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野趣盎然-六翮彩墨畫會聯展

2025/09/06 - 2025/10/05 (剩 18 天)

本次展出主題為「野趣盎然」,藉由花鳥、蟲魚、鳥獸等題材不同姿態角度,和身邊的光影情境,展現萬物皆有靈性的內涵與外顯型態,表達野生動植物的逸趣和生命力! 展出作品不失傳統精神又兼以現代中西元素,希望賦予作品動靜聲息與故事性的訴說,讓觀賞者能共同融入畫作情境中。展出作品除構圖脫離傳統形式外,運用多元創作媒材包含彩墨、膠彩、漆畫等,以不同的材料呈現不同的效果與美感,歡迎各界參觀指教。



Placeholder image

台灣省書畫家協會聯展

2025/09/13 - 2025/10/05 (剩 18 天)

台灣省書畫家協會成立於1986年,前身為中正百齡書畫會,由書畫比賽得獎者與地方藝術家組成,1992年改制為省級人民團體,至今已逾三十年。協會致力於書畫藝術的推廣與地方文化的交流合作,長年於各地文化中心舉辦聯展,耕耘不輟。 本次展覽集結會員多元創作,展出涵蓋彩墨、水墨寫意、工筆山水與花鳥、書法各體、油畫及數位藝術等類型,風格橫跨傳統與當代、寫實與抽象。創作者將自然意象與內在情感融入筆墨與色彩之中,每件作品皆展現獨特風格與深厚修養。展覽不僅呈現藝術的多樣性,也邀請觀者在流動的墨韻與色彩中,感受生活的詩意與藝術的美好。



Placeholder image

2025茆碧蘭油畫個展

2025/09/12 - 2025/10/05 (剩 18 天)

茆碧蘭於私立中山醫學大學護理畢業,為圓兒時夢想重拾畫筆拜師張城吉老師,在老師「沒有天才,唯有學習」的訓練下,使這非科班出生的學生,鼓起無比的勇氣與信心,投入追逐繪畫藝術之路,進而逐夢踏實。 繪畫對茆碧蘭而言是一種釋放及傳達內心觀察萬象的一種表現方式,透過學習、創作、突破,再精進,也藉由不斷地於自然界中擷取養分,並轉化醖釀、沉澱,將瞬間的感動藉由畫筆更有意涵地呈現在畫布上。印象式光影捕捉人物景象的精神與節奏,神韻流暢而擬真。此次展出作品有人物、花卉、港埠風光和街景等多元豐富。



Placeholder image

ART・豐原2025藝術家邀請展:有德之境,在地之筆-林有德紀念展

2025/09/05 - 2025/10/05 (剩 18 天)

在地藝術的累積與展現,反映出城市文化的厚度與生命力。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每年定期展出資深前輩藝術家作品,透過其深厚的人生歷練與藝術能量,帶給社會大眾更多關於美的體悟。2025年特別策劃「林有德創作紀念展」,向這位出生於臺中豐原的藝術家致敬。展覽邀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系莊明中教授擔任策展人,主題訂為「有德之境,在地之筆」,回顧林有德老師一生藝程、從政及教育貢獻,並展出其繪畫作品、珍貴文獻及相關文物,期待能呈現他深耕地方、融情於畫的創作精神,讓大眾更加認識這位在地藝術家的風範。 林有德老師1911年出生,1926年進入臺北師範學校就讀,在校期間師事日本畫家石川欽一郎老師,奠定水彩畫基礎,也養成勤於戶外寫生,從大自然汲取創作靈感的習慣。於學校畢業後,進入教職服務,並曾先後擔任豐原首任與次任鎮長、臺中縣議員等公職。政務繁忙,卻始終不曾間斷創作之路,持續以畫筆記錄生活、抒發情懷,展現對藝術的熱愛與堅持。 此次的紀念展,距離林有德老師1988年首次於葫蘆墩文化中心展出之「第一屆臺中縣美術家接力展」已有37年,別具意義。展出作品橫跨林有德老師近75年創作歷程,涵蓋早年探索、中年成熟,至晚年沉潛的各個時期,完整呈現其一生創作的軌跡。林有德老師擅長描繪山水田園與日常風景,筆觸細膩、色調淡雅,作品中流露對家鄉的深厚情感,深具人文溫度與在地韻味。透過本次紀念展,期盼讓觀者走進他的視野,細細品味,感受他對土地的深情與藝術的恆久力量。 創作媒材以水彩為主,紙本為基底,題材涵蓋家鄉山水、田園風景、宗教佛像等,色調淡雅溫潤,流露深厚人文情懷與在地韻味。透過本次展覽,期望觀者走進他的視野,感受他對土地的深情與藝術的恆久力量。



Placeholder image

【現場導覽】《寓諸無境》吳瓊娟創作個展(共2場)

2025/09/28 - 2025/10/05 (剩 18 天)

在萬象紛紜的世界中,藝術或許是一種讓心靈得以「無待而自全」的方式。此次展出水墨、膠彩作品皆取材自中國經典寓言與自然節律,融入易象思維與象徵語彙,畫面並非再現實景,而是詮釋心象的留痕。作者希望讓觀眾在觀看中「無心而心現」,藉此,作品不再僅是表達,而是一次存在的沉潛與體悟,一場通往無邊之境的寧靜旅行。



Placeholder image

2025清風茶宴-聞茗視界新茶覺

2025/09/06 - 2025/10/05 (剩 18 天)

2025清風茶宴以「茶覺・器識・席知」為主軸,展品計30件,於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展開一場結合視覺美學與感官體驗的茶文化展演,從臺灣茶葉風味、茶器設計到當代茶席美學,全面呈現臺灣茶文化的深層意涵與當代表現。 本次展覽清水廳規劃主題有「茶覺」以透過六大茶類的茶葉實物展示與嗅聞體驗,介紹茶的種類、產地與香氣特質,引領觀眾從氣味認識茶的個性。「器識」以扇形展台呈現多樣茶器,介紹茶器名稱、功能與材質之美,說明「因茶擇器」的理念,體現茶藝中器物與人的互動美學。「席知」運 用空間設計以屏風開窗結構,融入自然意象,展示當代茶席的簡約與靜謐之美,讓觀眾感受茶席與人、空間之間的深層對話。另特邀請陶藝家張永昇老師展出「臺灣雙杯茶席」,本次展出天目茶碗作品為入選2025法國巴黎羅浮宮當代茶碗典藏展之作,展現臺灣茶陶文化的國際視野。 掬月廳策劃主題為「漆席之諦」,由漆藝家蔡玉釵與陳育汝共同創作,展現漆藝與茶席融合之美感實驗,為傳統工藝注入新生命。此外,展期間將舉辦「席知惜之-臺灣特色茶席品茗體驗」共84場特色茶席可供420位品茗,邀請茶人現場沖泡臺灣當代茶席、工夫茶席、雙杯品茗茶席與茶碗泡茶席,提供民眾報名入席體驗,透過品茗與交流實際感受茶文化的藝術性與生活感。 2025《清風茶宴》不僅重現臺灣茶文化的深厚風采,更將其提升為當代美學生活的實踐場域,從一杯茶開始,啟動對土地、文化與生活的感知與感謝。



Placeholder image

千蓮遊藝──禪境幽香

2025/08/02 - 2025/10/05 (剩 18 天)

萬和宮的首次母女聯展!「千蓮遊藝──禪境幽香」八月二日起至十月五日止在萬和文化大樓麻芛文化館「創意藝廊」登場,張月蓮與葉千慈母女結合技術、心法、情感及藝術思維,畫出洋溢禪境幽香的畫作,值得參觀。 張月蓮、葉千慈母女,先後於民國一0五年及一0九年跟隨「水墨行者」何木火大師學畫。得力於名師無私的傾囊相授各種皴、擦、染、潑等技法,加上她們的才華、用心及勤學,迄今已獲得多項美展入選。母女倆,修持心法,依心而行。唯心的修行,運用在習畫過程,打好基礎的基本功之後,結合意境及內心世界思維,呈現的作品,都是內心的對話。換言之,每幅畫都是母女倆結合技術、心法、情感及藝術思維的佳作。 此次聯展,展出四十八件畫作,以「禪境幽香」為展覽主題。張月蓮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是用禪的心境詮釋在畫面上,讓心靈沉澱之後與天地自然萬物相融的心境,照見「自性本來清靜」。她分享說,在當下感受心的純淨,此時能量、覺知強而敏銳;感知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木皆有靈性,是有種「我見青山亦如是;青山見我亦如是」,如沐春風之喜悅,讓心靈能達到無與倫比的禪悅之境。當沉澱的心在畫作上,是心無旁鶩的揮筆,忘卻時間的流轉。 張月蓮、葉千慈以此種心境傳達,希望觀畫時能暫時放下所有煩憂,享受片刻的心靈寧靜;放慢腳步在當下,讓心貼近畫的意境,一股幽香,由內心散發出來,感悟「當下即是」的人生!她們更期望,參觀後都滿載著一顆輕安、溫馨、喜悅的心!



Placeholder image

《無以名狀》

2025/08/02 - 2025/10/05 (剩 18 天)

本次展覽《無以名狀》,聚焦於兩位藝術家的創作實踐,他們分別以木材與陶瓷為載體,透過時間、痕跡與物質的轉化,描繪那些難以言喻的內在經驗。 藝術家洪暐評將情緒的殘留與釋放皆化為具象的雕塑。氣球成為情感的象徵——被不斷堆積、壓抑,最終爆裂與修補。透過木頭、樹脂、黃銅等異材質的搭配,表現時間與記憶的沉澱。讓記憶裡已消逝的人、事、物以不同的方式獲得新生。 藝術家黃曉茹以陶瓷為核心媒材,將自製的紙漿土作為創作起點。材料本身的可塑性與變異性,在高溫燒製的過程中展現出極大的偶然與未知,從材料出發,回應著世界的模糊性與情感的多層次。 不試圖提供明確的敘事,而是讓作品與觀者之間產生關係。那些無法直述的經驗,藉由形體、質地、痕跡與光影,被轉化為可以感知的存在。展覽不僅是觀看的場域,更是一場與自身內在相遇的旅程。或許,我們終究無法為某些情感命名,但正是這份曖昧與模糊,構成了生命最真實的質地。



Placeholder image

鹿藝傳揚

2025/09/05 - 2025/10/05 (剩 18 天)

「鹿藝傳揚」由【彰化縣鹿港文化創意協會】策劃,集結多位當地技藝精湛的藝術家共同展出,以「傳統與現代的對話」為主題,融合鹿港古典韻味與現代藝術,在傳統與創新的交融下,展現獨特而迷人的文化魅力。展覽不僅傳遞鹿港豐富的文化巧思,也透過近距離觀賞,讓人更深刻感受鹿港特有的藝術底蘊與工藝美學。 誠摯邀請您蒞臨參觀,一同感受鹿港之美! 參展藝術家運用木雕、金屬纏繞、版畫、麵塑、繡線花及織帶等多元媒材,創作出 78 件融合古典與現代美學的作品。



Placeholder image

《台灣花韻~花的永恆心跳》師生聯展

2025/09/20 - 2025/10/08 (剩 21 天)

作品涵蓋永生花、乾燥花、擬真花等非鮮花類花藝創作,同時延伸至花為主題的繪畫創作與複合媒材設計,展現多元美學的深度與廣度。透過花藝與畫作的跨界交融,讓「永恆之花、心意綿延」的概念具象呈現,傳遞永續與情感的共鳴。展覽結合個展與聯展形式,呈現師生共創的心靈軌跡,每件作品都是時間靜止的詩句,邀您一同走進花的永恆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