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安安定定歷險記Ⅶ~花裡來 水裡去」繪本展

2025/07/11 - 2025/08/24 (剩 9 天)

敬邀各位長官、貴賓、家長、校友、好朋友 安定國小訂於7月11日(週五)上午10:30,假臺中市立圖書館外埔分館舉行師生共創「安安定定歷險記Ⅶ~花裡來 水裡去」繪本展開幕。 歡迎大家一起來喔!



Placeholder image

2025臺灣東西兩岸石雕展暨臺中市石雕協會第10屆會員聯展

2025/07/26 - 2025/08/24 (剩 9 天)

臺中市石雕協會2025年集結了臺灣東、西兩岸傑出的石雕藝術家,呈現一場匯聚各式石材,全新創作的藝術饗宴。 期望本次展覽不僅展出各式風格獨具的石雕作品,更深入展現藝術者創作的歷程、石刻表現技巧、工具及石材的差異,並從感受臺灣本土石雕藝術的豐富面貌與長期耕耘的成果,歡迎全國各界藝文同好蒞臨觀展,共同見證石雕藝術的當代風華與職人精神。



Placeholder image

臺中市藝術亮點-【百年光影:走過20世紀的日常與風華】霧峰林家老照片展

2025/06/26 - 2025/08/24 (剩 9 天)

霧峰林家,是臺灣歷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從清領至日治,從戰亂至現代,承載著臺灣歷史的重要篇章。其文化與記憶不僅留存在壯麗的古建築與珍貴文物中,更流淌在每一代人對於家族的記憶裡。 讓我們透過珍貴的影像,一同走入20世紀,細細品味霧峰林家的日常風貌與時代榮光,見證霧峰地區發展的歲月及臺灣歷史文化的風華。



Placeholder image

2025小願夏享藝趣『藝童陶趣』

2025/05/10 - 2025/08/24 (剩 9 天)

2025 小願夏享藝趣『藝童陶趣』 藝童陶趣聯展 🙌(1)中港美術班.陶織夢 陶藝家李承恩、偕同教師陳維真、王秋燕與林圭堂,共同引導中港高中國中部第十七屆美術班, 運用豐沛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用陶藝創作述說自身的夢境、表達夢想的美好、未來的期待與社會的關注。 🙌(2)鹿峰國小.染泥青韻 李俊毅主任與教師李美枝、陳郁嵐與黃千嘉共同指導高年級藝術課,利用泥土、鋁線與青花技法,創作鋁線編織陶板、陶藝絞泥容器與青花彩繪陶作品,不僅兼具實用與美感,也展現傳統與創新的融合。 🙌(3)鹿峰國小.染剪映聲 教師林美枝、黃千嘉與藍染工作坊、彤漾藍工作坊共同指導高年級藝術課,利用染、剪、鋁編與熱縮等獨特技法進行創作,展出植物染背袋、剪紙油紙傘燈與熱縮片風鈴,展現自然與傳統工藝之美。 🙌(4)文光國小.戀戀南勢溪 教師范文甄指導,結合學生南勢溪踏訪經驗與彩繪技巧,在陶桶上刻畫、壓印,利用線條與圖形表現對南勢溪動植物與地景的觀察,線條的刻畫,會因為不同的力道創造不同程度的光線映照,由內而外凸顯器皿上溫潤的釉色,藉此感念這條滋養的溪流。 🙌(5)建國國小.古今對話 教師蔡育慧與蔡景卉指導,創作靈感來自於拍瀑拉平埔族過往的狩獵生活,以平面繪畫為媒材,呈現族人與自然共存的日常圖景與現代清水的風貌,象徵傳統與現代交融,帶領觀眾走入一場家鄉古今的對話。 👉時間:5/10-8/24 09:30-17:00週一休館 👉地點:清水眷村文化園區/小願藝樹館 公益小願市集 👉時間:5/10-8/24之雙週日 10:00-16:00 👉地點:清水眷村文化園區/信義小站廣場



Placeholder image

轉角遇見大師-李賜鎮創作展

2025/05/10 - 2025/08/24 (剩 9 天)

藝術家李賜鎮1939年生於彰化縣,現居臺中。從小學即喜歡繪畫,並受到張炳南老師作品啟蒙。其後從事印刷業,在製版過程奠定深厚的用色基礎,自印刷業退休後執起畫筆,開啟創作之路。 其創作題材、風格及技法不受拘束,透過細膩觀察及現地寫生,忠實紀錄臺灣各地風土民情。而其大膽用色及細膩筆觸,傳遞出藝術家豐沛的情感,留下屬於這個時代的印記。 曾任臺中高工素描指導老師、臺中市美術教育學會理事、臺中市油畫家協會常務理事、臺灣藝術家法國沙龍美術協會理事,並曾擔任臺中縣山線社區大學油畫指導老師,個人創作展出及教學經歷豐富,多次獲邀參加國際交流聯展及個展,作品皆深獲好評。



Placeholder image

梧棲親子館_臺中兒童【海之風味】兒童詩歌創作展

2025/08/01 - 2025/08/26 (剩 11 天)

八月中下旬,大家期盼已久的【臺中海生館】,更將在臺中港區盛大的開幕。為了呼應這份期盼,特別策劃了【觀˙賞 : 海之風味-海港生物、風物短篇詩歌創作展】,讓西海岸的海風詩歌與臺中海生館,一起走進大家的心中,如浪潮起伏共鳴著。 我們邀請清水、沙鹿、梧棲等臺中港區,雅好文字創作的親子們一起動腦、動心、動筆,寫下關於海豚、寄居蟹、水母、三趾濱鷸、燈塔、帆船、風車、沙灘與海浪等,八種【海之風味】的海港生物、風物,分享他們觀海、賞海後,腦中所思、心中所感、手中所寫的短篇詩歌。 邀請愛海的鄉親一起來欣賞,更願意去親近、守護屬於我們的美麗大海。



Placeholder image

剛柔之域—張淑美繪畫、武德淳雕塑雙個展

2025/07/01 - 2025/08/26 (剩 11 天)

剛柔之域—張淑美繪畫、武德淳雕塑雙個展訂於2025年7月1日至8月26日(週一至週五)AM9:00~PM12:00/PM13:30~PM17:00在財團法人英才文教基金會全球藝術中心(台中市西屯區府會園道179號4樓)展出,誠摯邀請愛好藝術的朋友蒞臨參觀指教。 本次雙個展係由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林淑華博士策展,她認為當代藝術視野中,「柔」與「剛」常被視為彼此對立的特質,然而具有穿透力的藝術,往往誕生於兩者交會與融合之間。本展聚焦於藝術家張淑美與武德淳兩位風格迥異、卻同樣以「人體」為創作核心的藝術實踐者,透過他們獨特的創作語彙與美學表現,展開一場橫跨形式、觀念與文化經驗的深層對話。 張淑美自少女時期習舞,將舞蹈身體語言內化於繪畫創作中。她筆下的女性裸體既婉約又堅定,融合東方內省與西方形式,展現詩性的心理節奏與深層精神性。這些畫中身影,不再是男性凝視下的客體,而是女性自身感知與精神空間的延伸。張淑美長期以女性身體為創作主題,在畫布上鋪陳情感記憶與個人生命史的軌跡,作品沉靜、溫潤卻蘊含堅韌力量,展現出清晰的女性意識與持續不輟的藝術追求。 武德淳以剛性的雕塑創作為核心。他擅長運用鋼鐵等堅硬媒材,透過切削、焊接與組構等手法,呈現出強烈結構感與材質的原始性。然而,他並不追求冰冷機械式的形式美,而是在鋼鐵表面保留焊點與手工痕跡,使其作品富含生命的溫度。武德淳探討身體與精神、肉身與結構之間的關係,藉由幾何化與抽象手法,將人體形象轉化為力量與動勢的象徵。他的「剛」不是僵固,而是內含柔情、流動中的張力語彙。 兩位藝術家雖分別代表「柔性」與「剛性」的創作向度,卻皆以人體為橋梁,通往對生命經驗與內在感知的探索。張淑美以細膩筆觸描繪女性身體,表現出溫柔且堅韌的精神力量;武德淳則藉由鋼鐵結構重塑人體形象,揭示存在的重量與情感的深度。他們的作品超越性別與形式對立,在柔與剛的交會中展現一種超越性的藝術實踐。 在當代藝術強調速度與衝突的語境中,張淑美與武德淳的創作提醒觀者:藝術可以沉靜,卻不脆弱;可以堅定,卻不張揚。他們柔與剛之間,建構出一處屬於當代的詩性空間與精神光芒;柔可入骨,剛中藏情。本展邀請觀者在畫布與雕塑、身體與精神之間,細細凝視作品中的細微轉化,感受其中流動的生命氣息與思想溫度。



Placeholder image

祁顏藝色2.0-跨域 形上與形下之對話

2025/08/09 - 2025/08/27 (剩 12 天)

祁慶玲此次展覽將抽象油畫與釉彩陶藝並置,構築出一場關於精神與物質、抽象與具象、意念與形式之間的視覺對話。油彩的堆疊如情緒的堆積,釉色的漫流像是念頭的散落,藉由油彩及釉彩的流動來傳達時間與秩序的無形存在,追求形而上的精神層次。而多媒材及陶土的質感、器型、釉色的肌理的結合,在這裡延伸一種屬於當下的感知節奏,作品中視覺與觸覺層面的呈現,亦是形而下的最佳表述。



Placeholder image

陶之淬煉《真・善・美 》-張義明、江崞瑾、戴辰諺三人聯展

2025/08/09 - 2025/08/27 (剩 12 天)

張義明以没有國境的天空之自由造型表現、並融合獨創之彩虹釉薬,釉彩在自由揮灑中重疊、融合猶如天光落入陶土之上,呈現如朝夕變化無窮之美麗「天空」;江崞瑾手捏技法強調「手的語言」,不求精緻對稱,而是展限手工藝的獨特節奏與生命氣息,每個細節都流露出創作者想表達當下的情感;戴辰諺作品中的『結晶釉』強調自然界中的「有機成長」,釉彩在高溫中自由綻放,如冰花般凝結瞬間的永恆。觀賞者可用五感去親近、用心去傾聽陶土與彩虹釉之結合表達出的『真・善・美』。



Placeholder image

藝文研習成果展-張乃夫師生膠彩畫展

2025/08/01 - 2025/08/27 (剩 12 天)

本次膠彩作品以花鳥、風景等為題材,並以創新型式,先厚塗粗礦物在填色技法,使畫面呈現出礦物的質感,且迅速顯現出作品氛圍,達到了學習創作的成就感。在基底材方面,主要以自製紙張來降低學員的學習成本,及應用「金、銀絲紙」創作,更進一步提昇作品的價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