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114年全國美術展

2025/07/27 - 2025/10/12 (剩 57 天)

一年一度的全國性美術盛會「全國美術展」今年已邁入第15屆,「114年全國美術展」徵件類別包括水墨、書法、篆刻、膠彩、油畫、水彩、版畫、雕塑、攝影、新媒體藝術、綜合媒材類等共11類,經國美館公開徵件獲全國近千件作品參賽,經由各類評審委員縝密而審慎的初、複審評審作業,評選出100件展出作品包括:各類金牌獎、銀牌獎、銅牌獎共32件、入選作品68件;此外並邀請「免審查獎」計有水墨、書法、篆刻、膠彩、版畫等類共六位藝術家,提供各具風格特色之創作共襄盛舉參與展出。 綜觀本屆得獎作品,在藝術家積極努力發揮創作能量下,呈現多元及豐碩的成果,無論在創作議題、媒材運用、風格技法上均各具特色,值得大家讚賞與關注。藝術家們以傳統媒材技法注入新語彙,將個人意念重新詮釋了新意境,或運用影像、多元媒介架構出當代意識;作品創作精神根植於臺灣土地人文,融合了臺灣多元文化,深刻關注生活周遭事物,均能表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充分展現臺灣豐沛的創意能量。 基於培育並鼓勵國內創作者,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之「全國美術展」提供了藝術創作者一個彼此相互觀摩與切磋的良性競賽平臺,定期為國人呈現多元創作類型和刻劃當下時代風格和內容的精彩創作,並持續培育了不同型態的藝術創作者,期許未來更多創作者再接再厲,為臺灣藝術多元生態注入更多的生命力,使本展更具重要意義。



Placeholder image

114年全國美術展

2025/07/26 - 2025/10/12 (剩 57 天)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5年7月26日至10月12日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五9:00-17:00、週六至周日9:00-18:00 (周一休館)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102-107展覽室、203-205展覽室、美術街   展覽介紹 一年一度的全國性美術盛會「全國美術展」今年已邁入第15屆,「114年全國美術展」徵件類別包括水墨、書法、篆刻、膠彩、油畫、水彩、版畫、雕塑、攝影、新媒體藝術、綜合媒材類等共11類,經國美館公開徵件獲全國近千件作品參賽,經由各類評審委員縝密而審慎的初、複審評審作業,評選出100件展出作品包括:各類金牌獎、銀牌獎、銅牌獎共32件、入選作品68件;此外並邀請「免審查獎」計有水墨、書法、篆刻、膠彩、版畫等類共六位藝術家,提供各具風格特色之創作共襄盛舉參與展出。   綜觀本屆得獎作品,在藝術家積極努力發揮創作能量下,呈現多元及豐碩的成果,無論在創作議題、媒材運用、風格技法上均各具特色,值得大家讚賞與關注。藝術家們以傳統媒材技法注入新語彙,將個人意念重新詮釋了新意境,或運用影像、多元媒介架構出當代意識;作品創作精神根植於臺灣土地人文,融合了臺灣多元文化,深刻關注生活周遭事物,均能表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充分展現臺灣豐沛的創意能量。   基於培育並鼓勵國內創作者,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之「全國美術展」提供了藝術創作者一個彼此相互觀摩與切磋的良性競賽平臺,定期為國人呈現多元創作類型和刻劃當下時代風格和內容的精彩創作,並持續培育了不同型態的藝術創作者,期許未來更多創作者再接再厲,為臺灣藝術多元生態注入更多的生命力,使本展更具重要意義。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            



Placeholder image

臺中市藝術亮點-《樂遊花園》 曾永鴻陶塑展

2025/08/12 - 2025/10/12 (剩 57 天)

從事陶塑多年,擅長手塑人物的陶藝家曾永鴻,對於刻畫植物紋理丶釉下彩繪丶化妝土處理很有自己的想法與特色。陶藝作品營造多彩繁複紋理,展現曾永鴻獨特且細膩的藝術創作。



Placeholder image

《寓諸無境》吳瓊娟創作個展

2025/09/27 - 2025/10/15 (剩 60 天)

在萬象紛紜的世界中,藝術或許是一種讓心靈得以「無待而自全」的方式。此次展出水墨、膠彩作品皆取材自中國經典寓言與自然節律,融入易象思維與象徵語彙,畫面並非再現實景,而是詮釋心象的留痕。作者希望讓觀眾在觀看中「無心而心現」,藉此,作品不再僅是表達,而是一次存在的沉潛與體悟,一場通往無邊之境的寧靜旅行。



Placeholder image

《 共築之所 Grounds for Living 》

2025/06/28 - 2025/10/18 (剩 63 天)

《 共築之所 Grounds for Living 》 在當代氣候危機與城市擴張的夾縫中,我們該如何重新想像「居所」?它不再只是遮風避雨的建築結構,而是關於人與自然、文化與記憶、資源與倫理交織的關係網絡。《共築之所Grounds for Living》,聚焦於「棲居」作為一種再思與再造的行動,邀請五組來自亞洲、拉丁美洲與歐洲的藝術家,透過裝置、雕塑、織品與繪畫等創作形式,回應我們如何在動盪與變遷中重構生活的根基。 「共築」不只是建築的行為,更是面對土地、資源與社群的重新連結。既指向物理層面的協作與構築,也象徵在生態、社會與文化面向上的集體想像與實踐。展覽中的藝術家透過自然材料、回收物、統計圖像與手工技藝等語彙,回應自身所處環境中的緊迫課題。他們的創作並非單向的表述,而是跨越時空與文化的對話,試圖在不確定的時代中,開啟關於未來棲居的思索與提案。 從熱帶自建住宅到紙箱堆疊的記憶空間,從環境統計的紙雕到工業廢料的再造,《共築之所》呈現一種貼近自然、靈活變動的居所觀,一種非線性、非中心的生活想像。在這些作品中,家屋成為可變的、呼應環境的有機體,是一種與時間、土地共振的生活試驗場。



Placeholder image

2025臺灣美術新貌獎

2025/08/09 - 2025/10/19 (剩 64 天)

在快速變動的全球藝術語境中,藝術早已超越審美,成為連結現實與想像、歷史與未來的語言。自2000年創立以來,「臺灣美術新貌獎」致力於發掘創作能量與實驗精神,自2016年起更取消媒材、尺幅與年齡限制,打造更自由的創作平台。 2025年展覽延續這項精神,鼓勵創作者以自由思維與跨域語彙,回應當代社會與文化議題。46件入選作品橫跨繪畫、裝置、聲響、空間、AI與新媒體,展現臺灣藝術家對記憶、性別、靈性、城市與身份認同的深刻探索。藝術家融合感官經驗與空間敘事,打破形式與語彙邊界,使藝術成為參與現實、理解自我與重構想像的方式,開啟藝術與世界對話的新可能。



Placeholder image

革物致知-張自強手縫皮革創作展

2025/07/18 - 2025/10/19 (剩 64 天)

本展呈現張自強老師多年累積的皮革手作成果,以「手縫」為核心技藝,結合創意與實用設計,展出多款皮革包袋與趣味造型作品,如動物造型零錢包、小型手提包及背包等。每件作品皆展現出老師對材質的細膩掌握與細節講究,從選材、剪裁、縫製到成品,無不體現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完美融合。 透過這場展覽,觀者不僅能欣賞皮革藝術的質感與溫度,更能體會手工製作的時間痕跡與職人精神。誠摯邀請您一同感受「革物」所傳遞的工藝美學與生活哲思。



Placeholder image

「時間的雅歌 The Song of Time」-葉子奇個展

2025/04/19 - 2025/10/19 (剩 64 天)

「風景就是室外的靜物,靜物卻是室內的風景。」 這句話出自誰之口呢? 正是亞美館下一檔展覽的主角 - 藝術家葉子奇! 葉子奇個展《時間的雅歌 The Song of Time》 即將登場!葉子奇透過描繪「室內的風景」與「戶外的靜物」以及最重要的「家人」,將不同生命階段的時間與空間、記憶與現實,記錄了下來。透過層層堆疊的油彩與時間的積累,將瞬息萬變的大自然,凝結成為永恆寧靜的畫面。 #個展 #油畫



Placeholder image

第32屆全國兒童聯想創作畫比賽得獎作品114年巡迴展-(12)西屯區上安國小

2025/10/13 - 2025/10/24 (剩 69 天)

全國兒童聯想創作畫比賽已辦理超過30年,每年提供印有特殊圖形的畫紙,讓全國小學生由此圖形聯想創作,透過獨特的繪畫遊戲競賽啟發兒童聯想創造力,複賽每年級評選第一名1位、第二名2位、第三名3位及優選6位共72位得獎者,歷經初賽及現場即時創作複賽2階段的競爭,從全國作品中脫穎而出。 第32屆比賽圖形以活動主题「未來城市 自然共存」延伸,取大自然的元素及城市相關意象,讓小朋友打開敏銳觀察力,想想平常忽略的小地方也能創造出新天地,延伸出兒童的創想畫作。 得獎作品並於隔年度辦理巡迴展出。 第32屆賽事於113年12月1日辦理完成已辦理完成,114年10/13-10/24來到西屯區上安國小,邀請大家一同進入孩子們的想像世界。



Placeholder image

臺中市藝術亮點-《那些美好的時光》蔡維祥水彩創作展

2025/08/05 - 2025/10/28 (剩 73 天)

花花世界沁人心,美好的事物總令人心曠神宜。藉著這次的畫作展出,透過作者水彩畫柔和的筆觸與細膩的色彩,喚起大家憶起往日那些美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