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結駟/粉墨-2026全國粉彩協會聯展

2026/01/09 - 2026/01/20 (剩 90 天)

「結駟/粉墨-2026全國粉彩協會聯展」將於2026年1月9日至20日於高雄市文化中心至真一、二館盛大登場,由台灣粉彩畫協會、宜蘭縣粉彩畫美術學會、桃園市粉彩發展協會、高雄市國際粉彩協會共同策劃,精選全國百餘件粉彩作品,風格涵蓋寫實、抽象及當代意象,全面展現粉彩藝術的多元魅力與創 作能量。展期將安排講座、導覽與互動活動,讓觀眾近距離感受粉彩之美,誠摯邀請藝術愛好者與市民朋友共襄盛舉。



Placeholder image

園區—2025張新丕個展

2026/01/01 - 2026/01/25 (剩 95 天)

張新丕,1955年出生於屏東,80年代旅法並長居奧地利,90年代返台後深耕地方創作。他的藝術實踐不僅根植於個人記憶與生活經驗,更貫穿土地、文化與身分的探問。張新丕的創作旅程,是從漂泊異鄉到返鄉凝視,是從藝術語言到土地實踐的自我辯證。本展既是藝術家長年創作歷程的延續,也是一次深刻回望地方經驗、文化記憶與視覺倫理的當代實踐。在全球化視覺語言日益同質的當下,張新丕的創作提醒我們:真正的觀看,是與所在之地共振的能力,是在日常風土中持續生成的敘述力。



Placeholder image

吳寶勝70畫展

2026/01/16 - 2026/01/27 (剩 97 天)

吳寶勝-燕巢人士,95年正隆退休後從事農事仍不忘繪畫,這次展覽除了延續原住民系列,讓喜愛原住民文化的民眾得以飽覽少數民族之風采,亦增加印度系列、尼泊爾之風情,描繪印度的美麗與哀愁,也為異國文化與情調留下紀錄 歡迎民眾觀賞一場不一樣的藝術饗宴。



Placeholder image

陳吉慶創作個展「美夢成真」II畫展

2026/01/23 - 2026/02/03 (剩 104 天)

展出簡介: 繪畫藝術領域不斷的推陳佈新,更迭交替世代不同環境改變,人因教化孕育薰陶改變而改變演進。百花齊放各有各的觸覺感觀及視角表現,對人、地、事物、色彩、影像等因素呈現當事者心靈真諦發揮在畫作上,姿意的畫出成品讓同好者觀後帶來震撼;唏噓對美的表現藝術是如此浩瀚無極令人嚮往追求,更鞭策著要不斷努力更進一步、更上層樓,冀望能在“繪畫”的這畝田裡留下雪花鴻爪,也給自已美好的記憶回味。



Placeholder image

「不可回收的時尚」-高蓮秀陶藝個展

2026/01/23 - 2026/02/03 (剩 104 天)

高蓮秀人生經歷多彩豐富,從加拿大返台後定居家鄉鶯歌,全心專研陶瓷捏塑、雕刻及釉藥,透過獨特的半無光釉及仿真皮革的風格,樹立個人作品的識別度,曾入選「台灣陶藝獎」、「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並舉辦許多陶藝個展。 「不可回收的時尚」系列作品,陳述皮革產品對環境不友善、不可回收,提醒觀者思考、解決地球資源透支的問題,並鼓勵大家省思自身的物質欲望,選擇讓環境自由、心靈自在的減法生活。以陶紀錄當代人的生活軌跡,作為時間的印證。 中國時報 陶博館「不可回收的時尚」展 陶藝幻化皮革喚環境友善反思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50210003140-260421?chdtv 聯合報 陶博館展「不可回收的時尚」陶藝仿皮革喚環保反思 https://udn.com/news/story/7323/8538237 自由時報 鶯歌陶博館「不可回收的時尚展」 打造逼真陶製名牌包 https://art.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947698 中央社 陶博館高蓮秀「不可回收的時尚」帶來迷惑視覺 陶藝幻化皮革喚環境友善反思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393948



Placeholder image

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 高雄站

2025/11/14 - 2026/02/22 (剩 123 天)

Placeholder image

駁二當代館|森棲棲!插畫家的綠色狂想

2025/09/26 - 2026/03/01 (剩 130 天)

森林,對你而言是什麼樣的存在? 是療癒心靈的秘境?是小時候奔跑玩耍、滿身泥土氣味的回憶場所?或者,它是現實生活之外,一個可以安心躲藏、放空沉澱的自然庇護所。對許多人來說,森林不只是由樹木、陽光與空氣組成的空間,更像是一個情感的容器——承載著快樂、平靜、孤獨,甚至未知的想像。 「森棲棲!插畫家的綠色狂想」中的15個插畫展區,是創作者與森林對話的呈現,不僅描繪了森林的樣貌,也擁抱幻想虛構的自由,更映照出人類對自然的感知與體悟。邀請你走進這場專屬於插畫的森林探險,揭開一封封寄自綠意深處的信。 –––––––––––––––––––––––––––––––––––––––– ෴森棲棲!插畫家的綠色狂想෴ ▦ 展覽時間|2025.09.26(五)-2026.03.01(日) ▦ 展覽地點|駁二大勇區 C5當代館 ▦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駁二藝術特區 ▦ 策展單位|駁二當代館 ▦ 參展單位|33_original 女子的日常生活插畫、Eat MushRoom 食菇、Humor Star 幽默之星、manual_for_all、Minghan H.、PHOERADISE - Phoebe Chen、Raimochi、Sophia Ji 插畫工作室、羊號角 Piper、夏仙 Sammi、浮游人、湯姆先生 Mr. Tom、絨絨森林 Fluffy Forest ▦ 授權單位|大塊文化、國立臺灣博物館 ▦ 藝文合作|WINK PHOTO、山衣丁planedo ▦ 展覽資訊|https://pier2.org/exhibition/info/1692/



Placeholder image

流光藝境

2025/12/25 - 2026/03/03 (剩 132 天)

Placeholder image

會動的浮世繪展-日本藝術絕代之華 高雄站

2025/12/24 - 2026/03/10 (剩 139 天)

Placeholder image

大南方多元史觀三部曲《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 館藏選粹

2026/01/01 - 2026/05/03 (剩 193 天)

「大南方多元史觀特藏室」為高雄市立美術館自2019年起,藉由新型態美術館的空間改造,重新定位美術館與全球藝術史的鏈結所推出的策展計畫。本計畫重新盤點美術館的典藏作品,建構從地方到全球的藝術典藏與研究脈絡,歷經首部曲《南方作為相遇之所》與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2024年推出三部曲《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透過策展重新梳理美術館典藏作品的文化底蘊,再創跨文化的新視域。 《珍珠》Part I由本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新加坡美術館共同策劃,以「南方」所匯聚的多元背景下代表性的女性藝術家為策展主題,關注邊緣化的歷史、性別、地理與藝術實踐,書寫多元且扎根於土地的故事,呈現了過去近三十年來臺灣與東南亞具開創性的女性藝術家創作,呈現當代女性藝術多元及繁盛紛陳的創作面貌,紀錄著女性視角下,小至個人、大至家國的生命歷程至今仍不斷帶給世人們的啟發。《珍珠》Part II,展覽架構延續Part I的四個主題:身體風景、療癒之方、遷徙與安棲,以及非人類與生態,聚焦高美館典藏品,共展出31位跨世代、跨媒材的臺灣女性藝術家。 中文展名「珍珠」—命名靈感來自紀錄文學《印尼etc.:眾神遺落的珍珠》的中譯名,象徵著展出的藝術家們,如同來自南方海域的閃耀珍珠,從南方折射世界。英文的展名採用了東加詩人艾裴立.浩歐法(Epeli Hauʻofa)提出「海即我心」(Ocean in Us)的概念。呈現跨越海洋、島嶼邊界的文化共同體,展現仿如海洋流動的思惟和多元匯聚。 本次展出體現了這樣的海洋世界觀,藝術家自在地從身體內在微觀、個人的私密記憶,或來自日常的愛、挫折與希望,批判性地挖掘被忽視的性別視角、生態、遷徙與藝術物質性的重要性。這樣的世界觀也回應了人類世的迫切需要,從以人為中心的視角轉向與環境共存。隨著藝術家,我們遊走在現實與想像、傳說與夢境間,反映著我們所生存的世界和其無盡的精神性。本展邀請觀眾走入女性藝術家的宇宙,理解她們在仿如大海島嶼的生命境遇中,憑藉勇氣、想像力與開放性,迎接生命的波濤與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