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彩游墨意」林明耀、陳又華雙人展

2025/04/12 - 2025/05/11 (剩 4 天)

本次展覽邀請現代國畫畫家林明耀與油畫家陳又華,透過水墨的流動與油彩的厚實,共同譜寫跨媒材、跨文化的藝術對話。林明耀擅長以傳統水墨技法結合當代視角,其筆觸靈動且充滿詩意,作品既保有中國畫的韻味,又展現現代精神,讓觀者在層層墨韻中感受時間與情感的流動。陳又華則以油畫為表現媒介,透過豐富的色彩與筆觸描繪內在情感與抽象空間,作品兼具力量與細膩,層次分明,展現油彩的厚度及光影變化,為畫面增添張力與深度。 這場聯展不僅是兩位藝術家創作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東西方繪畫語彙的交融與碰撞。水墨的留白與油彩的厚塗、東方的意境與西方的色彩,將在同一展覽空間中產生對話,帶領觀眾進入視覺與心靈的探索之旅。 誠摯邀請各界藝術愛好者與朋友們蒞臨新港社地方文化館,共同欣賞這場充滿藝術魅力的雙人展。



Placeholder image

『五年』-Piaf黃碧桂油畫與多媒材作品展

2025/04/16 - 2025/05/11 (剩 4 天)

本展由過去近三十餘年擔任空服員的藝術家黃碧桂 (Piaf Huang) 所構思創作,共展出48件作品,其中包含多媒材作品12件。展覽英文副標Beauyiful Memories in 5 Years中的"Beauyiful "是結合beauty+you+I自創的新字,展現美好不是藝術的權利,是你我都可以擁有的。 五年對每個人而言有著不同的意義,對一些人而言是成長的蛻變、有些人則是刻骨銘心的回憶;然而對於跨界的「空服員x藝術家」的Piaf黃碧桂而言,則是一場劇烈人生變化的時空標誌。五年內她由光鮮亮麗的空服飛行生活歷經疫情居家隔離,甚至最後她選擇放下生命中所熟悉的飛行工作轉身投入藝術創作之中。



Placeholder image

齒間畫藝-牙齒的美麗與哀愁

2025/04/16 - 2025/05/11 (剩 4 天)

本展「齒間畫藝-牙齒的美麗與哀愁」繪畫比賽入選作品展,係透過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精心策劃,讓牙齒特殊需求者藉由畫作描述對生活的種種體驗與情感表達,用繪畫的方式呈現他們的心情與故事。 牙醫全聯會自109年舉辦第一屆特殊需求者主題繪畫比賽後,好評不斷,藉由繪畫方式,提升特殊需求者對藝術的興趣,一起發揮創意及豐沛藝術潛能。本比賽收到來自全國各地身障及老人福利機構、學校特教班等近700件作品參與,參賽者年齡從最小5歲到85歲長者皆有,他們透過畫筆,盡情揮灑對牙齒、牙醫的印象,及對美食的熱愛。



Placeholder image

「無遠弗屆」燒烙畫工藝展

2025/04/18 - 2025/05/11 (剩 4 天)

「無遠弗屆」燒烙畫工藝展,開幕式4月19日上午10時臺東生活美學館生活工坊舉行,展期自4月18日起至5月11日止。    藝術家兼策展人蔡佳璉,精選40件燒烙畫作品,透過多元媒材與創新技法,展現這門古老工藝在時代演進中綻放全新光彩,燒烙畫又稱火筆畫,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利用電烙筆在木器上留下燒燙的痕跡來作畫,創造出層次分明且生動的作品。在作畫過程中,對速度與力度的精準掌控,不僅使每件作品富有深邃與神采,同時也讓繪者與觀者心靈皆恬靜諧美。    有別於與其他藝術形式,燒烙畫不依賴顏料與華麗裝飾,而是純粹直接燒燙出豐富的紋路層次與深淺色調,讓質樸堅硬的木器可以展現出躍然多元的生命力,每一筆都承載著作者對自然與心靈的感悟。在這次燒烙畫工藝展中,主要是以佛教的思想作為核心價值,將烙畫藝術融入佛法中,而佛像、佛法皆能從心想而生,此心乃是清淨心,亦是諸佛本然之清淨心。    誠摯邀請各界藝術愛好者與民眾共襄盛舉,邂逅一場千年奇緣,共賞燒烙畫藝境的前世今生。



Placeholder image

「女之探幽」三人攝影聯展

2025/04/18 - 2025/05/11 (剩 4 天)

「女之探幽」三人攝影聯展,展期自4月18日起至5月11日,於臺東生活美學館主展覽室展出。    本攝影展以《女之探幽》為主題,由三位跨越不同世代的女性,各自詮釋內心深處幽微細膩的情感。在藝術家侯澔老師的啟發引導下,邁向自我探索之路,藉由攝影的藝術媒介,穿越時空,展現出女性獨特的心靈視野,在觀照內心的過程中,攝影成了自我療癒的旅程。作品呈現了女性在面對生命洪流的從容與優雅,寧靜中自有其深沉獨特的生命力。    透由三位女性創作者多元視角,每位皆展現其獨一無二的生命旅程,引領觀者進入重獲新生的凝視。40年代譚中清女士,目前步入退休生活,走過時代淬鍊,作品再現其風華之盛。50年代陳香君女士,本身從事美工設計,是一位自由工作者,作品呈現其安守靜寂、探索心視界之美。60年代劉怡君女士,從事輔導工作多年,透由攝影修心,作品呈現其在幽玄時空中遊心自在的療癒之妙。    本次展覽共計精選了46幅作品,讓讀者有機會親自體會女性心靈視野的影像力量,其難以言詮突破成長的生命歷程,待讀者細細品味。



Placeholder image

層黯與光澤—龔瑩慧漆金創作個展

2025/04/18 - 2025/05/11 (剩 4 天)

運用樹漆與金屬工藝的特質,呈現層黯與光澤的交互作用,探索生命風景的變幻不息。作品如同古代手稿,記錄著時間的流動與刻痕,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磨鏡篇〉所言:「流塵翳明鏡,歲月看如漆。」縱使行者足跡紛沓,記憶終將安置於心靈深處。透過感知樹漆的溫潤與金屬的堅毅調性,作品在對比與融合的創作詮釋中展現多層次現象。



Placeholder image

動靜之間—長榮大學教授暨校友聯展

2025/04/18 - 2025/05/11 (剩 4 天)

展覽除展現美術系、書畫藝術學系及台灣文創學程師生、校友多元創作外,也呼應長榮大學主辦的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主題,融合動與靜、力與美的藝術表現。「動靜之間」旨在探討藝術創作中的動態與靜態轉換,象徵競技與靜觀、力量與和諧之間的平衡與互動,邀請觀者在靜觀中感受動勢,動態中品味靜謐,體會視覺與精神的雙重感動。



Placeholder image

昆蟲的情與愛 - 李清榮攝影展

2025/04/29 - 2025/05/11 (剩 4 天)

李清榮,畢業於高雄師範大學,大學時期接觸攝影及至參加員林社大攝影班,受到江村雄老師啟蒙以及蔡孟興老師指導,專注人文生態攝影。近年來熱衷於昆蟲生態拍攝,使用超微距手法拍攝2公分以下的昆蟲,呈現昆蟲的美。 開啟尋蟲之旅,足跡遍佈八卦山脈、竹山、鹿谷、中寮拍攝常人不注意的昆蟲,呈現昆蟲的形體美,絢麗動人的顏色,迷惑人眼的偽裝,護幼護卵的親情及動人心魄的愛情故事。 本次展覽以昆蟲交尾為主,含蓋蝴蝶、蛾類、蠟蟬、金花蟲、椿象 甲蟲、竹節蟲、沐蟬、紅螢、菊虎、天牛等,60幀相片60種昆蟲呈現昆蟲的愛情故事。



Placeholder image

Voy'âges 藝轉人生–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長青學院藝術班師生聯合展

2025/04/29 - 2025/05/11 (剩 4 天)

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長青學院藝術班師生共同舉辦的「Voy'âges」師生聯合展覽,將帶領觀眾穿越時間,探索每一位藝術家心中不同的故事與世界。展覽以西畫為主題,涵蓋素描、水彩、油畫、粉彩和粉蠟筆等多種藝術形式,作品展示出高水準的藝術技巧及對生活的深刻情感。 「Voy'âges」是法語中「旅行」(Voyage)與「年歲」(âges)兩個詞的結合,象徵著人生如同一場無止境的旅行,隨著時間的流轉,我們的視野、情感和藝術創作也在不斷變化。展覽的參展者年齡從55歲至85歲不等,無論年齡大小,他們都以藝術為橋梁,表達各自對生命、時間和世界的獨特理解。



Placeholder image

「墨香清夏」彰化縣書法學會乙巳會員聯展

2025/04/29 - 2025/05/11 (剩 4 天)

新夏正陽.桐䕃晝静,喜開書軸.游藝依仁,本縣位於臺灣西部平原,物產豐饒人文薈萃,書家遍佈書會林立,其中以民國82年成立之彰化縣書法學會,會員人數及素質最具代表性,會友之間相互切磋共同鑽研,歷屆理事長與會員先進勤耕硯田對傳承地區優良書風,開拓書道視野不遺餘力。 時值乙巳初夏荷風習習,墨池清興油然而生,特邀本會諸同好舉開「墨香清夏」彰化縣書法學會114年會員聯展,作品頗豐風貌各異,殷盼與雅好書法藝文的各界朋友共賞,分享書法之美與詩詞之美,並光大傳統文化與傳承在地的當代精神。



Placeholder image

「究・南物」歷史文物小展覽(中西區場)

2025/04/10 - 2025/05/11 (剩 4 天)

今年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市文化資產管處出版的《南都物語:物件裡的臺南史》,推出歷史文物小展覽。 《南都物語:物件裡的臺南史》書本中的不同時間軸介紹不同時代的文物,每件文物上都記錄著臺南甚至臺灣曾經發生過的事件,以及在此生活的人們所留下的痕跡。 「究・南物」則在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歷史紀錄當中,為大家整理了重點年代並介紹該時代的特殊文物,同時整理出分別被典藏在什麼地方,設計了一些有趣的體驗,從3/7~5/11,分別在白雪珈琲店及臺南市立博物館開展。 除了看展覽認識文物與歷史,也希望能透過這個機會認識展覽地區周邊特色景點或者書上文物的本尊。



Placeholder image

靜觀心藝學生書畫展

2025/04/30 - 2025/05/11 (剩 4 天)

靜心高中學生的美術創作作品,透過中小學學生作品交流,促進校園藝術學習氛圍,實踐美感教育。學生從作品創作到展覽規劃、現場佈置、展覽開幕都參與其中,學習並實踐策畫展覽的能力。 This exhibition showcases the artistic creations of students from Chingshin Academy. Through the exchange of artworks betwee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he exhibition fosters an enriching artistic learning atmosphere on campus and promotes aesthetic education. Student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all aspects of the exhibition, from art creation and exhibition planning, to setup and the opening event, gaining hands-on experience in curating exhibitions.



Placeholder image

吾之萬象—宇化萬千 李哲儀個展

2025/04/19 - 2025/05/11 (剩 4 天)

我與累世累積存於佛教阿賴耶識以及淺意識無意識中的我,藉由與他們不段的溝通以及調閱,以及宇宙之大方向愛與人之關係作為探討。 依照《薄伽梵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所聞,以現代話語解釋,這個世界上是一場虛擬的世界,而以現代科學來說我們都是由弦理論(英語:String theory)弦與粒子構成,而這世界由陽光、空氣、水造就生命以及時代流動。因此在多視角之角度談同一件事時,會依不同維度出現,每一刻是幻象?還是過往就是幻象之過程? 藝術家探討人與自我每一個面向之角度與心靈之感觸。將最柔情的心識留給自己的創作作品之中,以一種氣勢和意識型態表示千變萬化的創作。 ▍藝術家:李哲儀 ▍展覽日期:2025.4.19(六)-5.11(日) ▍展覽地點:新浜碼頭藝術空間A、B展覽室 ▍展覽開幕:2025.4.27(日)13:30 ▍與談人:徐婉貞、蔡伊婷、李哲儀 ▍空間贊助單位:國藝會 ▍新浜行政:陳羚溱、吳宛倫 ▍實習生:孔媛、陳咨蓉



Placeholder image

吾之萬象—宇化萬千 李哲儀個展

2025/04/19 - 2025/05/11 (剩 4 天)

我與累世累積存於佛教阿賴耶識以及淺意識無意識中的我,藉由與他們不段的溝通以及調閱,以及宇宙之大方向愛與人之關係作為探討。 依照《薄伽梵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所聞,以現代話語解釋,這個世界上是一場虛擬的世界,而以現代科學來說我們都是由弦理論(英語:String theory)弦與粒子構成,而這世界由陽光、空氣、水造就生命以及時代流動。因此在多視角之角度談同一件事時,會依不同維度出現,每一刻是幻象?還是過往就是幻象之過程? 藝術家探討人與自我每一個面向之角度與心靈之感觸。將最柔情的心識留給自己的創作作品之中,以一種氣勢和意識型態表示千變萬化的創作。 ▍藝術家:李哲儀 ▍展覽日期:2025.4.19(六)-5.11(日) ▍展覽地點:新浜碼頭藝術空間A、B展覽室 ▍展覽開幕:2025.4.27(日)13:30 ▍與談人:徐婉貞、蔡伊婷、李哲儀 ▍空間贊助單位:國藝會 ▍新浜行政:陳羚溱、吳宛倫 ▍實習生:孔媛、陳咨蓉



Placeholder image

2025臺中市美術家接力展:空的流動,光的吟遊-曲德華雕塑創作展

2025/04/11 - 2025/05/11 (剩 4 天)

臺中市美術家接力展第266棒接力展藝術家曲德華老師1954年出生,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求學期間師承現代主義大師李仲生,畢業後負笈法國、澳洲深造,獲取3D視覺藝術碩士學位。學成歸國後致力於藝術教育,曾任教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系及東海大學建築系,培育藝術人才無數。今年度獲選臺中市美術家接力展,以「空的流動,光的吟遊」為展覽主題,將20年間作品做一次的呈現。 曲德華老師擅長以不銹鋼網創作幾何立體雕塑,從不同的視角欣賞,可以感受到光影、線條相互交織的層次。鋼網雕塑考驗創作者的耐心和毅力,需經過精密計算、嘗試,並克服媒材本身的剛硬特性,方能塑造出充滿張力與美感的造型。此次接力展將展出曲德華老師三角系列、花系列、葉系列及天梯系列等作品,誠摯地邀請觀者在流動的光影間,感受作品與空間的對話。



Placeholder image

打開畫匣子-美術在高雄 《硯耕寄趣-呂輝祥書法展》

2025/04/30 - 2025/05/11 (剩 4 天)

呂輝祥對書法的興趣,起於早年參加中鋼公司的書法社團。可惜社團匆匆落幕,其後只能公餘居家自娛,寫寫春聯、偶爾題筆為牆壁補白。直到退休後,才又重燃拜師習書的念頭。 2019年,呂輝祥經友人引介,受業於郭春甫老師。於是循規蹈矩,由楷而隸、篆、行書,重新臨摩碑帖,包括:皇甫誕碑、李思訓碑、集聖教序、乙瑛碑、韓仁銘、石鼓文等,獲益良多,也體悟學習書法的若干心得: --臨摹是第一步。經由各書形體的臨摹,才能逐漸明白臨帖的竅門與重要性,體會揮毫、運筆的道理。 --習作不忘省思。經常自我檢視,有無作到清整、溫潤與閒雅的「三要」;是否力行「三戒」,戒去不正與欹、不活與滯、狂怪與俗,免於「野狐禪」之病。 --兼享文化之美。在習作臨書之餘,還能體會名言嘉句、古典詩詞的內容意涵,饒有提升文化氣質,兼具修身養性的功能。 多年來,呂輝祥的退休生活多采多姿,既能欣賞書藝之美,又可享受書藝之樂,他認為皆從師學習書法之功也。因此希望能藉由此次展覽拋磚引玉,激勵更多銀髮族終身學習的熱情,繼續發揮潛能,實踐不老夢想。



Placeholder image

黃秀寧 竹籐編藝術特展

2025/03/07 - 2025/05/11 (剩 4 天)

黃老師以竹編為主體,配合傳統刺繡、中國結、拼布縫紉,讓竹籐編織走出實用物品的限制框架,進入高境界的藝術領域。 大型作品「收成」以一顆竹編的大南瓜為主題,配上一根彎曲延伸的孟宗竹老根,用薄竹片組成栩栩如生的南瓜花,鱔魚編織法編成的竹蜻蜓,最後加上以竹根精雕細琢而成的黑紅螞蟻,都是黃老師以桂竹、籐心、籐皮彎折細編而成,作品耗費一整年才完成。



Placeholder image

茶韻臺灣—從歷史到日常的茶藝探索

2025/02/13 - 2025/05/11 (剩 4 天)

「茶韻臺灣」特展帶領觀眾穿越歷史與文化,探索臺灣茶藝的豐富內涵。展覽以五大展示內容架構,從茶產業的起源與發展,到製茶工藝與品茶文化,全方位展示臺灣茶的獨特魅力。 在「悠悠茶歷史」展區,觀眾可追溯臺灣茶業從清末「Formosan Tea」揚名國際,到日治時期茶葉的研究推廣,再到戰後市場轉型的歷程。「匠心製茶路」深入介紹臺灣茶的製程與分類,展現精緻工藝的塑造過程,呈現凍頂烏龍與東方美人等知名茶品的風味特質。「轉動風味輪」則透過臺灣特色茶風味輪,透過解讀不同茶品的風味特徵,連結茶葉與消費者的味覺記憶,體現茶香中的文化與情感聯繫。「品味茶風韻」展區強調評茶與茶藝美學,展示茶席布置的藝術與內涵,讓觀眾體驗茶文化融入生活的詩意。「探索茶趣事」展區則以趣味方式呈現茶包的誕生故事、茶樹與環境的微妙關係等鮮為人知的茶趣事。 透過歷史與日常的交織,本展覽邀請觀眾於茶香間重拾臺灣茶的獨特韻味,深刻體會其文化價值。



Placeholder image

「她.MMXXV 如是說」謝鴻均薪傳展

2025/03/18 - 2025/05/11 (剩 4 天)

「她.MMXXV 如是說」是一份關於「回應」的備忘語錄,藉由「神話/傳說」、「回音/沉默」、「諾言/召喚」三個子題交織鋪陳,反思有別於正典的知識體系下,女性拓展更多面向的發聲語境,形塑流變性的互文言說。 謝鴻均以藝術家視角探究母性系譜的脈絡,透過繪畫、物件、光影與書寫,叨叨絮絮地如是說……在重複中碰撞出差異、在岐異間彰顯能動性。作品聚焦於女性創作者身分的感悟,於主體不斷變形的蒙太奇式文本,反覆咀嚼神話,再如春蠶吐絲般娓娓道來,運用帶有微光的筆觸,穿針引線,勾勒出潛藏於回音與沉默之間尚待細細品味的姿態。從線性生命始中的「我」串連至無數個「她」,並轉化為「我們」的諾言與召喚,實踐於生活日常中每個當下。



Placeholder image

藝啟十方-工藝地圖上的繁星:幸福之源

2025/03/22 - 2025/05/11 (剩 4 天)

在快速流轉的現代社會中,工藝以緩慢而堅韌的姿態,深耕土地、融入生活,為我們提供重新審視生活本質的契機。114年是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創建「70+1」年之際,本中心規劃「藝啟十方一工藝地圖上的繁星」展覽,以「活工藝•工藝活」為核心,探索工藝家如何集結技術、美學及智慧,讓工藝創作成為與時代俱進的永續力量。 本展覽以「一展二檔」,精彩呈現工藝品的豐富樣態,以雙重視角詮釋工藝之美:「慢活SLOW」專注於慢工藝的哲學,探索工藝在健康( Health) 與永續( Sustainability) 層面的深遠影響;而「樂活LOHAS」則以美學( Aesthetics)為核心,展現工藝如何豐富我們的生活與文化想像,兩檔展覽建構出「工藝漫活SLOHAS」的概念。 從天然材質的溫潤觸感到創新設計的實用之美,每一件工藝品不僅是功能性與藝術性的結合,更是人與自然深層對話的橋梁,工藝之家在臺灣各地的工藝據點,如同工藝地圖上的繁星,藉由本展覽的策畫,串聯起工藝的繁星閃耀,連結臺灣土地的溫度、文化、根基與情感連結。 這是一場探索工藝之美、生活之藝的旅程,也是一個關於未來的提案,讓我們在「漫活」中感受工藝的智慧,在「樂活」中觸摸永續的力量,攜手共築一個健康、美學與永續交織的世界,讓工藝點亮生活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