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蛇來蛇趣生肖郵票集錦

2025/07/25 - 2025/11/02 (剩 16 天)

今年適逢乙巳蛇年,郵政博物館特於高雄館辦理「蛇來蛇趣生肖郵票集錦」,展出國內、外蛇年生肖郵票並介紹蛇類生態知識,內涵豐富,歡迎蒞臨參觀。



Placeholder image

《離鄉與歸返─光影畫境四十載》 陳素華個展

2025/10/24 - 2025/11/04 (剩 18 天)

離鄉與歸返是同一條路的兩端 旅美畫家陳素華,曾師事李石樵與李可梅等大師。八?年代移居美國紐澤西州,長期受西方現代藝術潮流如印象派、立體派、超現實主義、野獸派及抽象表現主義的影響,陳素華在努力不輟的創作過程中,透過她獨特的構形、光影與色彩的表現,掌握一種「比外在形象更強烈的本質」。1950年出生的陳素華,恰屬戰後嬰兒潮世代,自身流寓美國的生命史與現當代大歷史的經緯交織,其身心離鄉與歸返的軌跡,別具深刻意義。



Placeholder image

「異域無界」 — 曾詠晴創作個展

2025/10/24 - 2025/11/04 (剩 18 天)

這次展覽將“邊界”設為主題,把旅途中遇到的哨站、海關、簽證的種種限制,和自在飛行的鳥類作對照,人為邊界是虛構的地圖線,真實的邊界卻是自然環境。領土邊界隨時局移動,人們身份有著域限和時限,但鳥兒保有隨意停留或移動權,牠們的自由反是不變的定論。思念隨鳥兒送向遠方,往相隔兩地的家人稍去,全球化的世界,既遠大又狹限。



Placeholder image

打開畫匣子-美術在高雄 《李玉梅水墨回顧與創作展》

2025/10/29 - 2025/11/09 (剩 23 天)

李玉梅因工作閒暇時常至文化中心賞畫,進而對水墨畫產生濃厚興趣。1984年起展開她的藝術學習之路,先後師承多位名師:1984年習花卉於洪廣煜老師門下;1985年向王瑞琮老師學習四君子畫法;1995年起則向張枝萬老師學習書法,涉獵楷、行、草、隸等書體;2022年起追隨謝逸娥老師習山水與花卉;2025年再向鄭玉真老師學習書法中的行書與隸書。李玉梅非藝術本科出身,學習歷程中難免遇到挫折,但她始終堅信,書畫藝術需要定力、耐力與抗壓性,才能走得長遠。 對李玉梅而言,書畫不僅是技藝的磨練,更是一種心靈的享受與情緒的抒發,是能調節身心、釋放壓力的重要方式。她的創作靈感多半來自與他人的交流與對話,這些互動常激發她對不同理念與表現方式的探索。她以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為創作主軸,輔以寫生觀察自然之形,再結合想像力,創造出具有個人風格的水墨作品。 隨著學習的深化,李玉梅也開始積極閱讀相關書籍,並逐漸修正自身言談方式,認為藝術創作不僅是筆墨功夫的展現,更是一種生活態度與氣質的修煉。對她而言,書畫之路是一場內在與外在的修行,她期許自己持續在藝術中汲取養分,穩健前行,讓創作成為與心靈對話的橋樑,也盼望透過作品與觀者產生共鳴。



Placeholder image

跨越海洋—妮可萊・布恩迪亞・古皮特個展

2025/09/20 - 2025/11/09 (剩 23 天)

Tawid Dagat 在菲律賓語中意為「跨越海洋」,是菲裔美籍藝術家妮可萊・布恩迪亞・古皮特(Nicolei Buendia Gupit)此次展覽的題名。本展為藝術家首次於大型美術館舉辦個展,展出自 2021 年以來創作的十五件作品,藉此開啟有關水域與氣候危機、菲律賓移民敘事,以及文化交錯與資源流動體系的討論,映照當代全球化的面貌。 古皮特出生於美國加州,父母為菲律賓移民。她以自身跨文化的成長經驗為養分,探索離散家庭的記憶與旅程;同時,她也直面氣候變遷對島嶼社群造成的衝擊,揭露環境惡化、全球資本主義與菲律賓離散之間緊密交織的現實關係。 透過藝術家詩意而敏銳的視角,觀者被邀請跨越真實與想像的海洋,連結自身不斷轉變的「家」的意涵,並展開關於身份、記憶、土地與價值的對話。



Placeholder image

《莊子在車上-當念哲學的攝影師開起計程車》郭定原影像創作展

2025/10/14 - 2025/11/09 (剩 23 天)

作者郭定原哲學系畢業,是攝影師,也是計程車司機。攝影師與計程車司機兩種非相關的專業,在他而言有殊途同歸的本質。 在與乘客短暫偶遇中,他以故事為風景,以哲思文字代替鏡頭,捕捉喜怒哀樂表象背後,永恆的人性。



Placeholder image

「繪畫時光-林建忠個展」

2025/10/30 - 2025/11/09 (剩 23 天)

此次展出近三年的作品,透過藝術創作上的進展,林建忠作品中以直覺的抽象表現方式呈現造型與色彩,畫面使用了大量線條、色塊交織畫面。藉由此次作品發表,透過展出的機會提供學術研究與市民藝文活動,並期待能在展演過程中增進南部藝文交流。



Placeholder image

高雄市中華書道學會會員暨第22屆至聖盃得奬作品聯展

2025/10/31 - 2025/11/11 (剩 25 天)

高雄市中華書道學會以發揚固有優良文化、推展書法藝術、鼓勵藝術創作,提昇人文素養,建立良好的藝文風氣為聯展主題。配合高雄市政府鼓勵民眾從事藝文創作,增進民眾對書法欣賞興趣與能力,培養社會藝文風氣,因而舉辦此次全國書法比賽。秉持對書法藝術的多樣性,更懂得如何欣賞,愛好書法藝術,觀賞書法的民眾更為踴躍。



Placeholder image

2025台灣南方藝術聯盟年度大展 - 邊界

2025/10/31 - 2025/11/11 (剩 25 天)

邊界—是視線所能觸及的極限,也是心靈感知的起點。當我們凝視任何景物,無論是山巒的起伏、海洋的廣闊,邊界不僅標示著存在的範疇,更是我們觀看的立場與角度所決定的框架。 創作中,風景的邊界則充滿了主觀性。以特定的構圖或描述將無邊無際的自然裁剪為有限的空間,邊界成為了創作者自我陳述的語言,訴說著他們對風景的理解與詮釋。 在此,台灣南方藝術聯盟以「在地連結」與「多元對話」為創作核心,致力於探索台灣的多樣性,並將其轉化為當代藝術語言,並與國際藝術潮流接軌,建立屬於台灣南方藝術聯盟的全球視野。



Placeholder image

「877,527,800」 – 火的散落

2025/10/25 - 2025/11/16 (剩 30 天)

「877,527,800」 – 火的散落 楊淯緹個展 ▍展覽簡介| 海岸邊的氣味捎來一陣陣輪迴般的故事,踏入永恆暖流的淡鹹水裡,招喚闔眼才能顯現的跳動。 隱沒又浮現,我始終沒能理解來時路上的線索,直到漸漸沉入深河,在永恆暖流裡飄散。 「877,527,800兆焦耳」是復中輪船,從發生船難到沉沒於密西西比河時,粗略估算所產生的熱能,這場焰火燃燒的過程裡,也是我試圖趨近復中輪的其中之一。 此展覽預計從尋找復中輪的過程談起,反覆從細碎線索裡拓延與尋找,船難發生的救援與逃脫,皆意外地牽引著我,踏出了另一處境地。 然而,當我終於抵達復中輪沈船地點時,卻是感到最疏離的地方。 ▍藝術家|楊淯緹 ▍展覽日期|2025.10.25(六) – 2025.11.16(日),周一二公休 ▍展覽地點|新浜碼頭藝術空間Pin-Bien館 ▍展覽座談|2025.11.15(六)15:00 ▍與談人|高俊宏、方福樑 ▍空間贊助單位|國藝會 ▍新浜行政|陳羚溱、吳宛倫、楊若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