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我畫中的詩性與寓意 周志勇個展

2024/09/17 - 2024/09/29 (剩 11 天)

我畫中的詩性與寓意 周志勇個展 展期:2024.09.17-29 茶會:2024.09.21 15:00 「當我注視著我的畫,我必須感受到柔軟與情緒」 喜歡畫面中帶有詩意,像詩人般將心中的感受用符號表達。詩人用的是文字,而我呈現的符號是色彩、線條和肌理。有人說繪畫是感性的,對我而言,我用了很多的思考,思考著如何讓畫面兼具感性和理性,如何在畫中營造出浪漫與美。有時是具象的描述日常所見所聞,有時是抽象的手法表現對事物的感受,在作品中的色彩便已不只是單純的顏色配置,而是能詮釋作者的情緒和情感,以及背後構築的人生觀。



Placeholder image

資自通鑑 蕭一凡2024書畫展

2024/10/01 - 2024/10/13 (剩 25 天)

《資自通鑑》之對話弎 Y:作為書法門徒,或許:〔問題首先在於闡明這一耐心的思想練習的某些紐帶、轉向、停頓、閃光:發問(與別樣的發問)。〕以《資自通鑑》為名的展事,它以功夫論為紐帶,並轉向了主體的此在探問,在史鑑思維上停頓了下來⋯⋯。至於那第一道閃光,或許須經由二兄的發問而來~ X:一凡兄這次的展覽主題取名為「資自通鑑」,我想其中重要的意涵是,以古人(古典)為重要的學習資源(資自),涵養自身以通古今東西(資通),與此同時還能鑑己(資鑑)。這邊想問的是,用不語不動的石頭來鑑己,是否有特別的含義?一般鑑己需要用鏡子,一凡兄特別強調以石鑑己,能否請你談談創作石頭的經驗?跟鑑己的連結是如何呢? Y:當代唯有瞬息萬變是其不變,已無穩固的事與物了。或許,億萬年不變的石頭(止)能止其眾止。但我更願意說,寫石是某種零度書寫:筆墨之皴擦從石之為石的外形中解放出來,山水也並非觀察而得;它經由荒蕪靜寂逐漸啟始點線的堆疊,造極一次存有的烏托邦。於是乎〔這不是一顆石頭〕否定了繪畫的確認性,如同〔否定神學〕那般:當它說〔不是〕的時候,往往意味著多重可能性的敞開。因此,在時際的變與不變、在寫石的似與不似之間,總能鑑己。 Z:從「展覽」行為的角度來看,當一位深刻自省、具備自展自策能力的書家,取《資治通鑑》諧音,透過「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宋神宗語)」隱喻書家的臨、創之想;書史的古、今之思,乃至書理的東、西之辯⋯⋯,猶如解謎遊戲,觀者可以在享受書法筆墨的視覺震撼之餘,一窺書道奧堂,無不令我輩的書魂激昂澎湃。 那麼,設若有一位理想的讀者,不禁會問:若書法(及文人畫)的「資」為筆墨涵養,則藝術家(一凡)的「自、通、鑑」分別體現在(可見與不可見的)何處? Y:二兄是善問者,亦吾之師也。就我而言,從事古典學必須進行此一後設思考:〔過去究竟是如何在當下湧現的?〕重點或許不太是思索傳統的意義,而是如何把捉並創發出那個湧現的時刻!因此,資自通鑑即鑑通以自資,即在功夫指點(通古今中西的文史哲藝而鑑己)之持續調整的用中過程裡激發〔文〕之湧現。恰如Z君所言,如果資是書畫的筆墨基底,我的三個子題:〔資自〕乃以臨(或非臨)帖資用自身,〔資通〕藉由抒寫通攝古今中西,〔資鑑〕則權以寫石鑑史(一己之微型史)。 由於自、通、鑑皆自反性地體現在我的閱讀中,因此不可見的隱微回覆是,四字展題凝煉出眾多偶像名單:資(孟子、石濤、海德格)自(覺斯、巴特、傅柯)通(藥地、實齋、伽達默)鑑(莊子、吳彬、鑑泉)。我酷愛某種模糊不清的詩學想像,理想讀者必知我也⋯⋯ Y:X君曾以〔環中〕釋《逍遙遊》,十分精采!您能簡約地以環中抒解書法(擇其中幾端即可)嗎?而Z君乃台灣〔當代篆刻家〕中之翹楚,您認為篆刻之道藝,對書家之資用可以體現在那些層面(譬如書法的當代創作)?儘管,總在有用與無用之間⋯⋯ X:謝謝Y君提到我寫的那篇文章,那篇文章主要是從「環中」的概念來貫穿詮釋〈逍遙遊〉篇。「環中」雖然出現在〈齊物論〉(另一處在〈則陽〉),但這個概念已經展現在〈逍遙遊〉裡。Y君剛才提到「功夫」對書家當下創發湧現的意義,那我就先從「功夫」(工夫)談起,再分享一下《莊子》的「環中」如何展現在書法工夫裡。中國思想有所謂的「工夫論」,「功夫」與「工夫」通用,這兩個詞彙是在三國魏晉之後才出現的,一開始是指體力與時間。「功夫」或「工夫」具有「修行」的意涵,主要是從佛教與道教開始。魏晉南北朝的書論,也很常提到「工夫」,但會跟「天然」做對比,這裡的「工夫」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技藝」。受到《莊子》的影響,現在我們會強調「技進於道」,理想的書法境界是「道」體現在「技藝」,「技藝」與「道」相即不離。回到「工夫」與「天然」的關係,書法的技藝表現不應該太過刻意,而是在運筆過程中「自然而然」表現出來,也就是說工夫與自然(天然)不是對立的,工夫也能符合自然(自然而然),這樣的書法工夫就相當符合《莊子》的「環中」。對《莊子》而言,任何對立的事物或概念,都不是截然二分的,反而能夠找到兩者相互促成、相互轉化的可能性。優遊於對立的二元概念之間,並從中獲取養分,就是《莊子》的「環中」。換言之,能夠優遊於「工夫」與「天然」之間,就是書法上的「得其環中」。 Z:前述我從展覽題旨切入的提問,乃欲勾勒X君「資自通鑑」書藝展的輪廓與動機,令後之覽者略知其書法關懷,及其如何透過策展,讓自身與書史、書理、書道進行深刻且複雜的對話。我們在此展中將看到更多藝術家(一凡)以筆墨為本體,藉由臨、創、通、變等行為織成的思維光譜,奔放中見幽微的情感、似繳繞實耿直的言說。觀展如對晤,見字如見人。 誠如X君點出「石」與藝術家書道工夫(以石自鑑)的關係,「印」與書法的若即若離也是我個人長期關注的話題:書法是文字的藝術,離不開「漢字」的點線元素、逃不掉「文本」的摘章擇句,故爾文哲素養是書藝境界的關鍵。在當代,無論古典式(詩文傳統)或現代式(白話文、俚俗語入書)的創作,視覺與內容一體的觀念已是顯學,但即便如此,講究所鈐印句與書畫內容契合者,仍微乎其微。故應如此回覆Y君:吾輩正處在一個書法藝術多元奔放的節骨眼,無論古典或當代的作品,都應思考經典轉化(而非消費)的問題。我心目中的書法人,正是在磨礪書技、形塑書風、涵養書學之餘,仍能涉略篆刻乃至歐美抽象表現主義、日本墨象等見聞,同時關懷時事、探討議題,任重而道遠。 Y:謝謝Z兄的補充,我一直對談論自己的作品沒有太大的興趣(笑)。民國後,書法家重要的功夫論之一即是〔碑帖融合〕,而篆刻乃碑帖融合工夫中的隱微語彙,刀法、刀勢、刀意,當通書訣,至於石頭與紙張如此媒材對立之兩極(由樸澀到利落),書法家經驗其中必蘊個人之體知。X君熟稔中西跨文化哲學,富才性玄理。就我而言,環中或天鈞既有中鋒筆墨學的技術意義(技),也涵詠著聽之以氣的坐忘境界(道)。我們以上所閒談的話語,似乎仍是當代書學的未思。 Y:昔章實齋有謂:〔通六藝比興之旨,而後可以講春王正月之書。〕通乎藝旨始可言道,非以道限藝也。故而通書畫印意匠之旨,而後可言天下書道之心。現時代不乏當代書法創作,這當然是推助書法的方式之一。然則,是創造性地轉化傳統,還是消耗性地貶損經典,不可不慎也(當知止其所不知)!能具新變創發又不廢古典韻度,吾之志也! 感謝二兄對我的深刻啟發。 X:確實,如何吸收古典養分(碑帖、詩文等),並透過書法在生活上實踐「道」,是當代的重要議題。感謝二兄精湛的見解,獲益良多! Z:近年與二兄對談數次,每每攫獲新的靈光,在此誠謝。本次從一個展覽出發,透過各有專擅、但同樣關懷書學的三人相互詰問,縱使離題也能彰顯書篆宇宙的深邃浩瀚,我認為正是「閒聊」這種語錄體的醍醐味所在。 (逸潛案:幾個寂寥的子夜,獨酌1920鴻泰昌,同孟宸與康寧二兄賴談,過程中醉意時常取代了睡意,致令夜晚照亮了子夜⋯⋯。)



Placeholder image

淨圓~蔡忠南陶壺展

2024/10/17 - 2024/10/30 (剩 42 天)

與其說蔡老師是位陶藝家,倒不如稱他為「陶藝茶人」來的貼切些,一句「壺為茶用」,就道盡了他虛懷若谷的胸懷,無私又真實地詮釋茶器在茶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有別於其他制壺名家追求造形的創新,蔡老師默默地花更多時間在臨摹古器及傳統的工藝上,紮實的基本功夫,隨手捻來,就能做出各式茶器及唯妙唯肖的人物來,特別在茶壺上,不論是本土泥質的研發,適當的燒結溫度,舉凡會影響茶湯表現的任一細節,均不放過力求完美,茶壺不論大小,除觀賞把玩外,均能上手泡茶,尤其是在沖泡台灣特有的凍頂及重烘焙的鐵觀音時,更能釋放出茶湯應有的滋味特色,絕不亞於宜興紫砂壺。 出色的造形及完美的茶湯表現,對於愛喝茶的茶友,是值得擁有的一把泡茶利器。 黃浩然 于竹里館台北製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