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吳地風華・針起江南」―高英士先生刺繡蒐藏展

2025/09/16 - 2025/12/31 (剩 71 天)

關於本展覽 有句話說,「魔鬼藏在細節裡」,以「精細雅緻」聞名的蘇繡藝術而言,這句話無疑是最好的註腳。蘇繡藝術相傳始於春秋時期,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以逼真的手法聞名於世。追求極致真實的蘇繡正符合高英士創辦人的收藏喜好。從三十年前開始即持續購藏蘇繡精品,時至今日已累積了超過百件的大小蘇繡。本次展覽以令人目不暇給的傑作為基礎,精選出四十餘件精緻藏品呈現給大眾。 蘇繡藝術是刺繡工藝的一環,而刺繡工藝則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在這千絲萬縷的連結中,長興美術館期望能與觀眾一起探索刺綉世界的精妙。因此,本展覽聯繫刺繡工坊、諮詢刺繡工作者,在整理刺繡作品的同時亦蒐羅產業資訊,力圖呈現給參觀者更全面的展覽內容,也期望帶給觀眾對刺繡藝術更清晰的輪廓。 2020年的「珍奇藝繡」特展為長興美術館帶來了無數正面回饋,由於刺繡相較於其他種類的藝術品,是相對脆弱的一種藝術形式,並不適合長時間展出,經過五年的籌備,本館再度以此題材,精心整理出經典的蘇繡藏品呈現予觀眾。本次展出主題可分為「錦繡之源」、「針線生涯」、「傳世之美」、「學習空間」四大區域,除了豐富的藝術性外,也提供了產業與文化資訊,希望觀眾能在本展覽裡得到收穫與樂趣。



Placeholder image

「誰把高雄變大了?」──高雄設市百年線上展

2025/07/01 - 2025/12/31 (剩 71 天)

1924年12月25日高雄市役所正式成立,宣告了高雄做為地方自治組織、具備獨立財政的新時代來臨。百年來,高雄市從臨港市街發展為工業大城,如今更是南臺灣重要都會區。若問是誰把高雄變大了?不同階段的「產業」有效提振經濟、創造就業、捲動內需,即為關鍵。首先是海港物流奠定城市底蘊,而後,化工業、石化工業、加工出口區、重工業,乃至近年的高科技產業等,先後注入動能,牽引各種日常和非常的生活產業。 本特展盤點19項產業與職人,並將概分二大主題:一是對於出口做出貢獻者,二是對於城市內需提供助力者。我們簡述產業、勾勒職人,藉由影像、物件傳達歷史幾許,對無數從業者的付出獻上敬意。 產業與其背後的職人塑造了城市的個性。當初從各地聚集,在各產業中打拼的人,是城市發展背後的推手,也是形塑高雄的高雄人。適逢百年紀念的此刻,我們更應感念這群默默為高雄貢獻的人們。在複雜的產業體系中,本特展盤點19項產業與職人,並將概分二大主題:一是對於出口做出貢獻者,二是對於城市內需提供助力者。我們簡述產業、勾勒職人,藉由影像、物件傳達歷史幾許,對無數從業者的付出獻上敬意。



Placeholder image

偶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永興樂皮影劇團特展

2025/07/03 - 2025/12/31 (剩 71 天)

在現實人生中有一群人持續對皮影戲保持熱愛、堅持付出,你知道面對傳承與生計雙重壓力的演師們如何在不同角色間轉換,努力演出皮影戲親近觀眾成為令人喜愛的表演藝術嗎? 本次展覽聚焦百年歷史的高雄永興樂皮影劇團,透過描繪第四代張新國、張英嬌及第五代張信鴻三位演師的做戲歷程,體現皮影傳統藝術與現代社會的對話與延續,運用「對話」元素引領觀眾進入皮影戲的世界。演師賦予戲偶個性與生命活力,在舞台上表演時讓戲偶活靈活,展覽精選永興樂皮影劇團創團至今多為主要演師作品,包含保存百年以上的戲偶、放大版戲偶、《哪吒鬧東海》、《割股》、《西遊記》等經典戲偶和影像。



Placeholder image

「看見~樂仁原生創作家藝文展」

2025/01/01 - 2025/12/31 (剩 71 天)

2010年開始,樂仁啟智中心將歷年來服務對象的繪畫創作,集結成為年曆筆記書獲得大眾對身心障礙者藝術創作的認識與青睞,並於2015年策辦心智障礙者藝術畫展讓社會大眾透過藝術繪畫作品的觀賞,瞭解樂仁如何透過藝術創作支持服務對象,及感受心智障礙者的內心世界。此次展出作品相當多元,有紙漿藝術、紙藝再生、繪畫、木質蒴果等原生創作藝術作品歡迎民眾前往參展



Placeholder image

再見捌捌陸 – 轉角12-1常設展

2025/05/01 - 2025/12/31 (剩 71 天)

關鍵的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辭廟撤退,百萬軍民桴海離岸,靠岸臺灣,一段以歷史為經,軍民為緯,交織成屬於眷村的獨特故事正在展開。眷村,不只是人居住之所,更是盛裝無數故事的載體,孕育文化的場域。本館將原有眷舍打造成「文化沙龍空間」,透過展覽歷史文物、眷村老物件,以及閱讀書香與多媒體視聽,讓民眾在靜謐的轉角眷舍,用五感體會眷村過往的歷史,與當下的自我對話,在沙龍中孕育屬於自己的眷村故事。



Placeholder image

大南方多元史觀三部曲《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 館藏選粹

2025/04/04 - 2025/12/31 (剩 71 天)

「大南方多元史觀特藏室」為高雄市立美術館自2019年起,藉由新型態美術館的空間改造,重新定位美術館與全球藝術史的鏈結所推出的策展計畫。本計畫重新盤點美術館的典藏作品,建構從地方到全球的藝術典藏與研究脈絡,歷經首部曲《南方作為相遇之所》與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2024年推出三部曲《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透過策展重新梳理美術館典藏作品的文化底蘊,再創跨文化的新視域。 《珍珠》Part I由本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新加坡美術館共同策劃,以「南方」所匯聚的多元背景下代表性的女性藝術家為策展主題,關注邊緣化的歷史、性別、地理與藝術實踐,書寫多元且扎根於土地的故事,呈現了過去近三十年來臺灣與東南亞具開創性的女性藝術家創作,呈現當代女性藝術多元及繁盛紛陳的創作面貌,紀錄著女性視角下,小至個人、大至家國的生命歷程至今仍不斷帶給世人們的啟發。《珍珠》Part II,展覽架構延續Part I的四個主題:身體風景、療癒之方、遷徙與安棲,以及非人類與生態,聚焦高美館典藏品,共展出31位跨世代、跨媒材的臺灣女性藝術家。 中文展名「珍珠」—命名靈感來自紀錄文學《印尼etc.:眾神遺落的珍珠》的中譯名,象徵著展出的藝術家們,如同來自南方海域的閃耀珍珠,從南方折射世界。英文的展名採用了東加詩人艾裴立.浩歐法(Epeli Hauʻofa)提出「海即我心」(Ocean in Us)的概念。呈現跨越海洋、島嶼邊界的文化共同體,展現仿如海洋流動的思惟和多元匯聚。 本次展出體現了這樣的海洋世界觀,藝術家自在地從身體內在微觀、個人的私密記憶,或來自日常的愛、挫折與希望,批判性地挖掘被忽視的性別視角、生態、遷徙與藝術物質性的重要性。這樣的世界觀也回應了人類世的迫切需要,從以人為中心的視角轉向與環境共存。隨著藝術家,我們遊走在現實與想像、傳說與夢境間,反映著我們所生存的世界和其無盡的精神性。本展邀請觀眾走入女性藝術家的宇宙,理解她們在仿如大海島嶼的生命境遇中,憑藉勇氣、想像力與開放性,迎接生命的波濤與潮流。



Placeholder image

高雄市皮影戲館常設展

2025/01/01 - 2025/12/31 (剩 71 天)

館內常設展覽亦重新規劃,不僅展示皮影戲偶、樂器、燈光、影窗等文物,更強調互動體驗與視覺效果的變化,像是設計早期皮影戲演出的暗室,搭設原始牛車戲台,享受最真實的古早味光、影演出實境。創新的親子劇場則設計可移動式舞台及親子座位,除讓偶戲演出有無限的可能,更拉近民眾之間的距離。難到來到皮影戲館的民眾,還可以在影藏1號店選購皮影戲館獨家設計的文創商品作為紀念。



Placeholder image

南國故鄉:柯旗化故居常設展

2025/01/01 - 2025/12/31 (剩 71 天)

為紀念已故柯旗化先生的貢獻,以其故居轉化為展示空間,部分家具陳設保留當時生活場景,搭配書信、照片等相關文物展示;並以柯旗化先生經歷為切入點,以情境互動裝置設計,帶出白色恐怖與高雄人權運動的時代背景,期望呈現台灣民主進程,並紀念這位及英文文法家、作家與政治受難者等多重身分於一身的先行者。



Placeholder image

見城館常設展

2025/01/01 - 2025/12/31 (剩 71 天)

「見城館」以左營「鳳山縣舊城」歷史為核心,為全臺唯一結合光雕投影且動態演繹百年歷史的舊城模型展示,新科技演繹老歷史,一樓展示空間有具科技性的AR「穿越時空見城」及二樓VR「我們的舊城」的互動裝置設計,企望重新詮釋並再現舊城自明鄭迄今的歷史軌跡,讓民眾享受如重臨百年舊城、跨越古今的3D互動實感體驗,帶你穿越時空遊舊城。



Placeholder image

舊打狗驛故事館常設展

2025/01/01 - 2025/12/31 (剩 71 天)

打狗鐵道故事館為台鐵高雄港車站轉變而來,目前館內保留了許多珍貴的鐵道文化資產,並將1960-70年代鐵道貨運全盛時期的氛圍,原汁原味保存展示,提供參觀者豐富的時空體驗。2017年9月輕軌哈瑪星站通車,10月1日起本館更名為舊打狗驛故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