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策展人陪我看展覽」故宮專題導覽:筆墨見真章-故宮書法導賞(2025-II)、國寶聚焦(2025-II)、悅耳-傾聽畫裡的聲音(第1場)

2025/05/02 - 2025/05/02 (剩 31 天)

本院北部院區展覽區除常設展外,每季皆陸續熱烈推出器物、書畫、圖書、文獻等多樣特展,各種不同的展示主題藉由策展人的巧思安排與設計規畫,向觀眾呈現了本院典藏文物的豐富精華。爰此,各展覽將各別安排教育活動,由本院策展團隊成員在展場為觀眾導覽,陪伴觀眾一同探索當期展覽! 活動名稱:「策展人陪我看展覽」導覽活動 活動時間:2025年 (每場次導覽約50-90分鐘)。 活動地點:本院北部院區第一展覽區(正館)陳列室。 活動對象與人數:凡對文化、藝術、故宮文物有興趣的人士(適合高中以上之人士參加),每場次參加者為10-20人。本活動須至本院線上系統報名,額滿為止(※本活動採單人報名,恕不受理團體報名)。 活動語言:華語。



Placeholder image

【夢的輪廓】連芯妤 個展

2025/04/12 - 2025/05/03 (剩 32 天)

我的作品是對夢與記憶長期以來的紀錄,經過時間的渲染,現實和夢境的界線逐漸模糊,成了朦朧破碎的幻想;而清醒,或許只是另一場夢。光影與塵埃交錯間,夢的記憶與現實的片段相互交織,如夢幻泡影,看得見,卻無法觸及。 我試圖捕捉這些稍縱即逝的感受,在探尋夢境與記憶的旅途中,與星月共舞,釋放自由。現實亦如夢境,而夢境則宛如另一種人生,並行於時間之中,層層疊疊地交錯存在。 在作品中,我以破碎的圖像符號與流動的線條,重現那些轉瞬即逝的想法與已然消逝的時刻。透過漫長且不斷交織、重構與並置的創作過程,我反覆審視那些過去曾經鮮明的記憶,如今會將以何種面貌存在?



Placeholder image

時代留聲-114年轉型正義推廣活動:不義遺址走讀路線第3場

2025/05/03 - 2025/05/03 (剩 32 天)

本處規劃20場轉型正義活動,鼓勵社會大眾多元參與,以共同討論、互動分享與傾聽,在轉型正義的反思過程中,凝聚對人權與民主價值的共識,進而實現普世之人權關懷。



Placeholder image

謝墨序

2025/04/30 - 2025/05/06 (剩 35 天)

畢業展為創作生涯的一個里程碑。不僅是對四年學習的總結,更是他們藝術之旅的序幕,一個新的開始。展覽以墨作為媒介,串聯了每位學生的作品,更凸顯了書畫的傳統色彩,使觀眾深入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和意義。 A graduation exhibition is a milestone in an artist’s journey. It is not only a culmination of four years of study but also the prologue to their artistic endeavors—a new beginning. Using ink as the primary medium, this exhibition connects each student’s work, highlighting the traditional essence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while offering deeper insight into their creative backgrounds and artistic meanings.



Placeholder image

「策展人陪我看展覽」故宮專題導覽:賞賜有禮-清代文獻中的天子禮物(第2場)

2025/05/09 - 2025/05/09 (剩 38 天)

本院北部院區展覽區除常設展外,每季皆陸續熱烈推出器物、書畫、圖書、文獻等多樣特展,各種不同的展示主題藉由策展人的巧思安排與設計規畫,向觀眾呈現了本院典藏文物的豐富精華。爰此,各展覽將各別安排教育活動,由本院策展團隊成員在展場為觀眾導覽,陪伴觀眾一同探索當期展覽! 活動名稱:「策展人陪我看展覽」導覽活動 活動時間:2025年 (每場次導覽約50-90分鐘)。 活動地點:本院北部院區第一展覽區(正館)陳列室。 活動對象與人數:凡對文化、藝術、故宮文物有興趣的人士(適合高中以上之人士參加),每場次參加者為10-20人。本活動須至本院線上系統報名,額滿為止(※本活動採單人報名,恕不受理團體報名)。 活動語言:華語。



Placeholder image

《日子在說話》張文菀個展

2025/03/28 - 2025/05/10 (剩 39 天)

當物品開口說話,你會聽見什麼? 在本次展覽中,藝術家張文菀透過對物件的詮釋,讓觀者意識到自身對世界的理解是如何被習慣塑造的。張文菀的作品擅長透過幽默與反思,鬆動既定的符號系統,讓尋常事物獲得新的生命。她的創作不只是對日常的描繪,更是對觀看習慣的挑戰——當鉛筆自稱為魔杖,當衣架懸掛的不只是衣物,而是意義本身,這些看似平凡的物件開始訴說我們未曾察覺的故事。 我們如何賦予物品意義?物品如何反映我們的思維與情感?在這場展覽中,每一個細節都是一則等待被解讀的寓言,邀請你以新的方式觀看、思考,並重新認識那些「看似」熟悉的日常。



Placeholder image

《日子在說話 The Days Speak》張文菀個展

2025/04/02 - 2025/05/10 (剩 39 天)

│關於展覽│ 當物品開口說話,你會聽見什麼? 在本次展覽中,藝術家張文菀透過對物件的詮釋,讓觀者意識到自身對世界的理解是如何被習慣塑造的。張文菀的作品擅長透過幽默與反思,鬆動既定的符號系統,讓尋常事物獲得新的生命。她的創作不只是對日常的描繪,更是對觀看習慣的挑戰——當鉛筆自稱為魔杖,當衣架懸掛的不只是衣物,而是意義本身,這些看似平凡的物件開始訴說我們未曾察覺的故事。 我們如何賦予物品意義?物品如何反映我們的思維與情感?在這場展覽中,每一個細節都是一則等待被解讀的寓言,邀請你以新的方式觀看、思考,並重新認識那些「看似」熟悉的日常。



Placeholder image

靜觀心藝學生書畫展

2025/04/30 - 2025/05/11 (剩 40 天)

靜心高中學生的美術創作作品,透過中小學學生作品交流,促進校園藝術學習氛圍,實踐美感教育。學生從作品創作到展覽規劃、現場佈置、展覽開幕都參與其中,學習並實踐策畫展覽的能力。 This exhibition showcases the artistic creations of students from Chingshin Academy. Through the exchange of artworks betwee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he exhibition fosters an enriching artistic learning atmosphere on campus and promotes aesthetic education. Student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all aspects of the exhibition, from art creation and exhibition planning, to setup and the opening event, gaining hands-on experience in curating exhibitions.



Placeholder image

茶韻臺灣—從歷史到日常的茶藝探索

2025/02/13 - 2025/05/11 (剩 40 天)

「茶韻臺灣」特展帶領觀眾穿越歷史與文化,探索臺灣茶藝的豐富內涵。展覽以五大展示內容架構,從茶產業的起源與發展,到製茶工藝與品茶文化,全方位展示臺灣茶的獨特魅力。 在「悠悠茶歷史」展區,觀眾可追溯臺灣茶業從清末「Formosan Tea」揚名國際,到日治時期茶葉的研究推廣,再到戰後市場轉型的歷程。「匠心製茶路」深入介紹臺灣茶的製程與分類,展現精緻工藝的塑造過程,呈現凍頂烏龍與東方美人等知名茶品的風味特質。「轉動風味輪」則透過臺灣特色茶風味輪,透過解讀不同茶品的風味特徵,連結茶葉與消費者的味覺記憶,體現茶香中的文化與情感聯繫。「品味茶風韻」展區強調評茶與茶藝美學,展示茶席布置的藝術與內涵,讓觀眾體驗茶文化融入生活的詩意。「探索茶趣事」展區則以趣味方式呈現茶包的誕生故事、茶樹與環境的微妙關係等鮮為人知的茶趣事。 透過歷史與日常的交織,本展覽邀請觀眾於茶香間重拾臺灣茶的獨特韻味,深刻體會其文化價值。



Placeholder image

藝啟十方-工藝地圖上的繁星:幸福之源

2025/03/22 - 2025/05/11 (剩 40 天)

在快速流轉的現代社會中,工藝以緩慢而堅韌的姿態,深耕土地、融入生活,為我們提供重新審視生活本質的契機。114年是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創建「70+1」年之際,本中心規劃「藝啟十方一工藝地圖上的繁星」展覽,以「活工藝•工藝活」為核心,探索工藝家如何集結技術、美學及智慧,讓工藝創作成為與時代俱進的永續力量。 本展覽以「一展二檔」,精彩呈現工藝品的豐富樣態,以雙重視角詮釋工藝之美:「慢活SLOW」專注於慢工藝的哲學,探索工藝在健康( Health) 與永續( Sustainability) 層面的深遠影響;而「樂活LOHAS」則以美學( Aesthetics)為核心,展現工藝如何豐富我們的生活與文化想像,兩檔展覽建構出「工藝漫活SLOHAS」的概念。 從天然材質的溫潤觸感到創新設計的實用之美,每一件工藝品不僅是功能性與藝術性的結合,更是人與自然深層對話的橋梁,工藝之家在臺灣各地的工藝據點,如同工藝地圖上的繁星,藉由本展覽的策畫,串聯起工藝的繁星閃耀,連結臺灣土地的溫度、文化、根基與情感連結。 這是一場探索工藝之美、生活之藝的旅程,也是一個關於未來的提案,讓我們在「漫活」中感受工藝的智慧,在「樂活」中觸摸永續的力量,攜手共築一個健康、美學與永續交織的世界,讓工藝點亮生活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