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第24屆全國百號油畫大展

2025/10/25 - 2025/12/31 (剩 52 天)

臺中市今年底將迎來眾所矚目的全新文化地標—綠美圖,作為全國首座美術館與圖書館共構而成的空間,不僅象徵硬體建設的躍進,更標誌著臺中藝文能量邁入嶄新紀元。 在這文化氛圍日益濃厚的時刻,第24屆「全國百號油畫大展」也如期登場,本展是全國唯一鼓勵以大尺幅油畫為創作的展覽,其獨特規格所考驗的是比擬歐洲宮廷與教堂大型畫作的布局能力,在臺灣美術界奠定了重要的里程碑。多年來,不僅提供藝術家充滿挑戰性的創作平台,也累積出跨世代的藝術對話與視覺記憶。這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面鏡子,映照出臺灣當代油畫創作的廣度與深度。 本屆在徵件規範上也因應當代創作趨勢進行調整:創作媒材從以往的「純油彩」放寬為「以油彩為主」,畫布尺寸則擴展至120號,並開放拼板形式。此變革提供創作者更寬廣的表現空間,激發更自由、多元的藝術實踐。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踴躍參與,無論是資深創作者或初試啼聲新秀,皆在這片廣闊畫布上盡情揮灑創意與熱情,共同描繪當代藝術的豐富樣貌。 展覽於114年10月25日至115年1月4日,在港區藝術中心展覽室A展出。本展不僅促成資深與新銳藝術家之間的交會,更讓觀者在這些氣勢磅礴的百號鉅作中,感受藝術家以畫筆回應時代脈動、表述人心情感及展現文化生命力。



Placeholder image

中華民國第41屆版印年畫徵選活動-得獎名單公布

2025/09/23 - 2025/12/31 (剩 52 天)

中華民國第41屆版印年畫徵選活動–得獎名單公布 1、首獎(6名) 2、優選(10名) 3、佳作(20名) 4、入選(52名) 5、評審委員名單 請詳見附件(請下載) 首獎、優選、佳作及入選作品於「中華民國第41屆版印年畫」展覽中展出。      



Placeholder image

轉角遇見大師-廖吉雄作品展

2025/09/06 - 2025/12/31 (剩 52 天)

廖吉雄老師1941年出生於原臺中縣霧峰鄉,求學期間曾隨楊啟東老師學習水彩畫,五十歲重拾畫筆後,二十年來創作不斷。廖老師早期作品從事偏歐系古典油畫技法,題材大都為旅歐所見,2002 年開始,自覺綜觀現代繪畫諸多奉行 「直覺與衝動」思維,嘗試改變繪畫媒材與工具,以壓克力在麻紙上創作,主題多是其漫步於沒落的臺中舊城區,將觸目所及的陳舊、斑駁影像,或年久失修的門柱及電表箱,或牆上斑剝的廣告紙與海報、或老房舍牆壁油漆剝落的形與色,轉換為作品中的肌理與筆觸、色彩與畫面,將承載著老舊時間與空間的記憶,融合所思所感,呈現於畫布之上。



Placeholder image

午蓆·好天氣–臺日藺文化編織展

2025/09/27 - 2025/12/31 (剩 52 天)

「午蓆·好天氣–臺日藺文化編織展」 展期|114年9月27日-12月31日 地點|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1A展廳 策展|日本岡山縣立大學難波久美子名譽教授、臺灣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陸佳暉助理教授 臺灣臺中與日本岡山,百年前同為藺草編織工藝重要產地。臺灣藺編技藝從臺灣中部海線地區孕育發展,以大甲藺為主,家庭代工所生產的藺編帽蓆行銷歐美。戰後早期臺灣藺織花莚(草蓆)面料更曾出口至日本岡山地區,再加工做成當時流行的包款,為臺灣帶來可觀的外銷收入。 日本以種植圓藺為主,岡山地區並以織機生產「花莚」聞名,曾為日本重要經濟出口產業。百年來,岡山縣倉敷市仍持續發展織蓆產業,並成立倉敷市立磯崎眠亀記念館,積極保存花莚和錦莞莚技藝。 本展覽透過日本岡山縣立大學難波久美子名譽教授及臺灣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陸佳暉助理教授擔任兩地的策展人,匯聚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日本倉敷市立磯崎眠亀記念館、倉敷民藝館、早島町歴史民俗資料館等珍貴館藏,以及兩地重要傳統藺草工藝匠師、當代設計品牌和藝術家作品,並呈現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委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針對館藏人間國寶張憲平家族藺草織蓆廠12件花莚數位化及復刻計畫成果,以以「工藝之生」、「工藝之華」、「工藝之境」、「工藝之萃」、「工藝之新」等五個主題展現臺日藺草編織工藝從傳統到當代的對話與創新。 展覽不僅傳達藺草天然的氣味與草蓆編織的物性,是大多數臺灣人對家與土地的記憶,傳統藺編手路與紋樣則呈現臺灣多族群社會生活的脈絡;同時,以編織草蓆工藝作為一種文化系譜的閱讀。例如臺灣傳統藺編手路與紋樣呈現多元族群社會生活的脈絡,而日本岡山地區藺草產業發展受到民藝運動與西方市場需求影響,雖與臺灣百年的藺草產業發展有著不盡相同的工藝語境,卻成為亞洲地域性文化系譜中不可缺席的角色。 再者,實踐SDGs永續設計概念,透過藝術家創作與復刻研究提取與設計,讓大眾了解藺草所提供生活型態。



Placeholder image

繪葉書裡的臺中旅行

2025/07/01 - 2025/12/31 (剩 52 天)

在百年前,旅行是遙遠而浪漫的行動。「繪葉書」是日語中明信片的日文漢字,在印刷術普及的日治時期,承載風景、情感與記憶的繪葉書,記錄著台灣當時的模樣與變遷,隨旅人的筆墨、郵戳與風景印,將這座島嶼的現代化足跡寄向遠方。 台中,在日治時期作為新興政經重鎮,其都市風貌與生活情境,成為繪葉書裡常見的風景。本展覽以「繪葉書裡的台中旅行」為題,以收藏家跟各博館藏的授權圖片,展示從日治時期所發行與流通的老明信片,呈現當時城市的五種面貌。從「文明的光與秩序的影」中可見近代建築與空間規劃如何形塑出台中的現代性; 「驛前風景」引領觀眾回到那個鐵道為核心的都市起點;「綠蔭與幽徑」則捕捉台中自然與人文交會的悠閒場景;「市井風華」重現街頭巷尾的百業興盛與市民生活風貌;最後,以「寄給遠方的台中」收束,讓觀眾可以閱覽當代的台中明信片創作,觀看這些圖像如何被書寫、寄送與珍藏,連結起時空彼端的想望與情感。 透過繪葉書這項兼具藝術性與紀錄性的視覺媒介,讓當代的我們得以重新觀看過去的台中——它既陌生又熟悉,是歷史中的風景,也是記憶裡的城市。本展期望藉由收集來自各個收藏家與館藏授權的明信片,讓觀眾在欣賞圖像與文字的同時,建立對台中歷史地景的感知,也啟發對生活環境的新的想像與連結。或許,下一張寄出的「明信片」,就是你眼中所見、心中所嚮往的台中。



Placeholder image

【交流展】謝棟樑《陰陽相合》

2025/08/14 - 2025/12/31 (剩 52 天)

一、作品名稱:陰陽相合 二、規格:180*80*155cm /玻璃纖維強化塑膠(F.R.P) 三、作者:謝棟樑 四、展出日期:114年8月14日至115年1月4日止 五、展出地點:屯區藝文中心西側停車場 六、作品欣賞: 藝術家謝棟樑是台灣第一位榮獲全省美展永久免審查資格雕塑名家,現居太平區,作品強調人與人、自然之間的關係和互動。本次交流展作品以太極分兩儀的概念進行設計,透過陽極生陰,陰極生楊;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闡述陰陽相合方為太極。



Placeholder image

黃讚森老師映像攝影展

2025/09/01 - 2025/12/31 (剩 52 天)

黃讚森,南投集集人,921地震後深刻體悟生命的無常,於是走入山林探索百岳,並創立「大里自然生態協會」,號召同好以行動親近自然、感受台灣之美。年輕時他熱衷攝影,曾參與台中市攝影學會及多項比賽,55歲起,與另一半王惠瑛攜手挑戰百岳,再度拿起相機,用影像捕捉山林的壯麗。此次展覽以 「映像」 為主題,呈現黃讚森的攝影與陶藝創作。「映像」不僅是自然景致的再現,更是光影之間的對話。黃讚森特別偏愛 逆光與斜光 的運用,讓花草樹葉在透光中展現通透與層次,營造出介於真實與想像之間的氛圍。每一張作品,都是山林與光影交織的瞬間,也是他與山岳同行的 心靈印記 。



Placeholder image

廢鐵新生:邱志榮大師五金工藝展覽

2025/08/20 - 2025/12/31 (剩 52 天)

太平五金匠師邱志榮大師運用巧思與創意,將廢棄五金轉化為精緻鐵雕藝術品,展現頂尖技藝與獨特美學,這場展覽不僅讓人欣賞到傳統五金的工藝之美,也讓五金產業注入嶄新的藝術生命力。



Placeholder image

林宥宸「逆境中的勇士」油畫個展

2025/09/01 - 2025/12/31 (剩 52 天)

林宥辰出生於雲林農家,1991年因工地意外誤觸高壓電,導致雙手截肢並失去聽力。雖歷經人生低谷,他仍堅信「黑暗過去,黎明不遠」。在藝術創作中,他找到重生力量。本次畫展展出工筆、寫意花鳥、山水水墨與油畫等作品,並以點描融入水墨筆法,化厚實石頭與靈動流水為獨特風格,展現生命的韌性與勇氣。



Placeholder image

Emma精緻高溫釉下彩聯展

2025/08/01 - 2025/12/31 (剩 52 天)

從泥素胚到彩釉堆疊,經過1230度的高溫窯燒,由一群師資班的老師,展現更精緻的美瓷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