洲佛教藝術顯得異彩紛呈、璀璨奪目。 本展覽分為「誕生的喜悅」、「佛陀的智慧」、「菩薩的慈悲」、「經藏的流轉」和「密教的神奇」五單元,以時間為軸,將各地的佛教造像與經典等並列,呈現佛教藝術的「不變」與「變」。引領觀眾欣賞同一時期、不同地區的佛教藝術之美,以及其深邃的宗教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