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墜石粉塵」顧世勇個展

2024/07/13 - 2024/09/29 (剩 10 天)

本展覽的兩件作品:《回音》及《海平線》,分別部署在前後一大一小的空間中。而貫穿這兩件作品的元素均為「石粉」,不管是山石或沿海沙礫,乃至分佈在花蓮海岸線上的石雕群,其構成最原始單位亦是石粉,每當蕭瑟的東北季風吹起,石粉就隨風揚起,四處飄散、游離在山間、林地、曠野、溪流、河床、海邊等最荒原邊陲的地帶,我想,石粉應該是花蓮最不引人注目,然而卻是對環境地形、地勢、地貌最敏感的物質。



Placeholder image

根源.心 — 阮文盟紀念展

2024/07/13 - 2024/09/29 (剩 10 天)

創作領域含括雕塑、金工、珠寶的阮文盟,回臺發展近30年期間,其創作主題環繞著思索與探究自身文化的本源,並由三個發展的面向來表現其對於溯源的心靈思考。一是對於故鄉情懷的體現,透過西方的理性思維將東方山水疊層的關係具象化;二是藉由亞熱帶及南島文化的自然與人文所引發的個人思考,轉化為形體探討的表現;三則是個人心靈的反思,以多元媒材的組合探討靜態與動態生命所構成對應的和諧關係,透過藝術的表現傳達對環境關懷的心靈感受。



Placeholder image

「梅好時刻」關於愛 - 那個我愛你的剎那展覽

2024/06/29 - 2024/09/29 (剩 10 天)

本季(7-9月),將以「梅好時刻」-「關於愛—那個我愛你的剎那」展覽為主題;以小愛到大愛的觀點,除了展現張芳杰校長於楊梅國中建校之初,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在「第七堂課」號召青年學子們共同協力搬運建材,自力建校,為南桃園開啟教育的康莊大道的感人故事,更彰顯了張芳杰校長之所以有別於其他教育工作者的館舍特色;如此無私付出、只求共好的精神,是為「大愛」的一種表現。故第二季將策畫「梅好時刻」,從柔性主題 「愛」與「關係」出發,展覽「關於愛—那個我愛你的剎那」,將分享來自於楊梅日常浪漫與文學魅力,如:楊梅在地人對於過去愛情的種種滋味,對應到楊梅三部曲作者黃娟老師的文學作品,自文字的堆疊再現生活環境中各種傳遞與表達各種「愛」的模樣,重新咀嚼過去時空裡,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各種靦腆情懷與純樸浪漫;在現在的當下,反思人們彼此之間透過數位世界而產生的距離,以及說愛的各種表現。並邀請民眾一起來用文字來說出心意,打造楊梅故事園區的浪漫文學地景。 楊梅故事園區作為楊梅文化客廳之角色,擬於「梅好時刻」期間,與桃園市圖書館紅梅分館共同合作,提供推薦浪漫或文史書單,並分別於7月27日(六)、7月28日(日)、8月10日(六)、8月11日(日)各辦理一日性的活動,包括青春市集、「梅好時刻-自造幸福」系列教育推廣課程、邀請表演團隊或街頭藝人演出,以愛為名,打造出楊梅地區專屬的粉紅色季節。



Placeholder image

超逸拔俗—溥心畬書畫特展

2024/07/19 - 2024/09/29 (剩 10 天)

溥心畬先生一生修身,一如其名,是位全能書畫家,且作品豐富,題材廣泛,出手不凡。畫山水花鳥,體物察微,如臨其境,流暢而有節奏,含蓄內斂;畫人物則筆意遒勁,氣骨渾厚處而又見飄逸婀娜,實有出神入化之功,為中國近代的一位大師。



Placeholder image

林玉山逝世二十週年紀念展

2024/07/17 - 2024/09/29 (剩 10 天)

林玉山大師出身於人文薈萃的嘉義,其崇尚自然寫生的理念與豐碩的文學素養,將漢學之詩詞、書法、繪畫融於一起,引入世界性的藝術觀與東洋畫技法,在創作上開拓了多元的面向,把中國畫雄渾的水墨藝術詮釋,提昇到另一番嶄新的境地。



Placeholder image

「臺南400-城市美學」特色課程成果展

2024/07/13 - 2024/09/29 (剩 10 天)

臺南400城市美學 盤點在地生活、文化/建構「臺南城市美學」六構面 構面規劃執行/林武成 策展人 /許遠達 城市是文明的象徵,是人類日常生活的軌跡。113年盛逢臺南市建城400年,臺南市提出「臺南400城市美學發展特色計畫」,藉由藝術美感課程,梳理這座城市時代肌理。藉整合既有的教育專案措施,以提昇教師藝術領域創新教學能力為核心,整體規劃「寺廟古蹟」、「城市街景」、「巷弄美學」、「米糖文化」、「地方風土」、「臺南龍光」等城市美學六構面。 由「藝術校園、在地體驗」為推動主軸,「發展在地藝術」及「行銷臺南藝術」為兩大優先推動面向,協助各校推動藝術領域課程。建立本市的整體藝術教育架構,進而深化學校主體藝術、美感領域課程、提昇藝術、美感領域教學品質、增進學生藝術欣賞及創作能力。   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教育局 承辦單位:臺南市中西區進學國小、臺南市立東區復興國中 協辦單位: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   展覽地點:本館鄉土生活展示中心 展覽時間:113/07/13-113/09/29  9:00-17:00  週一休息   活動聯絡人:林武成  電話:065791371轉111



Placeholder image

館藏雲南富寧彝族繡花文物微型展

2024/07/06 - 2024/09/29 (剩 10 天)

位於中國和寮國邊境的雲南省文山州富寧縣的彞族花倮支系,因穿著特殊的大襠寬腳褲,故又稱「花褲腳倮(儸)」(注:早期部分彝族人被外族稱為「儸儸」或「儸族」,這樣的稱呼多少帶有歧視性,並非正式族稱。)。 陳景林、馬毓秀老師於1997年8月進入該地進行田野調查時,發現花褲腳倮彞族支系還保存傳統樣式,據云該支人口數僅約百人,由於族群太小,文化封閉性反而特強,也因異文化滲透少,服裝維持獨自樣式。當時他們參加婚喪喜事或重大節慶活動時,族人皆穿著傳統手繡及貼飾織花細帶作飾的盛裝,族人雖少,但仍完好保存著悠久且精美的服飾形制及刺繡技藝,非常具有特色。 館藏有1套傳統繡花婦女盛裝,包括:頭巾、長袖對襟繡花短身衣、刺繡圍腰(圍裙)及大襠寬腳褲。皆為陳景林、馬毓秀老師於1997年採集,於1998年入藏。



Placeholder image

「好書大家讀」2023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得獎好書展

2024/07/03 - 2024/09/29 (剩 10 天)

本次文學讀物的得獎好書在主題與創作風格上展現了多元的風貌,作品包含有關霸凌、多元種族、愛與尊重、人際關係等生活化的議題,除了可以幫助讀者重新思考自我與他人關係的建立,也能藉由故事傳遞作為未來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參考指引。其中科普知識小說《我們‧夢想‧太空》獲得評委們滿分的肯定,本書的三兄妹角色形象塑造成功,內容中呈現青少年時期的人際關係與自我認同,充滿知識力與情感張力;陳美燕創作的《沙小妹找媽媽》與張哲銘創作的《三隻小鼴鼠:蟬鳴聲林》獲得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好書,兩位作者也榮獲為2023年度優秀繪圖者。《草蜢的幸福雜貨店》書中以輕巧情節,探討人際關係的糾葛與選擇迷思,是陪著讀者檢視他人跟自我關係的佳作。在本土作品中,彭素華創作的《黑糖的女兒》,用心地以在地語言呈現國家文化。



Placeholder image

戀-i東南亞‧零距離主題書展

2024/07/02 - 2024/09/29 (剩 10 天)

近來東南亞地區是華人愛去的旅遊勝地,不僅旅費便宜、又免簽證、觀光特色景點多、美食多,讓人有想出國旅遊的衝動,特此展出東南亞相關書籍繪本,了解南洋國度,並提供民眾旅遊參考。



Placeholder image

本土美學的建構者:何文杞逝世周年紀念展

2024/07/19 - 2024/09/29 (剩 10 天)

何文杞作為戰後臺灣鄉土運動中本土美學建構的先驅者,不論是透過漢式民間建築或原住民藝術文化,其創作取材自臺灣民間生活、信仰及建築的作品,可視為臺灣重現文化主體的重要印記,對臺灣藝術發展脈絡深具意義。為致敬這位「立足臺灣、放眼國際」的藝術家,由國立成功大學蕭瓊瑞名譽教授策劃《本土美學的建構者:何文杞逝世周年紀念展》,呈現何文杞一生重要的水彩及油畫等創作。 展覽地點:本館第二、三展覽室 展覽時間:113年7月19日--113年9月29日  9:00-17:00  週一休   導覽活動: 8月4日(週日)下午2點,報名連結:https://reurl.cc/6vmvGV 9月7日(週六)下午2點,報名連結:https://reurl.cc/WxmxZZ   專題講座: 8月24日(週六)下午2點,報名連結:https://reurl.cc/Ej0jNg 蕭瓊瑞教授與黃冬富教授進行座談,林保堯教授主持。



Placeholder image

纖維圖書室—原住民主題書展

2024/09/01 - 2024/09/29 (剩 10 天)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典藏有臺灣各原住民族的傳統服飾與機具,各族群有獨特的傳統服裝與飾品,紡織技術、衣服的式樣與花紋、裝飾品等物質文化。隨著時間的流逝,或因族群間的往來,地域、家族、個人品味及流行風格而有所不同。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特別精選原住民主題相關圖書,歡迎大家到纖維圖書室閱讀,更邀請大家有機會再到2樓常設展廳逛逛,欣賞展出的原住民族服飾,一同體驗原住民族傳統服飾之美!



Placeholder image

回憶溫馨.療癒人生 ~ 寶島大地療癒~

2024/07/02 - 2024/09/29 (剩 10 天)

洪秀吉博士,一位在藝術和美學領域內耕耘多年的護理教育工作者。她用油彩勾勒出山川與大地的溫暖,也是對生命瞬息萬變的深刻反思,期待透過這些畫作,讓觀者感受到鄉土的芬芳,進而療癒心靈。



Placeholder image

2024苗北藝廊系列4:生命之豐-段安國皮革雕塑藝術展

2024/07/06 - 2024/09/29 (剩 10 天)

「皮革雕塑」是一種罕見的藝術形式。其工序繁複,藝術家需要極為了解皮革材質及顏料特性,才能呈現出厚薄質感、色彩和線條的美感。 曾獲美國國際皮革藝術展首獎的段安國,以簡樸寫實的藝術語言和精緻的皮革工藝,刻劃台灣人文風土,抒發出感動的人情味。他觀察入微,描繪那些貌似不起眼但充滿力量的生活片段,展現出樂觀執著和內斂性情的生命力。本次精選之創作傳達「拼搏、樸實、樂觀」的精神,期望觀者能透過觀察人物風景中的姿態和細節,共同感染這份美好,體悟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



Placeholder image

2024苗北側廊系列1:入木三分-現代木雕作品展

2024/07/06 - 2024/09/29 (剩 10 天)

木頭的特性受到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包括地理位置、溫度冷暖、乾燥潮濕、向陽與否等因素,並反映在樹木年輪中的歷史記憶上,進而塑造出每棵樹木獨特的質地、紋路和生長姿態。這種個性化的特質在被用於創作材料時,自然地與藝術家產生對話,成為藝術作品的一部分。 因此,以木頭獨特的肌理、色澤和質感為載體的雕塑創作,既是木雕藝術的特色,也是藝術家對木材的詮釋和賦予。 苗北藝文中心特別從三義木雕館精選數件參與木雕藝術研習營的現代木雕,從這些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藝術家對木材的深刻認識與生活體悟體現在每一道刻痕中。這些作品豐富的造型述說著多姿多彩的情感,透過木材的質地、雕刻的紋路以及手感的痕跡,向觀眾傳遞著獨特的美學韻味。



Placeholder image

入木三分–現代木雕作品展

2024/07/06 - 2024/09/29 (剩 10 天)

木頭的特性受到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包括地理位置、溫度冷暖、乾燥潮濕、向陽與否等因素,並反映在樹木年輪中的歷史記憶上,進而塑造出每棵樹木獨特的質地、紋路和生長姿態。這種個性化的特質在被用於創作材料時,自然地與藝術家產生對話,成為藝術作品的一部分。 因此,以木頭獨特的肌理、色澤和質感為載體的雕塑創作,既是木雕藝術的特色,也是藝術家對木材的詮釋和賦予。 苗北藝文中心特別從三義木雕館精選數件參與木雕藝術研習營的現代木雕,從這些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藝術家對木材的深刻認識與生活體悟體現在每一道刻痕中。這些作品豐富的造型述說著多姿多彩的情感,透過木材的質地、雕刻的紋路以及手感的痕跡,向觀眾傳遞著獨特的美學韻味。



Placeholder image

生命之豐-段安國皮革雕塑藝術展

2024/07/06 - 2024/09/29 (剩 10 天)

「皮革雕塑」是一種罕見的藝術形式。其工序繁複,藝術家需要極為了解皮革材質及顏料特性,才能呈現出厚薄質感、色彩和線條的美感。 曾獲美國國際皮革藝術展首獎的段安國,以簡樸寫實的藝術語言和精緻的皮革工藝,刻劃台灣人文風土,抒發出感動的人情味。他觀察入微,描繪那些貌似不起眼但充滿力量的生活片段,展現出樂觀執著和內斂性情的生命力。本次精選之創作傳達「拼搏、樸實、樂觀」的精神,期望觀者能透過觀察人物風景中的姿態和細節,共同感染這份美好,體悟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



Placeholder image

主題書展-繞著台灣讀美食~高雄篇

2024/07/01 - 2024/09/29 (剩 10 天)

台灣雖然面積不大,但同時容納閩南、客家、原住民和新住民,成為一個文化大融合的環境。而吃在任何文化中都是最重要的核心靈魂,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不同的口味、食材、烹調方式等,無論是閩南、客家、原住民、新住民等,都有各自豐富的飲食文化,這些也都是屬於台灣的味道,就讓我們繞著台灣讀美食~從高雄開始。



Placeholder image

虫叢之靈

2024/05/14 - 2024/09/29 (剩 10 天)

藝術家|王荷瑄 @tigermilk_felt #羊毛氈藝術家 從小就喜歡東摸西弄,於2008年成立 tiger milk 工作室,因對於質感與色彩的 偏好,選擇以羊毛作為主要的創作材料,融入各種織品創作形式,包括編織、 刺繡、自然素材等,作品為雕塑和大幅織品畫為主,探討個人與自然和動物之間的關係。 ​ 在白盒子的空間裡引入天光,在熙來攘往的廊道旁,安靜而平和地存在。 內惟藝術中心裡的三處館中花園,是室內也是戶外。因著這個獨有的浪漫,場館特別邀請羊毛氈藝術家王荷瑄的《虫叢之靈》,改編半屏山的靈獸傳說,只有動物的靈魂與昆蟲複眼才看得到的麞妖,在內惟藝術中心裡,搬演萬物重生的奇幻故事。 虫叢之靈 從前,在高雄的半屏山附近住著一隻山羌,他在那裡生活了很久很久,人類的世界已經不知道過了幾個世代,山羌也已經變成了一隻很老很老的山羌。他看著人類的繁榮與成長,越發貪婪的濫墾與破壞山林,最後觸怒了天神,天神便降下火災以懲罰人類,但老山羌不忍心傷害萬物甚至是人類,事前用嬰兒般的嚎啕大哭聲警告人類災難降臨,並用淚水幫忙滅火,讓人類逃過一劫。 但邪惡的人類卻反咬老山羌,認為是牠的叫聲招來大火,更將牠妖魔化,取名為「麞妖」。老山羌很傷心,深怕人們的嫌惡與追捕,便躲到更幽深的半屏山中。 人類的貪念是永無止盡,不斷的摧殘大自然,獵捕各種昆蟲動物,導致物種瀕臨絕種,有的更是已經不存在了,對於人類自取滅亡的行為,老山羌這次決定將自己完全隱身,以無為而為之,靜靜地望著日月星辰,遠遠地望著喧鬧繁華,一動也不動,只是望著……。   最終幻化成了半屏山中的靈獸,只有動物的靈魂和昆蟲的複眼看得見他,昆蟲動物們跟隨著靈獸,所到之處萬物重生,那裡沒有善惡,沒有生死,一片平靜安詳。 人類再也得不到靈獸的警示,也找不到他。人類與自然的對立永無止盡,或許也沒有對錯。但如果保有一顆美麗善良的心,也許某個寧靜的夜晚,當人們都沈沈睡去,會看見靈獸顯現在某個郁郁森林之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修鳳山縣志》〈叢談〉:「半屏山,昔常有麞在山巔鳴,則近地有火災,甚驗。採捕者見之,補不可得。聞其鳴,則人知戒火,後莫知所終,今已絕跡矣。」   *本故事存屬虛構,惟「麞妖」屬真實之獸。



Placeholder image

113年桃園市「書學研究講座」9/29 蕭世瓊主講:「創意書法文創運用」縱橫談

2024/09/29 - 2024/09/29 (剩 10 天)

本局長期植基書法美學推廣於日常,今年書學研究講座,4月21日邀請書法名家杜忠誥:「書藝中的生命美學」,9月29日邀請蕭世瓊老師主講:「創意書法文創運用」縱橫談。以書學藝術專業角度,透過書法作品影像圖檔解析書法創作過程及美學層次與內涵,包含傳統書寫的各書體創作,並探索現代書藝的時代轉化與創新、傳統與現代書學的美感經驗,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文字之美。 透過每一場講座近百件書法作品分享,除了傳統書藝文字之美欣賞外,老師將提供近期寫字風格作品,透過美感經驗的傳遞與分享,讓市民朋友對書法藝術之美有更進一步認識。



Placeholder image

臺中市藝術亮點-《噤思嶼》文獻特展

2024/09/03 - 2024/09/30 (剩 11 天)

由明道中學的師生們,一起彙整大量文獻資訊,並親自遠赴綠島收集素材,共同策劃本次「噤思嶼」文獻特展。本此展覽有豐富且珍貴的文獻書籍、報章雜誌等,從歷史文獻、展場設計、角色情境扮演、個案分析等,多元展區帶領大家反思民主內涵與文化保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