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時代光景-畫東畫西創作聯展

2025/12/05 - 2025/12/16 (剩 57 天)

一夥藝術喜好者數年來秉持著原創的信念,自由倘佯於天地間,自然、鄉土、溫情、心靈悸動的變換中,體悟著萬物相應相生的美感,意念藝術中的多元性,捕捉意象於畫作上,不拘任何繪畫媒材。在創作的過程中,童心未泯的我們探索著繪畫的原創思維,無論是色彩、意象、觀念的相互交織與激盪中,用對藝術的執著與熱情,虔誠的體驗與探究,淨化後的色調,用筆傳達內心無限的情懷與深層共鳴後的內在風景。 「時代光景」將不同的生命經歷串連起來,而不同的創作面貌讓作品自然形成一種無限多樣性的生命結構,讓生命的形式藉由創作所產生的火花淬鍊出更精粹的生命本質及釋放出更無限的可能性。



Placeholder image

我們擠得下嗎?

2025/09/06 - 2025/12/28 (剩 69 天)

藝術家集體是什麼?一群藝術家聚集在一起如何對話、運作、又是如何打造出彼此能協作的地方?在台灣當代藝術史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著名的藝術家群體與其所經營的空間,這些群體的構成往往都帶有一種烏托邦的色彩,時而鬆散、時而嚴謹,一個個刻畫著每個世代的創作氛圍與活力。而他們所經營的空間,無論是對內的工作室、或是面向公眾營運的空間,這些實體地方往往作為藝術家們的聚集之所,充斥著豐富多彩的顏料、尚未成型的草稿、各形各色的五金零件、電子材料、木工工具、油漆、物件與書籍,甚至是臨時性的展演呈現⋯⋯具體地展現出使用者的豐沛創造力,以及孕育著精彩創作的潛力。 〈我們擠得下嗎?〉發展自對於人、物件與環境之間如何建立關係與連結的好奇,並以蘆筍工作室——這個年輕的藝術家群體作為研究與合作的對象,紀錄其自2021年成立以來的進程。展覽在研究過程中以遊戲問答的方式與這11位藝術家展開對話,觀察、蒐集彼此日常生活中被視為平凡無聊的資訊,例如:日常對話、工作室的陳設、以至於對彼此作品的評論等,最終視覺化呈現藝術家群體之間彼此互動與交流作品的過程。從外在環境的認知,到情感上的評估;從實體的空間,過渡到心理的空間,這個展覽試圖測繪一件作品的生產、一個群體的運作,以至於一個藝術空間的形成,並以視覺化文件的方式展出,隱隱勾勒臺灣當代藝術圈中的一個年代切片。



Placeholder image

bulabulay・原民之耀-臺灣原住民族經典文物聯展暨巡迴展

2025/09/06 - 2025/12/28 (剩 69 天)

本次展覽係以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公告具文資身分的原住民族古物,含國寶、重要古物及一般古物為主軸,結合了19座公私立博物館,再加上2位部落族人與1位畫家的珍藏文物,組成極具獨特性且深富歷史意義的經典文物大軍,共同舉辦之特展,並規劃於一北一南的國內二座博物館進行巡迴,北部為國立臺灣大學博物館群校史館,南部為高雄市立美術館。藉由展覽,期望大家得以一次認識到原住民族文化廣袤與精緻的內涵,同時省思文資認定的當代意義。 具有文資身分的原住民族古物大集合,或可將原民文化演化的時間軸進行某種串聯,以期對前述課題的釐清,提供些許幫助。經典文物係指本身形制具有獨特性、歷史脈絡完整豐沛、充滿敍事性詩意且能夠清晰呈現各時代特色及技藝等之有形文化資產。特展名稱的bulabulay一詞在排灣族、卑南族及阿美族語中具「很棒的、很美的」意涵,也帶有「極具經典」的深意。此次展品類別大致有,傳統雕刻類、陶製品類、生活器物類、藝術作品類、繪畫類、當代木雕類。展場的七大展區架構,是此次大展的重點,歡迎您的來到。大家一起見證原民之耀。



Placeholder image

2025高市圖繪本沙龍《我的小情歌》主題繪本展

2025/08/12 - 2025/12/28 (剩 69 天)

在繪本多元創作的世界裡,我們嘗試以跨領域的媒介去探索更多可能。 今年繪本沙龍主題書展《我的小情歌》,特別延伸出「與自己的小情歌」與「與摯愛的小情歌」兩大面向,帶領讀者在翻頁之間,直面自我、傾聽內心,並觸及生命中最重要的哲思與議題。 這些作品適合在獨處時細細品味,讓閱讀成為一段溫柔的療癒與深度省思之旅。 繪本不只是故事的載體,更是情感的橋樑,引導我們與所愛之人展開對話與理解。 讓我們一同踏上這場閱讀巡禮吧!



Placeholder image

Niradha「藝術療癒花園系列」油畫展

2025/01/01 - 2025/12/30 (剩 71 天)

作者跟一位支持她做自己、接納自己的法國老師學習油畫,從一位完全沒有素描基礎的人,憑藉著敏銳的直覺與熱情,展開她獨特風格的創作;她參加了內在小孩、家族排列、愛的學習等密集內在課程,學習內在探索療癒之旅並藉由舞蹈與瑜珈喚醒身體、心理、情緒層面的能量流動,讓曾因受虐而慢性疼痛的身心靈創傷得以被療癒。



Placeholder image

「遠山行旅」吳梅嵩繪畫創作紀念展

2025/12/12 - 2025/12/31 (剩 72 天)

「遠山行旅」是這次吳梅嵩創作紀念展的主標題,「遠山」一詞是取自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吳梅嵩《旅行紀念品-大峽谷與遠山》在這件作品中所寫的二個字。而「行旅」則來自於吳梅嵩曾以「旅行」作為創作主題,以倒裝句形式為「行旅」,二者的結合即為這次紀念展標題由來。 這次展覽主要呈現吳梅嵩長年於藝術創作及藝術教育的行旅歷程,透過展題「遠山行旅」寓意呈現一位藝術創作者暨藝術教育者一生的目標有著高瞻遠矚的宏大見識與胸懷。



Placeholder image

生活藏寶圖

2025/10/04 - 2025/12/31 (剩 72 天)

生活日常即是我們每天所做、所想、所感覺的事物;它可能是一段時間、一種生活方式,也可能是一種生命狀態。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形塑了我們日常的每一天,也成為藝術家創作的靈感來源。 藝術家透過對生活的觀察與感知,不斷堆疊與延伸,將個人的成長經驗或情感記憶,與身邊的人、事、時、地、物相互連結,成為一件件耐人尋味的作品。當生活物品脫離了原有的功能,日常的觀察或想像成為藝術家思考的行動,創作也成了藝術家尋寶、探險以及實驗的過程。 本展從生活中的發現與思考出發,探索藝術家如何從生活中找尋靈感,透過藝術家對日常的觀察、採集、拼貼、描繪與裝置,藉由各種媒材的應用,延伸不同子題與互動操作設計,引導孩子從生活中探索各種感官經驗與情感抒發,從生活中探索藝術,從藝術中探索屬於自己的生活寶藏。



Placeholder image

園區—2025張新丕個展

2025/10/04 - 2025/12/31 (剩 72 天)

張新丕,1955年出生於屏東,80年代旅法並長居奧地利,90年代返台後深耕地方創作。他的藝術實踐不僅根植於個人記憶與生活經驗,更貫穿土地、文化與身分的探問。張新丕的創作旅程,是從漂泊異鄉到返鄉凝視,是從藝術語言到土地實踐的自我辯證。本展既是藝術家長年創作歷程的延續,也是一次深刻回望地方經驗、文化記憶與視覺倫理的當代實踐。在全球化視覺語言日益同質的當下,張新丕的創作提醒我們:真正的觀看,是與所在之地共振的能力,是在日常風土中持續生成的敘述力。



Placeholder image

閱讀聲音 繪本主題書展

2025/11/01 - 2025/12/31 (剩 72 天)

用眼閱讀,用耳傾聽,用心感受故事的聲音! 「閱讀聲音——兒童繪本主題書展」邀請大小朋友一起探索聲音的世界。 從風的低語、雨的節奏,到動物的呼喚與城市的喧囂,每一種聲音都是故事的開端, 透過聲音主題繪本,孩子不只看見圖畫,更能「聽見」情感與想像的節奏。 聲音是孩子理解世界的第一步,本展希望透過「聽與讀」的結合,讓孩子學會用不同感官體驗故事,在聲音的陪伴中,培養專注力、想像力與表達力。



Placeholder image

虎菇鍋繪本遊戲特展

2025/10/16 - 2025/12/31 (剩 72 天)

寶珠圖書館藝文走廊現正展示,鬼才繪本作家信子創作的《虎菇鍋》老師以新創的繪本模式,結合繪畫以及故事,用繪本遊戲的方式呈現,歡迎有興趣的讀者、親子蒞臨參觀! 展出時間:114/10/16~114/12/31 開館時間週二~週六09:00-21:00,週日09:00-17:00 展出地點:高市圖寶珠分館 藝文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