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我的流金歲月– 黃秋燕 水彩 油畫 個展

2024/09/20 - 2024/10/08 (剩 20 天)

我的流金歲月– 黃秋燕 水彩 油畫 個展 作者:黃秋燕 展覽簡介: 文/曾學彥(節錄) 女人與風景,向來是藝術家獨好的描繪題材; 而女性藝術家畫女人,除了追求美感以外,更有潛藏於眼底的心理意識, 是女性的自我覺察、是對他者的同理心,又或是加入對環境的移情。 黃秋燕自2000年起,先後師事兩位知名畫家楊永福與冉茂芹。 發展繪畫技巧之餘,同時探索女性的外在形象以至心理狀態,呈現黃秋燕在習畫過程中,對生命的開展所抱持的信心。 展覽時間:113.09.20~10.08 展覽地點:板橋435藝文特區浮洲館



Placeholder image

「體育課 In Terms of Sport」展

2024/07/05 - 2024/11/17 (剩 60 天)

當我們談論「體育」的時候,談的是什麼?當我們觀看「運動」的時候,看的又是什麼?日常生活中的運動時刻,在休閒、健身與競技之際,是否也伴隨著諸多非關動作的經驗連結?適逢2024年巴黎奧運,緊鄰鶯歌運動中心的新北市美術館以「體育課」(In Terms of Sport)為題,策劃一檔結合場內(遊樂場、體育館)與場外(城市、街頭)運動的主題展覽,意圖拆解與挑戰當代社會關於「體育」的主流想像。 從生活中的體育時刻出發,「體育課」邀請公眾走入新北市美術館的藝術街坊,共同感受關於運動的多重敘事。在這裡,我們將體驗非常規的運動場;閱讀屬於臺灣的體育故事;遇見藤吉維.尼基.恩科西(Thenjiwe Niki Nkosi)作品裡出神與隱身的各國國家代表隊;端看羅智信〈看我舞動〉和楊季涓「只是玩⼀場遊戲」的自轉運動;踏上張幼欣取材臺灣山林的動態音景;與阿莫.帕特爾(Amol K. Patil)的印度勞動者歌聲前行;隨著芭芭拉.瓦格納 & 班傑明.德.布爾卡(Bárbara Wagner & Benjamin de Burca)來自巴西街頭的〈SWINGUERRA〉起舞,而後望向加布里埃拉.安戈蒂瓊斯(Gabriella Angotti-Jones)《我只是想衝浪》眼前的加州汪洋。這些交織著身分認同、殖民背景、政治情勢與社會議題的展覽敘事,是另一種運動日常,也是一堂堂發生在美術館的,不一樣的「體育課」。



Placeholder image

器:天地人之器特展

2024/01/01 - 2024/12/08 (剩 81 天)

以「容器」為題,打造出天地間奇珍異寶的魔幻珍奇屋。展覽以前衛巨觀視角,從茶器文化延伸至科學、藝術、文學、哲學等領域,由「器」的說文解字出發,帶領民眾透過遠古神話及東方哲學認識器的起源,並蒐羅包括種子、葫蘆、鸚鵡螺、蛋、獸角等的「自然之器」,以及歷代茶器等「人造之器」,還有不可思議的「神奇之器」等,從鬼斧神工到巧奪天工之器一次盡覽,打造前所未見的器之展。



Placeholder image

茶與王特展

2024/07/11 - 2024/12/31 (剩 104 天)

展出東、西方君王的茶文化故事,在博物館內打造出一座跨時空的皇家宮殿,邀請大家感受帝王茶宴的尊爵體驗!茶在東、西方歷史脈絡中,皆為皇室貴族珍視喜愛的飲品,連君王們也為之著迷,相應而生的飲茶形式、政策制度、品茗器物與藝術創作,不僅反映出皇家思想與品味,更是人類文明中,工藝技術與精緻文化的體現。展覽以恢弘的歷史觀,發掘罕為人知的宮闈茶事祕辛,以新型態數位互動科技展示手法,生動巧妙地詮釋古老宮廷茶文化,打造出沉浸式劇場般的體驗,帶領民眾穿越時空,赴一場皇家的極致茶宴。



Placeholder image

「未來預言—工業與精密陶瓷」常設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4 天)

陶瓷除了在日常生活與建築運用外,亦是工業科技用品常見的材料與元件。本區透過充滿科技與現代感的展示情境,以電腦、電話、行動電話等當代科技產物,呈現工業、精密陶瓷與傳統陶瓷的差異,展現陶瓷產業在科技中的多元應用與發展。



Placeholder image

「穿越時空之旅—史前、原住民、現代陶藝」常設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4 天)

陶器是人類重要的發明,從新石器時代開始,陶器在人們日常生活盛水、炊煮,到祭祀、陪葬等儀式性活動,都扮演重要角色。隨著時間演變至今,人們生活中仍然大量使用陶瓷器物。 本展廳以「穿越時空之旅」為主題,內容橫跨臺灣史前文化、原住民族文化及當代陶瓷藝術。從臺灣史前陶器的特色、器型、紋飾、用途等面向開始探索,逐漸走進臺灣原住民族傳統的陶文化,最後再進入當代陶瓷藝術的傳承與創新面貌。



Placeholder image

「硘仔鎮—鶯歌陶瓷發展」常設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4 天)

鶯歌地區近世以來的陶瓷文化,是從19世紀初期漢人移民所帶來的原鄉製陶技術開始發展。20世紀初期由農村家庭工業的模式走向產業化,至20世紀中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在20世紀末發展達到高峰,自此鶯歌從鄉村小鎮躍身成為臺灣最重要的陶瓷產地。 時至今日,鶯歌從煙囪林立的工業城鎮,搖身一變成為國際級的陶瓷藝術重鎮。本展廳以臺灣閩南語的「硘仔鎮」為主題,從人文地理條件探討鶯歌發展陶瓷產業的契機,再從生產方式、經營模式、產品類型及產業轉型等面向,呈現兩百多年來鶯歌陶瓷的發展面貌。



Placeholder image

「回看所來處—臺灣陶瓷發展」常設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4 天)

在距今約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臺灣就已經發展製陶文化,直到17世紀荷蘭人、西班牙人以臺灣為國際貿易駐點後,臺灣走向新的歷史階段,也讓臺灣的陶瓷文化開始有顯著變化。回看過去400年來臺灣陶瓷的發展歷程,分別在17世紀中葉、20世紀初期、20世紀中葉產生巨大變化。這些時間點都是臺灣歷史的重要轉捩點,顯示臺灣陶瓷發展深受社會、文化、經濟因素影響。本展廳將探討17世紀以後陶瓷與臺灣的關係,先從臺灣社會與經濟的面向,歸納臺灣陶瓷整體的發展情形,再從臺灣民間信仰、傳統生活、傳統建築的面向,呈現陶瓷在臺灣文化的重要性。



Placeholder image

「滬尾小學校禮堂」常設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4 天)

「滬尾小學校」是日治初期日本人在淡水地區唯一興築的小學校,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目前僅遺留西元1923年落成之「滬尾小學校禮堂」。 「滬尾小學校禮堂」為日治時期典型的紅磚造公共建築,是淡水地區唯一保有日本兒童就學記憶之空間,也是日治時期淡水地區初等教育發展的歷史見證,並具有集會型公共建築之特色。2006年指定為市定古蹟,2022年修復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