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2024/04/23 - 2024/09/22 (剩 4 天)

凝視自我: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時間|2024/4/23-2024/8/18 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301,302,303,305展覽室   反身顯影: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時間|2024/5/16-2024/9/22 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201,202,203展覽室   展覽介紹 策展人:陳永賢     藝術家在鏡像中的自我身影,是一種人物形象的身份符號投射,包括容貌、表情、外觀姿態及身體特徵等視覺符號,承載著創作者個人意識和自身文化背景的多重語境。這些「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圖像的含義,都和自我的凝視(gaze)、自我意識的影像(image)和自我形象的想像(imaginary),有著緊密的情感聯繫。 如何理解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從藝術家的表現手法來看,凝視自我並非僵固的看與被看,自我身影亦非只是物理性曝光後的潛像,而是趨近於解蔽狀態下的圖像記憶與視覺編碼。如此,自我身影作為時代脈絡傳遞的訊息,透過「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展覽,我們看到日治時期寫真館攝影家的自我形象、戰後臺灣攝影家自我身影、解嚴後臺灣藝術家的自我影像,以及近年來當代藝術家們藉由新媒體科技媒介展現自我樣貌的多元形式,呈現了豐沛的藝術能量。 在此脈絡下,臺灣的歷史環境孕育了重要的影像發展歷程,其中更涉及了自我影像在技術與觀念上的遞嬗與更迭,顯得別具意義。於是,透過自我影像的再現意涵,在作品賦形的隱喻中產生理解與連結,重啟自我覺察和社會探詢的對話。不僅如此,藉由這些自我身影的顯像結構,扣連於個人思想及社會現象所引發的問題意識與反身姿態,築造了一種可視化的閱讀軸線。因而,凝視自我與映照他者之間,保存著一個互文性的緊密扣連,提供不同思路來闡述自我生命經驗、社會集體記憶,作為時代的見證。 在這個意義上,藝術家自我身影的顯像意涵,就像映照自身的一面薄鏡,流瀉出自我認知的心理空間,以及社會處境的深層關係。從「凝視自我」的視角來看,自我圖像與影像生產的相互碰撞下,激盪了藝術家更深刻體會的創作力,並折射當前現實維度及所處生態。也就是說,作品中銘刻自我身影,在凝視與認知之間產生自我主觀意識,無論是一種期望的、異化的、想像的形象投放,最終透過影像介質的轉換和影像再現的特質,賦予鏡像自我更深層的存在價值。 另一方面,當代藝術家在凝視自我的移情作用下,從影像觀念的內聚思考轉向外部客體接榫,輾轉投射於自我認同與自我反身性思考,並擴延於自我身體與環境場域的對應關係。他們復返於個人反思及自身文化的洞察迴路,藉由身體行為和社會空間的對話形式,進一步把自我影像描寫入當代身體文化現象的範疇。因此,從「反身顯影」的面向來說,這些鏡映關係的複合文本形式,已經把自我身影的固態錨點往外擴散,嵌接於時代脈動下表意系統,注入更多影像迻譯的可能。 整體來看,本展「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探討鏡像自我的表現形式與自我影像的轉譯思維,從藝術家身份印記出發,連結於自我、異己與他者之間的意識形態,叩問當代影像生產對象的主客體關係。更關鍵的是,藝術家自我身影之表徵闡述了圖像寓意的多義性,也隱含著社會他者的反身性指涉。這些時代趨勢下的自我影像,適時地與社會、文化、歷史的脈絡軌跡交織疊合,凸顯一種自身存在的不可取代性,以及藝術視域的核心價值。   凝視自我 攝影改變了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以及我們在鏡頭前的身體姿態。自我影像的鏡映關係,在凝視與認知之間產生某種弔詭迴圈,如拉岡(Jacques Lacan)的「鏡像階段」(Mirror Stage)揭示鏡像自我的形塑過程,其中產生遺漏、轉換為某物形象,經過中介的介質來建構想像世界。自我凝視中的自我形象,是一個期望的、異化的、轉化的、想像的影像投射。 攝影影像的本質是再現,影像生產都是作為主體再現的基調。藝術家透過鏡中映像、凝視自我的交互關係,投放於符號表徵而賦予鏡像自我的內在意識和自我異化的指涉。從客觀的角度來看,藝術家以多元觀點轉譯「凝視」與「自我」之間的自我認同與知識建構,不僅突破片斷的認知、傳達個人內在想望,同時也表現出藝術家移情作用後的影像詮釋。   反身顯影 作品中銘刻上自我身影,是一種自我意識的投放,作為個人情感和認知態度的錨點。顯影後的鏡像自我,扣連於背後的自身生活、自我信仰、自身價值,並將個人行動轉化於社會結構和時代脈動等迻譯形式,作為自我對話與社會他者的反身性思考。如紀登斯(Anthony Giddens)將「反身性」(Reflexivity)概念,嵌接於自我身體於社會系統的自反與反思。 藝術家在影像中投射了自我形貌,作為記錄、建構和理念延伸的一種手法,讓這些顯像開啟了鏡像折射的第二張臉。至此,自我身影復返於個人反思及社會文化之洞察,包括:自我慾望與情感寄託、性別認同與自明狀態、肉身掃瞄與圖像寓意、家庭觀念與人際關係、社會現實與勞力流動、身體行為與環境場域等議題,進而提供反身性的對話空間。   參展藝術家(共50位) 凝視自我 張朝目、張照堂、陳擎耀、陳耿彬、陳孝齊、江源祥、致穎、鄧南光、何孟娟、洪孔達、侯淑姿、侯怡亭、許淵富、黃玉柱、李小鏡、林草、林壽鎰、劉秋兒、歐陽文、石晉華、施強、鄧博仁、崔廣宇、吳其章、吳金淼、姚瑞中、葉清芳 反身顯影 張乾琦、陳家翊、陳新偉、洪鈞元、侯怡亭、許惠晴、黃盟欽、黃博志、洪政任、高俊宏、郭慧禪、李亦凡、廖祈羽、林俊吉、林俊良、拉勒俄嵐・巴耷玬、施威任、蘇匯宇、戴宏霖、王伯宇、王聖文、吳政璋、吳逸中、宇中怡  



Placeholder image

中華民國第二十一屆國際版畫雙年展

2024/07/27 - 2024/10/13 (剩 25 天)

  中華民國第二十一屆國際版畫雙年展   展覽日期│ 2024/07/27-10/13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五9:00-17:00、週六至周日9:00-18:00 (周一休館) 展覽地點│ 國立臺灣美術館 201-202展覽室 活動信箱│ print21@art.ntmofa.gov.tw     「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由文化部指導,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旨在提倡版畫藝術創作、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共同豐富版畫藝術未來的多元發展。自1983年開辦至今,經歷逾40年的不懈耕耘,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國際版畫雙年展之一,今年喜迎第二十一屆。   本屆國際版畫雙年展,共收到82國1215件作品報名參賽。亞洲的報名人數幾近半數,其中又以來自臺灣、日本、泰國、印度、中國的參賽者報名最為踴躍;歐洲參賽者則佔報名總人數的四成,尤以今年共有131位參賽者報名的波蘭,榮登本屆報名人數最多的國家。評審過程首先由初審委員們以線上審查的方式,遴選出173件入圍作品。而準時寄達本館並符合本展規範的作品,則進入複審,由國際評審團評選出共計38國163件精彩作品,其中包含金、銀、銅牌獎得主各1名,評審團特別獎2名、優選5名及佳作5名等共15件得獎作品。   值得關注的是,在2019年開始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以及2022年俄羅斯、烏克蘭的戰爭影響下,許多創作者不約而同的把主題聚焦於對戰爭、災害的叩問與辯證,對動盪不安、傾頹衰亡感受的描繪與轉譯,並以創造性語彙融合個人的感受與觀察,交融出對社會和人性的洞察;一方面探詢人類文明中衝突與災害不斷重演的悲劇性本質,另一方面,也以淬鍊下的深刻共鳴,在喟嘆、遺憾或無奈中,仍對未來寄託一絲希望與願景。   而除了戰爭與災害議題之外,本展也匯聚來自不同文化底蘊下,對社會、生命、時空、自然等諸多議題的多元觀點,創作者以個人的獨特視角和經驗出發,藉由想像、思考、情感的多重激盪,煥發出藝術語彙的豐富演繹,銘刻著多元並蓄的反思,或對純粹形式美學的追求。作品主題的多樣性、技法應用的豐富度、傳統與創新的兼容並蓄,以及創作者們豐沛的創作能量,涵融了本展作為國際性版畫創作交流平台的多元風貌。   最後,衷心感謝本屆諮詢委員、初審及複審評審團的委員們:大衛・阿特戈伊帝亞 (David ARTEAGOITIA)、盧卡娜・庫娜維嘉儂 (Luckana KUNAVICHAYANONT)、尼爾斯.卡斯騰 (Nils KARSTEN)、呂燕卿、高實珩、張正仁、張家瑀、梅丁衍、陳曉朋、黃椿元、楊明迭、薛保瑕,感謝他們在此期間挹注的辛勞。也謝謝各國參賽者對本展的持續支持和參與,並衷心祝賀所有的獲獎藝術家。也期待未來「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能夠更加擴展和深化,作為全球版畫藝術工作者交流與對話的平臺,持續豐富版畫創作的多元風貌。   ◆本展活動網站 https://printbiennial.ntmofa.gov.tw/      



Placeholder image

113年全國美術展

2024/07/20 - 2024/10/13 (剩 25 天)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4年7月20日至10月13日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五9:00-17:00、週六至周日9:00-18:00 (周一休館)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102-107展覽室、203-205展覽室、美術街   展覽介紹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全國美術展」,自民國100年初次辦理,迄今已邁入第14屆。本展秉持拔擢美術創作人才、鼓勵美術創作之宗旨,透過公開徵件、縝密評選、獎金挹注及展覽發表等機制,提供藝術創作者一個相互切磋的交流平台;在活絡不同的創造特質與人文風韻時,以良性競爭的態度持續推動本在臺灣藝術界具指標性的美術賽事。 「113年全國美術展」徵件項目共11類別,含括水墨、書法、篆刻、膠彩、油畫、水彩、版畫、雕塑、攝影、新媒體藝術及綜合媒材類。本屆總收件數達1148件,由本館延聘各領域專家學者組成之專業評審團,經過嚴謹的初、複審2階段審查作業,最終於各類別評選出金、銀、銅牌獎各1件以及入選76件,總計109件作品脫穎而出。此外,本屆參展者也包含書法、篆刻和版畫3類中4位曾獲頒「免審查獎」的傑出藝術家。在今年的獲獎者中,更出現了3位「免審查獎」的新銳得主,分別在水墨、膠彩、版畫類連續三屆獲得前三名。 「113年全國美術展」訂於113年7月20日至10月13日期間,在本館102-107、203-205展覽室及美術街盛大展出。本屆展覽老將新秀齊發光,每件作品娓娓道出藝術家自身的觀點,以獨特的語彙紀錄日常經驗和生命感悟、刻劃對內∕外在世界的回望與細膩觀察,並反映社會現況。藉由不同種類的媒材應用與技法表現,藝術家表達心中想法,以各式各樣的創作形式詮釋與轉譯其關注的議題。 為創造更豐沛的臺灣藝文環境,本館藉由每年的藝術徵件,發掘創作的無限可能性;並不斷的精進調整,完善競賽及評選的制度,致力於提供臺灣藝術家們一處能盡情發揮所長的展覽平臺。期盼透過「全國美術展」,凝結各領域創作者的熱忱與活力,彰顯在地文化和世代風華的同時,持續滋養、激盪藝術創意與靈感思維。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  



Placeholder image

黃土水與他的時代—臺灣首位西洋雕塑家與20世紀初期的東京美術學校

2024/09/06 - 2024/10/20 (剩 32 天)

展期:2024年9月6日至10月20日 展出地點: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大學美術館 主辦單位:東京藝術大學、國立臺灣美術館 策展人:村上敬、薛燕玲   2023年3月,本館舉辦了「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展覽及研討會,邀請東京藝術大學熊澤弘、村上敬教授等參與,發表相關研究,引起臺灣民眾廣泛迴響。黃土水(1895-1930)曾於1915年至1922年間在日本東京美術學校學習,這段經歷也促成了本館與東京藝術大學今日的合作。「黃土水與他的時代—臺灣首位西洋雕塑家與20世紀初期的東京美術學校」展覽由本館與東京藝術大學共同合作策劃,讓黃土水的作品再度回到的母校與師長及同儕、後輩作品展出,重現他在日藝術發展的時代,藉此探討時代浪潮中日臺藝術家們如何在西洋現代化的夾擊下追求在地特色藝術的理想。   黃土水(1895-1930)出生於臺灣臺北,是臺灣首位以美術志願進入東京美術學校學習,且入選帝國美術展覽會的近代西洋雕塑家。他於1915年進入雕刻科木雕部跟隨高村光雲學習,至1922年完成研究生學業,1921年加入雕塑組織「曠原社」,與北村西望、建畠大夢等人交誼切磋,曾在東京池袋設立工作室發展直到1930年去逝。其致力於傳統雕刻導入西方雕塑技術的創作,自1920年至1924連續四次入選帝國美術展覽會,及參加1922年「平和紀念博覽會」臺灣館展出,入選第一、二回聖德太子奉讚展。   黃土水被視為1910-1930年臺灣美術界唯一的代表,受到日本皇族、臺灣官方及各界的矚目,與他的創作脈絡有所關聯性。他從傳統木雕出發,在西式雕刻塑造中探索前進,受到高村光雲、羅丹藝術的影響,在其短暫的十五年藝術歷程探索創作強調個性生命並具鮮明的臺灣主體意識的作品,展現他追求從東方文化出發體現於西洋雕塑現代性的時代精神。   本展將在東京藝術大學大學美術館展出,展品包含東京藝大所收藏黃土水留日期間與前後時期(明治後期、大正時期至昭和初期)的雕塑、繪畫等作品,以及本館典藏與私人收藏的黃土水作品。其中東京藝大展出藏品50餘件,除高村光雲、朝倉文夫、北村西望等人作品,也特別展出臺灣留學該校的校友如李梅樹、陳植棋、陳澄波、李石樵、郭柏川、顏水龍等之自畫像與畢業製作。展區內特別規劃的「黃土水專題區」,本館則特別挑選〈甘露水〉、〈釋迦出山〉和〈山本農相壽像〉(山本悌二郎氏)三件館藏作品,並從私人藏家手中借來〈鵝鳥〉、〈歸途〉和〈鹿〉等七件經典作品。其中,〈甘露水〉是1921年入選第三回帝展及1922年參加「平和紀念東京博覽會—臺灣館」的具有歷史意義的作品。這件作品表現亞洲女性的身形和面容,融合觀音聖母的神聖與高潔,展現出高貴自信的氣質與力量。黃土水運用西洋雕刻技法來抒發東方美學,同時形塑出臺灣本土文化意象,使〈甘露水〉成為跨文化的重要藝術資產。   除了精彩的雕塑作品外,本展也整理了黃土水的年表、重要文獻,以及與其相關的研究出版物,期能完整呈現這位藝術家短暫卻燦爛的藝術生命。他在日期間正值日本近代化潮流下與西洋美術交匯又力圖開創出在地藝術的時代,從首次入選帝展到去世前遺作〈水牛群像〉都不斷的追求創作以臺灣在地色彩為主題的作品,尋找臺灣意識的「文化自覺」,對後進青年藝術家有深遠的影響。希望黃土水卓越的藝術成就能夠廣為流傳,讓世人得知,並意識到他的作品價值。    



Placeholder image

山水變奏—李重重的水墨歷程

2024/08/03 - 2024/11/03 (剩 46 天)

「山水變奏—李重重的水墨歷程」 時間:2024. 08. 03 — 2024. 11. 03 地點:101展覽室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 策展人:吳超然 (東海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 展覽介紹 1942年,李重重在烽火交織的年代出生於安徽黃山腳下的屯溪。1947年隨著父親李金玉(1907-1986)來台後,定居於鹽分地帶的臺南七股。1961年,由於考量到父母親的經濟負擔,身為長女的李重重選擇公費的政工幹部學校復興崗校區美術系就讀。 李重重在復興崗時期所受的學院訓練,使她在人物速寫與素描奠下紮實的基礎。之後,又透過文學家尉天驄(1935-2019)的介紹,結識了劉國松,並在1968年加入了「中國水墨畫學會」。之後,李重重開啟了她在現代水墨的各種新嘗試─無論是抽象元素的使用、色塊與墨韻的層層堆疊、印拓與刷染與自動性技法的交互使用,使得她逐漸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創作道路。 本次國立臺灣美術館的「山水變奏─李重重的水墨歷程」整理了她超過一甲子以來的代表作品:除了早期的速寫、油畫、素描、文獻照片之外,還把她的水墨創作分期整理。回顧1950年代以來的臺灣美術史,李重重雖非五月與東方畫會的成員,但是她獨樹一格、色彩優雅又帶有抽象塊面的水墨創作,在男性所主導的水墨領域裡,扮演了一個獨立且堅定的角色。    



Placeholder image

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

2024/03/23 - 2024/12/29 (剩 102 天)

文化部自2018年推動前瞻基礎建設「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進行美術、工藝、文學、音樂各類型藝術系統性的調查、蒐集、盤整,重建過去被輕忽的臺灣藝術史與檔案文獻,藉此並串連地方與民間的力量,共同維護保存國家重要藝術資產。同時透過多元觀點的展演、以重現歷史記憶、再現臺灣藝術家作品等策略方向,展開與當今生活的連結與對話,進而凝聚建構臺灣文化藝術知識體系,為未來的世代保存時代的記憶與文化資產。 國立臺灣美術館在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目標下,著重臺灣美術在地發展脈絡與歷史觀點爬梳,於2018年至2023年期間,透過精實的學術研究、出版、作品與圖書史料蒐藏、維修護、數位化應用,策劃逾百檔相關展覽及推廣活動,呈現臺灣美術發展的時代軌跡與美學特色。期間完成約800餘件重要藝術作品的購藏,及時保存與臻補,更加完備18世紀以來的典藏脈絡。為完整建構此批重要典藏的知識體系,另規劃「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深入梳理明清迄日治時期(1640-1945)的臺灣書畫美學演化發展。此外,在2017年至2019年間文化部積極推動,促成來自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許鴻源博士670件創作年代跨越半世紀臺灣畫家作品的捐贈案。本館積極辦理編目整飭、維修護與專題展和活動推廣,獲得各方更多的肯定與回應,於此六年間相繼獲得黃土水、林玉山、洪瑞麟、莊世和等重要的捐贈案。本館持續與前輩、資深藝術家、家屬、收藏家等攜手維護藝術作品與文獻,使臺灣藝術在多方力量的推動下,得以保存維護與傳承,並建構出綿延深長的文化意義。 此次策劃「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展覽,奠基於上述美術資產的重要典藏和保存成果,多方呈現國美館多年來推動的重建藝術史工作,整理重點成果包含藝術品典藏、維修護、文化近用三大主軸分階段展出,展現國美館對藏品系統化的保存維護與修復觀點、經典作品和藝術文獻的展現與詮釋、藝術知識議題的研究和策劃、藝術家影音紀錄與研究出版、蘊涵文化平權的藝術近用與轉譯等綜合內容,呈現藝術發展如何與臺灣文化主體性相互生成,以及我們如何將藝術的文化意義與資產傳承到未來世代,認識與尊榮自身的歷史,進而形構未來的前瞻視野。



Placeholder image

《「我記得……」:關於記憶與想像的拼貼》兒童藝術教育展

2024/07/06 - 2024/12/31 (剩 104 天)

我記得…那個風和日麗的假日午後,和家人一起到附近的大公園遊玩,在樹林間穿梭、撿拾土地上紅色的落葉和圓滾滾的樹木種子。 我還記得…海邊鹹鹹的味道、空氣中溫暖而濕潤的氣味;…經過煩囂喧鬧的路口、光彩奪目的霓虹燈招牌… 你記得生活中哪些片刻的經驗嗎?有什麼特別印象深刻,讓你好想把記憶中的人們、事物、時光、氣味或是心情保存下來?藝術家也和你一樣,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為創作的靈感元素,透過不同的創作手法,把生命中重要或不經意的時刻保留下來,甚至…產生新的意義! 本次兒童藝術教育展聚焦在當代藝術家如何透過各種「拼貼」的創作手法,將生活中的記憶透過藝術的語言表現。也邀請你在觀賞展覽後,細細回想生活中的片刻,用什麼方式最能表達心中的記憶?



Placeholder image

林玉山臺灣寫生地圖與足跡-線上互動展

2024/01/29 - 2024/12/31 (剩 104 天)

【林玉山臺灣寫生地圖與足跡-線上互動展】   國美館於2018年獲得林玉山家屬捐贈林玉山寫生冊及寫生稿作品,數量共計694件,作品圖像共計2,500件,其題材包含花、草、人物、走獸、禽鳥、風景等多元主題,創作年代橫跨1930年至2000年,為具體呈現林玉山在臺灣駐足寫生之景,本次展覽從作品圖像中選出284件臺灣風景寫生稿作為展覽的主要作品,並分為「展覽總說」、「寫生之路」、 「寫生精選作品30」、「林玉山臺灣寫生地圖與足跡」、「展覽總作品」等五大部分。   其中「寫生精選作品30」,除了透過作品解說分析林玉山速寫時的畫面安排與構思歷程,更結合動態影像呈現畫作細節;「林玉山臺灣寫生地圖與足跡」則透過資料視覺化方式,以地點風景、離島、山岳、海岸、泉溪河瀑布等五大主題聚焦呈現林玉山在臺灣駐足的寫生地點。邀請觀眾透過本次線上展覽,隨時隨地透過電腦、平板或手機等裝置,探索林玉山對臺灣山川、海岸、鄉村等地的寫生紀錄。  



Placeholder image

「國美典藏數位博物館:我腦海中的地方,會真的存在」

2024/01/29 - 2024/12/31 (剩 104 天)

「國美典藏數位博物館:我腦海中的地方,會真的存在」 「時光迴廊」 2021年,雕塑大師塵封已久的〈甘露水〉重新面世,除了帶來臺灣藝文界轟動,也引起大眾對於臺灣美術百年來的重新關注。 時光迴廊線上展覽共分三個展區,表現百年來的臺灣美術歷程,入口先以大師黃土水的重要作品〈甘露水〉等三件典藏精品展示於空間主廳;前輩藝術家陳澄波、蒲添生、李仲生、蔡水林,則呈現油畫與雕塑的細膩風貌;而當代藝術展區,帶有奇幻元素作品,與空間共同營造出科幻與歷史並存的微妙。橫跨百年的創作維度,在此展覽共同展現。 本展覽以塵封/發現為主軸,場景打造未來末日之境,為全3D作品的線上展覽,並首次將平面油畫以3D方式呈現,讓您於其中探尋不同時期的藝術價值,所留下的珍貴藝術瑰寶。   「環境中的創作物」 從空中鳥瞰的國立臺灣美術館,是亮麗的綠色區塊,現代性簡潔與開闊的建築主體外,圍繞著的是綠意盎然的花木與臺灣當代雕塑作品。 「環境中的創作物」延伸實體特色,將其搬運至天馬行空的腦海想像中,為全3D作品的線上展覽。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戶外雕塑園區的「日光大道」、「風鈴小徑」及「綠蔭秘境」路線中,精選出10件雕塑作品,在雲端的展示空間裡,國美館的建築如同移動城堡般懸浮空中,也成為數位博館中的「展品之一」,四周宛如曠野,常駐於館舍周圍的作品環繞,保留了原有的概念意象,卻衍伸為線上展覽中獨有的陳列方式。  



Placeholder image

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

2024/03/23 - 2025/03/16 (剩 179 天)

展覽日期及地點: 典藏展 展覽室301、301-302走廊 2024/3/23(六)-2024/12/29(日)   展覽室302 第一階段修復展:2024/3/23(六)-2024/7/28(日) 第二階段文化近用展:2024/8/24(六)-2025/3/16(日) 策展人:黃詠純、陳達芬、戴妏珊、李文元、吳麗娟 展覽總論        文化部自2018年推動前瞻基礎建設「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進行美術、工藝、文學、音樂各類型藝術系統性的調查、蒐集、盤整,重建過去被輕忽的臺灣藝術史與檔案文獻,藉此並串連地方與民間的力量,共同維護保存國家重要藝術資產。同時透過多元觀點的展演、以重現歷史記憶、再現臺灣藝術家作品等策略方向,展開與當今生活的連結與對話,進而凝聚建構臺灣文化藝術知識體系,為未來的世代保存時代的記憶與文化資產。        國立臺灣美術館在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目標下,著重臺灣美術在地發展脈絡與歷史觀點爬梳,於2018年至2023年期間,透過精實的學術研究、出版、作品與圖書史料蒐藏、維修護、數位化應用,策劃逾百檔相關展覽及推廣活動,呈現臺灣美術發展的時代軌跡與美學特色。期間完成約800餘件重要藝術作品的購藏,及時保存與臻補,更加完備18世紀以來的典藏脈絡。為完整建構此批重要典藏的知識體系,另規劃「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深入梳理明清迄日治時期(1640-1945)的臺灣書畫美學演化發展。此外,在2017年至2019年間文化部積極推動,促成來自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許鴻源博士670件創作年代跨越半世紀臺灣畫家作品的捐贈案。本館積極辦理編目整飭、維修護與專題展和活動推廣,獲得各方更多的肯定與回應,於此六年間相繼獲得黃土水、林玉山、洪瑞麟、莊世和等重要的捐贈案。本館持續與前輩、資深藝術家、家屬、收藏家等攜手維護藝術作品與文獻,使臺灣藝術在多方力量的推動下,得以保存維護與傳承,並建構出綿延深長的文化意義。        此次策劃「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展覽,奠基於上述美術資產的重要典藏和保存成果,多方呈現國美館多年來推動的重建藝術史工作,整理重點成果包含藝術品典藏、維修護、文化近用三大主軸分階段展出,展現國美館對藏品系統化的保存維護與修復觀點、經典作品和藝術文獻的展現與詮釋、藝術知識議題的研究和策劃、藝術家影音紀錄與研究出版、蘊涵文化平權的藝術近用與轉譯等綜合內容,呈現藝術發展如何與臺灣文化主體性相互生成,以及我們如何將藝術的文化意義與資產傳承到未來世代,認識與尊榮自身的歷史,進而形構未來的前瞻視野。     ●典藏展區 臺灣美術典藏研究脈絡與文化傳承-展覽簡介 展覽日期:2024/3/23-2024/12/29 展覽地點:301展覽室、301至302走廊 策 展 人 :黃詠純        國美館於2018年至2023年間購藏許多臺灣早期珍貴繪畫作品,如明清時期書畫、日治時期臺灣前輩藝術家早期代表性創作及日籍畫家描繪臺灣風土的作品、及戰後現代主義的經典作品等。這些作品的入藏,豐富了國美館的典藏脈絡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研究材料,更加完備地勾勒出臺灣美術史自明清、日治一直到戰後初期的發展輪廓。除了藝術作品的典藏,同時聚焦在各別藝術家的創作生命史、臺灣與亞洲近現代藝術家的互動關係和學術脈絡,透過一系列的藝術家研究、傳記和紀錄片,結合不同策劃主題的展覽,探討日治時期臺、府展之於臺灣藝術發展的影響、藝術家與民間人士的文化倡議及文化意識的萌生、戰後東西方文化衝擊下的美術新面貌的蘊生等。這些典藏珍品及藝術家創作生命史相應而生的系列學術研究、影音文獻的整理和展覽,是藝術家、美術館、研究學者與策展人員、藏品維護者對於臺灣美術史的建構與書寫,同時也是為未來世代所保留的文化傳承。        展覽規劃在301展覽室扼要呈現國美館六年間的「重建臺灣藝術史」工作中的重要入藏與其相應研究脈絡:「早期繪畫藏品的日臺藝術交流與影響」、「風土敘事的時代觀點」、「抽象藝術的前衛浪潮」與「推動臺灣主體意識的民間力量」共四個子題。展場中分別呈現作品、藝術文獻與影音紀錄檔案等豐富的藝術史料,交織各時代的藝術面貌;從藝術家、藝術研究者、民間贊助者等不同角色,全面探討推動臺灣藝術發展的多種關鍵力量。並在301-302展覽室中間連通道呈現國美館自 2012 年起延續文化部「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與「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兩項出版計畫,至今共出版171本藝術家傳記與60多部紀錄片,建構臺灣跨越世代藝術家的創作歷史,透過口述、訪談影音、保存並拓展研究書寫藝術史的史料。   ●修復展區 臺灣美術作品保存修護-展覽簡介 展      期:2024/3/23-2024/7/28 展覽地點:302展覽室 策 展 人 :陳達芬、戴妏珊、李文元        國美館推動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國家政策目標,為保存臺灣美術文化資產與歷史價值,在國家前瞻基礎設建計畫支持下,2018年起執行計畫內容至2023年止,累積800多件經典作品購置典藏,及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無償贈予文化部670件作品,與臺灣藝術家林玉山、洪瑞麟、莊世和及張萬傳家屬大批捐贈作品與相關文獻資料等,這些入藏的珍貴藝術作品,作品創作年代橫跨臺灣明清至日治時期到戰後1960-1970年代為主。             這些早期藏品橫跨年代至今久遠,在臺灣氣候與環境等因素影響下產生劣化狀況,本次透過前瞻計畫重建臺灣藝術史典藏維護整飭計畫的修護工作,恢復往日作品光彩。本展區特以國美館2018年起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內容之精選重要典藏品及各類媒材修護案例介紹,分為四大子題展區:「整飭與科學的視角」、「媒材與時代的挑戰」、「決策與倫理的對話」、「歷史與經典的再現」,精選各類媒材重要典藏品修護案例回顧,由作品入藏美術館流程的整飭維護,到作品修護過程中所發現的修護痕跡,延伸出藝術家創作材質種類不同與使用媒材的特殊性,其修護方式與如何選用適當的修護填補材料,影響畫作日後保存的重要性;並藉由將作品基底材置換適當材料的保存維護案例,與大型作品展示功能的需求,所做特殊展示裝裱的保存維護措施案例,體現國美館對藏品永續保存和展示功能的關注。藉由這些修護完成重要的經典作品,將作品修護過程呈現給社會大眾,使觀眾更了解臺灣美術史的藝術家與作品背後典藏維護的工作。   ●文化近用展區 展期 2024/8/24-2025/3/16 展覽地點:302展覽室 策展人:吳麗娟 敬請期待相關展覽資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