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黃讚森老師映像攝影展

2025/09/01 - 2025/12/31 (剩 66 天)

黃讚森,南投集集人,921地震後深刻體悟生命的無常,於是走入山林探索百岳,並創立「大里自然生態協會」,號召同好以行動親近自然、感受台灣之美。年輕時他熱衷攝影,曾參與台中市攝影學會及多項比賽,55歲起,與另一半王惠瑛攜手挑戰百岳,再度拿起相機,用影像捕捉山林的壯麗。此次展覽以 「映像」 為主題,呈現黃讚森的攝影與陶藝創作。「映像」不僅是自然景致的再現,更是光影之間的對話。黃讚森特別偏愛 逆光與斜光 的運用,讓花草樹葉在透光中展現通透與層次,營造出介於真實與想像之間的氛圍。每一張作品,都是山林與光影交織的瞬間,也是他與山岳同行的 心靈印記 。



Placeholder image

廢鐵新生:邱志榮大師五金工藝展覽

2025/08/20 - 2025/12/31 (剩 66 天)

太平五金匠師邱志榮大師運用巧思與創意,將廢棄五金轉化為精緻鐵雕藝術品,展現頂尖技藝與獨特美學,這場展覽不僅讓人欣賞到傳統五金的工藝之美,也讓五金產業注入嶄新的藝術生命力。



Placeholder image

林宥宸「逆境中的勇士」油畫個展

2025/09/01 - 2025/12/31 (剩 66 天)

林宥辰出生於雲林農家,1991年因工地意外誤觸高壓電,導致雙手截肢並失去聽力。雖歷經人生低谷,他仍堅信「黑暗過去,黎明不遠」。在藝術創作中,他找到重生力量。本次畫展展出工筆、寫意花鳥、山水水墨與油畫等作品,並以點描融入水墨筆法,化厚實石頭與靈動流水為獨特風格,展現生命的韌性與勇氣。



Placeholder image

Emma精緻高溫釉下彩聯展

2025/08/01 - 2025/12/31 (剩 66 天)

從泥素胚到彩釉堆疊,經過1230度的高溫窯燒,由一群師資班的老師,展現更精緻的美瓷藝術。



Placeholder image

織維藝術特展-《十片蘭花器》莫永崇

2025/08/01 - 2025/12/31 (剩 66 天)

《十片蘭花器》為工藝名家莫永崇老師的代表作之一,以精湛的竹編技法,將自然蘭花的優雅姿態轉化為工藝之美。作品以十片花瓣般的構件組合成器形,線條流暢而富韻律感,既保有植物的生命力,又展現竹材的溫潤與堅韌。 此次展出於本館2樓常設展中,觀者可近距離感受傳統編織語彙與當代美感的交融,體會材質、造型與匠心交織而成的藝術語境。



Placeholder image

留下臺灣第一聲音~ 曲盤裡肚个客家愛情音樂同日常

2025/06/14 - 2025/12/31 (剩 66 天)

本展覽將帶您回顧一百年前的臺灣聲音。展覽重點在於客家音樂及文化的歷史,展示了臺灣首張錄音曲盤《一串年/大開門》、最早的山歌《上山採茶》等珍貴錄音。



Placeholder image

藍色所在:一場關於海的織說

2025/07/05 - 2025/12/31 (剩 66 天)

婁經緯的纖維編織作品《海》,以蠶絲等天然纖維為材質,運用自由變化的框織技法,打造出表面凹凸起伏的肌理,生動呈現海洋的壯闊與深沈。作品不以具象呈現海景,而是透過纖維的層次與質感,喚起觀者對大海的感知與想像。此次展覽邀請觀眾走進作品細節,感受藝術家透過材質與手工編織,對自然與時間的詮釋與對話。



Placeholder image

臺中市藝術亮點-《織山.留水》李偵綾個展

2025/07/09 - 2025/12/31 (剩 66 天)

突破藝術展覽的框架,日月千禧酒店第二十七次的文化局藝術亮點計畫藝文展出,特別邀請織品藝術家李偵綾舉辦〈織山.留水〉個展,總共十一幅織物創作,展出藝術家歷年三個代表性系列–〈變奏風景〉、〈卵石〉與〈仙山〉,將山與水的意象,置入當代提花織造語彙與臺灣文化語境之中,唯美優雅,帶給視覺截然不同的震撼。 織品藝術家李偵綾的作品從對家鄉風景的情感記憶出發,以數位提花技術的混色加法、材質堆疊與紡織密度變化,模擬風景在視覺中的暈染與生成。作品中山已不再是堅固穩定的象徵,而是變動中被文明、記憶與情感重組的場域。織紋與點狀像素穿梭其中,彷彿一場失序的資料洪流,也像一場失語的情感宣洩,其間滲透著自然與數位的模糊邊界,形構出一種屬於當代的風景觀看經驗。



Placeholder image

台日草月流漂流木藝術創作交流

2025/07/06 - 2025/12/31 (剩 66 天)

7月6日台中海洋觀光季首場結合日本草月流花道與台灣海岸漂流木的藝術創作展,將在台中海線地標大安港媽祖文化園區開展掀起一波自然美學浪潮!於開幕當天除了漂流木地景藝術創作還有專業的草月流師範於現場表演花藝創作,為展覽揭開序幕,另外也有民眾共同參與創作漂流木地景藝術的課程,歡迎大家一同來感受自然與藝術交織的療癒能量。   草月流為日本三大花道流派之一,已有百年歷史,藝術創作強調自我與素材對話的自由風格。本次展出作品融合漂流木粗獷質感與台灣海岸的漂流廢棄物,以「木語·流光」為主題,邀請台灣及日本草月流老師,包括曾兪瑄、鈴木幸惠老師們,以「漂流木」為主材料,結合草月流強調自由創作、不受拘束的風格,打造專屬於海岸地景的藝術語言。創作不再局限,而是延伸為能與自然場域對話的大型裝置藝術,兼具視覺震撼與環境意識。   活動選用漂流木作為創作核心,不只是回應環保與永續議題,更象徵著「海洋的循環」與「時間的痕跡」。每一塊漂流木都有獨特形狀與歲月刻痕,經由創作重新被看見,賦予它新的生命與意義。現場將設有地景藝術創作以及花藝創作,活動結束後將成為大安港媽祖文化園區常設展,全程免費開放,無論是藝術愛好者、親子家庭或喜歡拍照打卡的遊客,都能在這裡找到與自然共鳴的感動時刻。



Placeholder image

漆工藝技法入門-崔克英師生聯展

2025/06/27 - 2025/12/31 (剩 66 天)

崔克英老師接觸漆藝起源於兒時幫母親鑲嵌貝殼桌子、櫥櫃、梳妝台保養的記憶,後來機緣下接觸漆藝課程,潛心技法研究與創作,持續推動漆藝傳承,曾榮獲磺溪美展、大墩美展等殊榮。 本展呈現崔克英老師與其指導學員對漆藝工法的學習成果,透過多樣技法如脫胎、描金、灑粉等展現漆工藝的細膩與深度。作品融合傳統工藝與當代美感,展現師生對漆藝創作的熱情與探索,邀請觀者一同感受漆藝世界的靜謐與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