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點亮高雄-火柴盒的地方風景特展

2025/06/18 - 2025/08/17 (剩 2 天)

1950至1970年代火柴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火柴盒乘載早期臺灣生活的縮影,同時也是廣告與商業宣傳的重要載體。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與收藏家林育如於轉角壹貳壹舉辦《點亮高雄―火柴盒的地方風景》特展,透過現場約400個火柴盒收藏,從「火柴盒的起源」、「火柴盒的發明歷程」到「臺灣的火柴盒」等主題,結合〈點亮高雄―火柴盒的地方風景〉紀錄片,認識火柴盒的文化流變。 特展現場展有高雄地區飯店旅館、餐廳、銀行、娛樂產業以及百貨公司等發行的火柴盒,映照了高雄從工業港都邁向現代城市的文化變遷,以及當代的集體記憶。邀請大家走入有溫度的明德新村「轉角壹貳壹」,進入火柴盒的世界。



Placeholder image

【繡布上的歷史】微型展(外展)

2025/06/20 - 2025/08/31 (剩 16 天)

策展人:李鈺玲。 刺繡,是許多人記憶中的細緻工藝,一針一線中蘊藏著文化的傳承與深意。本展從高史博的刺繡典藏出發,帶領觀眾認識原住民刺繡、傳統布藝到現代電腦繡花的技術演變。同時,我們也走入鹽埕的巷弄,踏入叁捌地方生活及高鈺鈕扣行,重新發掘在地布料服飾文化的豐富底蘊,展開一場穿越時空的刺繡工藝之旅。



Placeholder image

《涉世──物說高雄一百年》特展

2025/01/01 - 2025/09/28 (剩 44 天)

▲展序 「涉世」一詞意指經歷世事。作為本次展覽的主標,體現高雄逐步涉入與世界互動的量能,也藉此表述1924年高雄設立「市」制後,邁向更快速的現代化步伐。隨著港埠、鐵路及產業等建設,高雄漸躍升為國際重要的貿易據點,同時也帶動城市人口成長與擴張,近代高雄更為臺灣重要的工業大城,也因匯聚來自各地的移民,成為具多元文化融匯的宜居城市。 擅長轉換舊有物件語境的藝術家──周學涵,以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的典藏品為靈感,創造另一溝通界域,使典藏品有不同的觀看。近看,你所見是高雄藝文的摺頁、文宣;遠看你所見的,是一捲高雄城市發展的漫漫長軸。臥看,是高雄行政區域邊界的變化。邀請正在看展的你,一起從不同角度觀看展品吧! ▲藝術家簡介 周學涵1991出生於嘉義。擅於觀察不同時空中的舊物、衍生物或殘留物,進行材質、概念、形式的轉換與拼貼,並以雕塑、裝置為形式進行複合材料的創作,進而創造情境和語境。得以從看似稀鬆平常的生活切片中,理解並召回常被遺忘忽略的事件、記憶與故事。 目前以木材質擬刻摺紙造型的「Ori-carving」與紙材質/現成物建構既復古又新穎的概念載體「履寶磚」為兩大創作主軸。 《1924-2024》 木夾板、水泥板、金屬板。 高雄於日治時期1924年設市;1979年民國政府時期納入小港區,最終在2010年縣市合併改制。本作擷取此三個重要年份的行政區劃進行疊圖,並以木夾板、水泥板、金屬板製作,象徵內惟乃至高雄的城市發展。 《涉》 過去的高雄文化活動印刷宣傳品、動力裝置、複合媒材。 將過去的文宣品作為材料,拼貼高雄歷史文物的剪影,在落地窗前呈現類似皮影戲的光影效果。其中以五艘乘載不同時空脈絡的「船」為核心,定時地隨波浮動,共譜海港城市高雄設市百年包含多元文化、工業發展、地理環境、意識認同的總體意象。



Placeholder image

「誰把高雄變大了?」──高雄設市百年線上展

2025/07/01 - 2025/12/31 (剩 138 天)

1924年12月25日高雄市役所正式成立,宣告了高雄做為地方自治組織、具備獨立財政的新時代來臨。百年來,高雄市從臨港市街發展為工業大城,如今更是南臺灣重要都會區。若問是誰把高雄變大了?不同階段的「產業」有效提振經濟、創造就業、捲動內需,即為關鍵。首先是海港物流奠定城市底蘊,而後,化工業、石化工業、加工出口區、重工業,乃至近年的高科技產業等,先後注入動能,牽引各種日常和非常的生活產業。 本特展盤點19項產業與職人,並將概分二大主題:一是對於出口做出貢獻者,二是對於城市內需提供助力者。我們簡述產業、勾勒職人,藉由影像、物件傳達歷史幾許,對無數從業者的付出獻上敬意。 產業與其背後的職人塑造了城市的個性。當初從各地聚集,在各產業中打拼的人,是城市發展背後的推手,也是形塑高雄的高雄人。適逢百年紀念的此刻,我們更應感念這群默默為高雄貢獻的人們。在複雜的產業體系中,本特展盤點19項產業與職人,並將概分二大主題:一是對於出口做出貢獻者,二是對於城市內需提供助力者。我們簡述產業、勾勒職人,藉由影像、物件傳達歷史幾許,對無數從業者的付出獻上敬意。



Placeholder image

偶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永興樂皮影劇團特展

2025/07/03 - 2025/12/31 (剩 138 天)

在現實人生中有一群人持續對皮影戲保持熱愛、堅持付出,你知道面對傳承與生計雙重壓力的演師們如何在不同角色間轉換,努力演出皮影戲親近觀眾成為令人喜愛的表演藝術嗎? 本次展覽聚焦百年歷史的高雄永興樂皮影劇團,透過描繪第四代張新國、張英嬌及第五代張信鴻三位演師的做戲歷程,體現皮影傳統藝術與現代社會的對話與延續,運用「對話」元素引領觀眾進入皮影戲的世界。演師賦予戲偶個性與生命活力,在舞台上表演時讓戲偶活靈活,展覽精選永興樂皮影劇團創團至今多為主要演師作品,包含保存百年以上的戲偶、放大版戲偶、《哪吒鬧東海》、《割股》、《西遊記》等經典戲偶和影像。



Placeholder image

再見捌捌陸 – 轉角12-1常設展

2025/05/01 - 2025/12/31 (剩 138 天)

關鍵的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辭廟撤退,百萬軍民桴海離岸,靠岸臺灣,一段以歷史為經,軍民為緯,交織成屬於眷村的獨特故事正在展開。眷村,不只是人居住之所,更是盛裝無數故事的載體,孕育文化的場域。本館將原有眷舍打造成「文化沙龍空間」,透過展覽歷史文物、眷村老物件,以及閱讀書香與多媒體視聽,讓民眾在靜謐的轉角眷舍,用五感體會眷村過往的歷史,與當下的自我對話,在沙龍中孕育屬於自己的眷村故事。



Placeholder image

高雄市皮影戲館常設展

2025/01/01 - 2025/12/31 (剩 138 天)

館內常設展覽亦重新規劃,不僅展示皮影戲偶、樂器、燈光、影窗等文物,更強調互動體驗與視覺效果的變化,像是設計早期皮影戲演出的暗室,搭設原始牛車戲台,享受最真實的古早味光、影演出實境。創新的親子劇場則設計可移動式舞台及親子座位,除讓偶戲演出有無限的可能,更拉近民眾之間的距離。難到來到皮影戲館的民眾,還可以在影藏1號店選購皮影戲館獨家設計的文創商品作為紀念。



Placeholder image

南國故鄉:柯旗化故居常設展

2025/01/01 - 2025/12/31 (剩 138 天)

為紀念已故柯旗化先生的貢獻,以其故居轉化為展示空間,部分家具陳設保留當時生活場景,搭配書信、照片等相關文物展示;並以柯旗化先生經歷為切入點,以情境互動裝置設計,帶出白色恐怖與高雄人權運動的時代背景,期望呈現台灣民主進程,並紀念這位及英文文法家、作家與政治受難者等多重身分於一身的先行者。



Placeholder image

見城館常設展

2025/01/01 - 2025/12/31 (剩 138 天)

「見城館」以左營「鳳山縣舊城」歷史為核心,為全臺唯一結合光雕投影且動態演繹百年歷史的舊城模型展示,新科技演繹老歷史,一樓展示空間有具科技性的AR「穿越時空見城」及二樓VR「我們的舊城」的互動裝置設計,企望重新詮釋並再現舊城自明鄭迄今的歷史軌跡,讓民眾享受如重臨百年舊城、跨越古今的3D互動實感體驗,帶你穿越時空遊舊城。



Placeholder image

舊打狗驛故事館常設展

2025/01/01 - 2025/12/31 (剩 138 天)

打狗鐵道故事館為台鐵高雄港車站轉變而來,目前館內保留了許多珍貴的鐵道文化資產,並將1960-70年代鐵道貨運全盛時期的氛圍,原汁原味保存展示,提供參觀者豐富的時空體驗。2017年9月輕軌哈瑪星站通車,10月1日起本館更名為舊打狗驛故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