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作品拿去丟掉 莊知恆(一抹光設計) 個展

2025/08/07 - 2025/08/17 (剩 2 天)

作品拿去丟掉 莊知恆(一抹光設計) 個展 My Art is Trash CHUANG, Chih-heng Solo Exhibition 展覽地點 │ 板橋435藝文特區 大漢館 展覽日期 │ 2025年8月7日 ( 四 ) - 8月17日 ( 日 ) 展覽時間 │ 平日9至17時、假日9至18時 -------------------------- 聚氯乙烯(PVC)絕緣膠帶是燈光創作中經常被使用、卻極少被正視的物質——廉價、黏附、短暫、不可回收。通常存在於作品結構之中,發揮著關鍵卻被隱蔽的功能。 創作者刻意將其懸吊於空中,隨著重力牽引,產生緩慢而不可逆的延展、變形,最終可能因疲乏而斷裂、糾纏。每一條膠帶都是一個時間的指針——隨著日復一日的拉扯,它不斷靠近自己的極限,也同時拉近了作品的「完成」。 然而,完成並非建構,而是耗損的累積。 每一毫米的拉長,都是材料的疲勞與失效。 作品的「完成度」與「廢棄物」成正比,越成形,也就越接近結構的崩壞與資源的枯竭。當一件作品以消耗作為條件、以瓦解作為美學,那麼所謂「創作」的本質,是否其實是一種緩慢的自我毀滅?又是否真的能脫離耗損與浪費的無聲控訴? -------------------------- 莊知恆 一抹光設計製作有限公司藝術總監,致力於鑽研燈光設計與創作領域,擅長以不同觀點切入作品,創造出獨特風格的光影語彙;2017年以設計作品〈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獲得「World Stage Design 2017/ Professional Lighting Designer」銅獎,2022年獲選為傅爾布萊特—臺灣文化部藝文專業人才獎助計畫學人,赴紐約進修。2025年以燈光裝置《煙.火》入選國立臺灣美術館114年度全國美術展。 個人創作有《煙.火》(2025)、《馬克白效應》(2022)、《晷跡》(2019)。燈光設計作品有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二部曲(2025)、故事工廠《男言之隱》純愛加演版(2024)等。



Placeholder image

器:天地人之器特展

2025/01/01 - 2025/08/31 (剩 16 天)

以「容器」為題,打造出天地間奇珍異寶的魔幻珍奇屋。展覽以前衛巨觀視角,從茶器文化延伸至科學、藝術、文學、哲學等領域,由「器」的說文解字出發,帶領民眾透過遠古神話及東方哲學認識器的起源,並蒐羅包括種子、葫蘆、鸚鵡螺、蛋、獸角等的「自然之器」,以及歷代茶器等「人造之器」,還有不可思議的「神奇之器」等,從鬼斧神工到巧奪天工之器一次盡覽,打造前所未見的器之展。



Placeholder image

展覽《用手去看見世界2025》

2025/08/30 - 2025/09/13 (剩 29 天)

《用手去看見世界2025》 《用手去看見世界》是由「觸覺」欣賞藝術品的新形態展覽計畫,至今已邁入第12年,並以臺日交流展呈現。今年攜手國內外藝術家、啟明學校師生及惠光導盲犬學校,深化視障者參與經驗,也讓大眾在探索觸覺藝術的過程,更理解視障族群生活,進而實踐藝術共融、平權之理念。 8.30(六)-9.13(六) 光復館



Placeholder image

相遇:臺灣陶瓷的美術風景

2025/04/18 - 2025/10/06 (剩 52 天)

陶瓷是人類創造力的載體,從實用性延伸到藝術性,也成為美術創作的載體。在臺灣陶瓷發展的歷程中,不但陶藝家創作陶瓷作品,從二十世紀後半葉以來,也有許多水墨畫家、油畫家、水彩畫家、版畫家等藝術家,以陶瓷做為載體從事繪畫創作,形成一片多彩繽紛的臺灣陶瓷的美術風景。鶯歌是臺灣陶瓷產業的重鎮,不僅聚集著與陶瓷相關的各種業者,也有許多藝術家在此活躍。面對新時代變化,鶯歌陶瓷產業積極尋求轉型,在擴大陶瓷價值的動力下,也促進了一股「畫家繪陶瓷」的創作趨勢。本展覽以「相遇:臺灣陶瓷的美術風景」為主題,依據臺灣美術史的歷史脈絡,展出畫家的陶瓷繪畫作品,以及部分具當代藝術觀點的作品,呈現臺灣陶瓷與美術相遇的重要篇章。



Placeholder image

茶與王特展

2025/01/01 - 2025/11/11 (剩 88 天)

展出東、西方君王的茶文化故事,在博物館內打造出一座跨時空的皇家宮殿,邀請大家感受帝王茶宴的尊爵體驗!茶在東、西方歷史脈絡中,皆為皇室貴族珍視喜愛的飲品,連君王們也為之著迷,相應而生的飲茶形式、政策制度、品茗器物與藝術創作,不僅反映出皇家思想與品味,更是人類文明中,工藝技術與精緻文化的體現。展覽以恢弘的歷史觀,發掘罕為人知的宮闈茶事祕辛,以新型態數位互動科技展示手法,生動巧妙地詮釋古老宮廷茶文化,打造出沉浸式劇場般的體驗,帶領民眾穿越時空,赴一場皇家的極致茶宴。



Placeholder image

「走向從前—臺灣傳統製陶技術」常設展

2025/01/01 - 2025/12/31 (剩 138 天)

陶瓷是人們將黏土以各種成形技術、裝飾技法製作後,再透過不同燃料或窯爐燒成,是人類重要的文明展現。本區以「走向從前」為主題,以製陶的燃料、黏土、技法、釉藥及窯爐相關實物、圖文與影片為展示內容,介紹製陶過程的重要步驟與臺灣傳統製陶技術。



Placeholder image

「回看所來處—臺灣陶瓷發展」常設展

2025/01/01 - 2025/12/31 (剩 138 天)

在距今約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臺灣就已經發展製陶文化,直到17世紀荷蘭人、西班牙人以臺灣為國際貿易駐點後,臺灣走向新的歷史階段,也讓臺灣的陶瓷文化開始有顯著變化。回看過去400年來臺灣陶瓷的發展歷程,分別在17世紀中葉、20世紀初期、20世紀中葉產生巨大變化。這些時間點都是臺灣歷史的重要轉捩點,顯示臺灣陶瓷發展深受社會、文化、經濟因素影響。本展廳將探討17世紀以後陶瓷與臺灣的關係,先從臺灣社會與經濟的面向,歸納臺灣陶瓷整體的發展情形,再從臺灣民間信仰、傳統生活、傳統建築的面向,呈現陶瓷在臺灣文化的重要性。



Placeholder image

「未來預言—工業與精密陶瓷」常設展

2025/01/01 - 2025/12/31 (剩 138 天)

陶瓷除了在日常生活與建築運用外,亦是工業科技用品常見的材料與元件。本區透過充滿科技與現代感的展示情境,以電腦、電話、行動電話等當代科技產物,呈現工業、精密陶瓷與傳統陶瓷的差異,展現陶瓷產業在科技中的多元應用與發展。



Placeholder image

曉茶塾

2025/01/01 - 2025/12/31 (剩 138 天)

以茶神陸羽的《茶經》內容為基礎,透過五感體驗及互動科技將茶知識轉化為大、小朋友都能輕鬆理解的趣味內容,民眾可以從採茶、炒茶、揉捻、烘焙,一直到設計出自己專屬的茶葉罐,完整體驗製茶流程,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茶知識學習變的新奇又好玩,進而吸引更多兒童及年輕人成為茶學種子,強化茶文化的推廣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