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物大樓常設展

2025/01/01 - 2025/12/31 (剩 468 天)

一樓/館史室(採預約開放)   呈現本館各項重要業務興革之梗概以及組織與功能之遞嬗變異。展區分為:1.館史室總說明、2.組織沿革與辦公室搬遷新建、3.採集文獻、4.整理文獻、5.編纂文獻、6.推廣文獻、7.文獻人、8.文獻事、9.未來展望。 二樓/第二展示室-臺灣的民俗特色   呈現漢民族農村特色及原住民族刀耕火種景象,並以實物、情境營造臺灣先民墾殖樣貌。展區分為:1. 臺灣民俗源流、2. 農村曲、3.漁村即景、4. 高山青。 二樓/主題展區   依主題規劃展示,目前主題為「兒時記憶」,展出懷舊童玩及昔時器物等。 二樓/第三展示室-日常生活起居、聚落與建築、風水與格局(厭勝與辟邪)   重現臺灣早期常民生活起居場景,並展示建築與聚落模型、厭勝與辟邪文物,傳達傳統生活意境。展區分為:1. 神明廳(公媽廳)、2. 書房與帳房、3. 大廳(客廳或花廳)、4. 寢室、5. 廚房、6. 活化文物、7. 建築與聚落、8. 風水與格局。 二樓/第四展示室-臺灣民間工藝文化   展示臺灣傳統民間工藝器物,藉由各類器物之美,傳達臺灣民間工藝精湛技藝與意涵。展區分為「臺灣民間工藝與器物」及「臺灣原住民族工藝與器物」。 三樓/第五展示室-臺灣原住民祭典及臺灣民間信仰、祭儀、藝能、戲曲   融合情境、模型場景展示,營造廟埕、廟會廣場、陣頭的熱鬧氛圍,並介紹臺灣民間信仰諸神、藝能、戲曲音樂等多元風貌。展區分為:1.原住民祭典、2.醮祭、3.臺灣的廟、4.出巡陣頭、5.民間信仰諸神、6.祀神用具、7. 民間戲曲音樂。 三樓/第六展示室-生命的過程及民俗的過去、現在、未來   生之喜悅到死之慎終,提供各階段象徵性傳統文物,使參觀者對生、老、病、死各種生命禮俗的文化脈絡,有深刻的認識及感懷。展區分為:1.出生、2.結婚、3.疾病醫療、4.慎終追遠、5.祖德流芳、6.歲時節慶、7.從過去到未來。



Placeholder image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史蹟大樓常設展

2025/01/01 - 2025/12/31 (剩 468 天)

一樓/ 1.臺灣地形圖模型 2.史前遺址、平埔族、原住民族展示室   臺灣自明朝末年,開始有大量文獻記載,在此之前都屬史前時期,據考古學家研究,在距今約5萬年至1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就開始有了人類活動的跡象。史前遺址從舊石器、新石器到金屬器時代,處處有先民活動遺址,為讓觀眾如臨現場,特別製作相關模型與圖表,以一窺臺灣人生命歷史的長河。 二樓/   臺灣島因位於海洋樞紐,在17世紀開啟了東、西方不同勢力的進駐,而與本島原住民互相激盪出璀燦的海洋文化。本樓層分為「荷西、鄭氏時期展示室」、「清領時期展示室」及「臺灣原住民族與二二八展示室」。 1.荷西、鄭氏治臺時期展示室 2.清領臺時期展示室 3.臺灣原住民族與二二八展示室 三樓/ 1.日本及光復後時期展示室 2.臺灣歷史重要人物事件展示室 3.國定古蹟模型展示區



Placeholder image

龍龍好!共融玩聚列車特展

2024/06/05 - 2025/12/31 (剩 468 天)

本展以顏水龍乘坐火車踏查台灣工藝之意象,打造共融玩聚列車,空間內容規劃連結木育概念及顏水龍元素,打造系列遊戲區域,由紅色火車頭造型服務台佇立門口區域迎接大小朋友的到來,還有「大樹塗鴉工具拍照區」、「探索閱讀區」、「寶貝竹籠積木區」、「木玩闖關區」與「顏水龍馬賽克專區」等多項互動體驗設施,透過遊戲體驗啟發工藝創意,增進親子互動與交流,從遊戲中學習成長,傳遞微笑,提升幸福感,共融共創更多美好回憶。   「龍龍好!共融玩聚列車特展」參觀須知 【開放場次】每日分兩場 上午09:30 – 12:30 下午13:30 – 16:30 【注意事項】 1.為維護兒童安全,12歲以下兒童須由家長或師長陪同,請勿將其單獨留置本展區。 2.個別參與者,兒童須與成人陪同入場(建議一大一小)。 3.學習團體,每10位兒童須安排1名成人(老師或家長)全程陪同。 4.本展場閱讀區僅供現場繪本閱讀使用,請勿書寫作業或攜帶非本區讀物入內。 5.如遇本中心辦理特定活動時,將以活動為主,暫停開放參觀。 6.遇有特殊情形,本中心得於事先公告後,進行相關規範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