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臺灣省政資料館主題陳列特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3 天)

包括「姊妹州文物陳列室」、「臺灣史蹟文物陳列室」、「國定古蹟模型陳列區」、「臺灣省歷任主席施政績效陳列室」、「臺灣省建設成果展示室」及「FUN檔案體驗展示室」等主題陳列特展,歡迎參觀。洽詢電話:2350530轉1626。 姊妹州文物陳列室 本陳列室於民國七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建置完成,展示與臺灣省政府締結姐妹州之各項文物及締盟資料。展現我中華民國人民愛好和平,崇尚自由民主,與世界各民主國家人民友好交誼的民族特色往來的成果。 臺灣史蹟文物陳列室 收集臺灣歷史文物資料,以圖片、模型、圖表、器物、多媒體表現,配合文字,序時陳列展示。使參觀來賓了解歷代開發建設臺灣的艱辛歷程,讓國人能更珍愛這片大地。 國定古蹟模型陳列區 介紹先民開發臺灣的重要史實,精製臺灣地區10處國定古蹟:基隆二沙灣砲台、淡水紅毛城、彰化孔廟、金廣福公館、祀典武廟、鹿港龍山寺、臺南孔子廟、赤嵌樓、億載金城、澎湖天后宮等十座古蹟模型,陳述其創建年代、歷史意義及特色等資料,讓來賓了解臺灣的歷史及傳統建築特色。 臺灣省歷任主席施政績效陳列室 本陳列室以歷任省府主席、省長主持省政為經,建設績效為緯。展現從民國34年10月25日至107年7月1日期間,推動省政建設,促成臺灣社會進步的成就。讓前來觀賞的來賓,對臺灣省政發展歷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臺灣省建設成果展示室 回首建設臺灣這片土地的年代,從政治制度、社會福利、經濟財政、交通運輸、教育文化等面向,省府團隊曾經投入心力參與各項政策的推動。本展示室透過六大建設內容,讓參訪民眾進入歷史長河中,回顧重要的建設發展歷程與成果,珍惜現有的資源,打造屬於每個人引以為傲的臺灣經驗。 FUN檔案體驗展示室 本展以「檔案生命週期」為主軸,經由8單元連結檔案的世界與多元價值,循著檔案專業分類的類-綱-目層級數碼,由檔案代言人阿凱將帶領參觀者展開檔案印象之旅,次第揭開各階段歷程,並以「便捷開放應用」為意象,結合「體驗檔案專業」現場,見證檔案專業的細膩,是國內首次以認識檔案為主題的展覽;展場空間更以檔案的英文「ARCHIVES」立體化鋪設,讓觀展的每個步伐與思緒隨之雀躍,也從中細細發掘檔案的保存價值。



Placeholder image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物大樓常設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3 天)

一樓/館史室(採預約開放)   呈現本館各項重要業務興革之梗概以及組織與功能之遞嬗變異。展區分為:1.館史室總說明、2.組織沿革與辦公室搬遷新建、3.採集文獻、4.整理文獻、5.編纂文獻、6.推廣文獻、7.文獻人、8.文獻事、9.未來展望。 二樓/第二展示室-臺灣的民俗特色   呈現漢民族農村特色及原住民族刀耕火種景象,並以實物、情境營造臺灣先民墾殖樣貌。展區分為:1. 臺灣民俗源流、2. 農村曲、3.漁村即景、4. 高山青。 二樓/主題展區   依主題規劃展示,目前主題為「兒時記憶」,展出懷舊童玩及昔時器物等。 二樓/第三展示室-日常生活起居、聚落與建築、風水與格局(厭勝與辟邪)   重現臺灣早期常民生活起居場景,並展示建築與聚落模型、厭勝與辟邪文物,傳達傳統生活意境。展區分為:1. 神明廳(公媽廳)、2. 書房與帳房、3. 大廳(客廳或花廳)、4. 寢室、5. 廚房、6. 活化文物、7. 建築與聚落、8. 風水與格局。 二樓/第四展示室-臺灣民間工藝文化   展示臺灣傳統民間工藝器物,藉由各類器物之美,傳達臺灣民間工藝精湛技藝與意涵。展區分為「臺灣民間工藝與器物」及「臺灣原住民族工藝與器物」。 三樓/第五展示室-臺灣原住民祭典及臺灣民間信仰、祭儀、藝能、戲曲   融合情境、模型場景展示,營造廟埕、廟會廣場、陣頭的熱鬧氛圍,並介紹臺灣民間信仰諸神、藝能、戲曲音樂等多元風貌。展區分為:1.原住民祭典、2.醮祭、3.臺灣的廟、4.出巡陣頭、5.民間信仰諸神、6.祀神用具、7. 民間戲曲音樂。 三樓/第六展示室-生命的過程及民俗的過去、現在、未來   生之喜悅到死之慎終,提供各階段象徵性傳統文物,使參觀者對生、老、病、死各種生命禮俗的文化脈絡,有深刻的認識及感懷。展區分為:1.出生、2.結婚、3.疾病醫療、4.慎終追遠、5.祖德流芳、6.歲時節慶、7.從過去到未來。



Placeholder image

梯間智慧--「閱讀主題」海報常設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3 天)

Placeholder image

梯間智慧--「好書精選」海報常設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3 天)

Placeholder image

工藝線-地方特色工藝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3 天)

臺灣因位處亞熱帶海島地理環境,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隨著時間的推進,人們因應在地的自然風土文化,運用在地資源素材轉化形成多元樣貌的地方特色工藝。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自1994年配合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推動地方工藝產業、1999年921震區工藝扶植計畫、2002年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工藝旗艦計畫、2005年推動「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2014年起更與行政院農委會水保局合作,推動「農村微型工藝產業培力補助計畫」,多年累積輔導超過130個工藝社區。輔導首先著重於培育地方人才,挖掘根源於土地的地方故事,將工藝與地方緊密結合,而後凝聚眾人之力,建立並拓展品牌形象。本次展覽首先挑選20個較具代表性及潛力之地方工藝,帶領民眾認識臺灣地方工藝。 導覽預約 https://event.culture.tw/NTCRI/portal/Tour/J5401MAction



Placeholder image

當符號成為一種擬態:盧明德與其生態樂園

2025/01/01 - 2025/01/05 (剩 108 天)

1950年出生的盧明德,進行藝術創作超過半個世紀,1980年代初期他於日本筑波大學求學期間,開始進行對於藝術創作媒材與媒體的思考,並開啟他往後40年對不同媒材、跨領域藝術的探討與實驗。盧明德於2011年遷居於高雄美濃前,便常以複合媒材的手法,集結現成物、拼貼、繪畫、書寫於其創作;他在遷居美濃後,作品中的「生態」議題不僅更常出現在其創作中,且作品亦常進駐在他工作室旁的水池、花園與綠地,使人造的「假生態」與真實的生態場域融合為一。 本展覽在戶外園區以盧明德《文化擬態動物》等系列作品,將人工的生物生態並置參雜於自然環境中。一樓除了展出藝術家的早期繪畫與複合媒材作品,更展示一系列《飜案屋》創作與《媒體是一切》霓虹燈系列。二樓主要呈現其大型現地創作《四重奏》,以及《花非花系列》、《墨相知系列》與《植物五色旗》作品。三樓除了立體作品《看不見的風景》,更展現《詩篇系列》以及數件1990年代的繪畫性作品。 盧明德於1980年代提出「媒體是一切」的概念,藉由近乎商品化的標籤,與單一雕塑物件的量製化,將今日媒體被符號化、商品化的現代日常生活之事物,以「複製」的形式,作為他近年創作的主要風格。其中作品中貼紙的運用,所呈現的遊戲性、可複製性特質,將今日流行文化中常見的「媒材」,具象化為可辨識的「媒體」,也形塑了他獨一無二的擬態萬象與生態樂園。 盧明德 1950年生於高雄,盧明德是台灣新媒體藝術和跨領域創作概念的主力推手,他過去多年以圖像為符號,進行複合媒材作為繪畫結構的創作,在畫壇上獨樹一格並享有盛名。他在1980年代留學日本期間,主張「一切是媒體,媒體是一切」,此理念突破了過去平面繪畫的定義,以及傳達他對於社會與媒體文化的體悟。他於1985年自日本筑波大學綜合造形研究所學成歸國,將他在日本所接觸到的當代藝術之多樣化形式與跨媒材的可能性,發展出「複合媒體藝術論」之創作理論架構,奠定了他在台灣當代藝術史的地位。盧明德在2011年遷居於高雄美濃,他的創作更多對於生態演化、自然環境保護、雲端社群、多重文化等議題的關注。盧明德的創作主要為跨物種、跨時空的實驗,並藉由平面繪畫、錄像空間裝置、雕塑、現成物件、身體表演、劇場形式,甚至結合生態學家、地質學家、科學家等各種協同創作方式,進行跨領域的對話與藝術共創。



Placeholder image

白金鹽憶─臺灣鹽業檔案特展

2025/01/01 - 2025/03/02 (剩 164 天)

「白金鹽憶─臺灣鹽業檔案特展」精選1939年至2010年間具代表性的國家檔案,呈現臺灣鹽業興盛、衰退、停曬到轉型再利用的過程。 本特展以「鹽」為主題,規劃4大單元展示及互動體驗,讓參觀者擁有不同的珍貴鹽業文化資產及檔案體驗樂趣,歡迎對臺灣鹽業有興趣的民眾,把握機會,撥冗蒞館觀賞。



Placeholder image

館藏日治時期商標圖案小故事特展

2025/01/01 - 2025/03/12 (剩 174 天)

本次展覽從本館臺灣總督府檔案中蒐集「商標」主題加以整理分類,除展出每一件商標的樣貌外,並闡述臺灣商標的緣起沿革及背後的小故事。本展分為3大展示單元:「商標概念」以適用於臺灣的第一部「商標法」為開場,強化民眾商標意識;「商標與生活」則蒐羅與民眾生活習習相關的商標,如飲食(米、茶、酒、糖、魚鬆、糕餅菓子)、用品(布、皮箱、爆竹、竹紙、銀紙、藥、線香、酒精、煙草)、商品標貼(包裝用品、定價票、封證、證明標章、證票)等,讓民眾欣賞商標之美,提升民眾商標知識;而「商品宣傳活動」則有各式廣告看板、霓虹燈招牌、臺灣博覽會及品評競技會等商品宣傳,讓民眾回味過去的生活氛圍。 開幕典禮:2024年9月12日(四)下午2時 開幕地點:文物大樓2樓大廳



Placeholder image

德大字在:館藏榜書藝術特展

2025/01/01 - 2025/05/18 (剩 241 天)

在生活中常見大字題寫於匾額、紙本,甚至刻於堅硬的岩面之上,這類書法文字一般被稱之為「榜書」。書寫大字除了考驗執筆者對文字結構、經營位置的掌握,以及運筆的流暢之外,實則首要重視「正心」二字。明代費瀛《大書長語》:「大書筆筆從心畫出,必端人雅士,胸次光瑩,膽壯氣完,肆筆而書,自然莊重溫雅,為世所珍。」因此大字書法珍貴之處,在於以文字之美體現了書寫者的品性與胸襟。 「德」字作為本次特展的核心精神所在,含括了個人的人格及氣度表現。中華傳統文化中「道德」代表個人的品行、修養、節操,「福德」為生活之善果、福報、喜慶祝福,「功德」指功業德行的積累、成就,在展覽中以「品格涵養」、「生命祝願」、「功業成就」三個單元分別呈現。「德」字又通「得」也。展題「德大字在」取自佛教經文中「得大自在」之諧音,亦有儒家「素其位而行,無入而不自得」之蘊義,透過大字書法藝術的展出,祝願有君子之德性,心安自在之意涵。



Placeholder image

德大字在:館藏榜書藝術特展

2024/07/27 - 2025/05/18 (剩 241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