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臺南市奇美博物館【常設展】兵器廳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3 天)

【常設展】兵器廳 奇美博物館的兵器廳分為「歐洲」與「非歐洲」兩大展區。「歐洲區」將多元複雜的兵器分門別類介紹,並設置兵器演進長廊,展示史前至近現代十九世紀的代表性兵器,呈現兵器在歷史上整體進程的概念。「非歐洲區」則以地理位置劃分十多個不同展區,如中國、日本、非洲、印度波斯等,呈現豐富多樣的裝飾風格與文化特色。



Placeholder image

臺南市奇美博物館【常設展】樂器廳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3 天)

【常設展】樂器廳 奇美博物館「樂器廳」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規劃「世界民族樂器」、「走入管弦樂團」、「機械音樂家」三大展區。「世界民族樂器」以地域分布為經、樂器發聲類型為緯,展出世界民族樂器的多元面貌。「走入管弦樂團」為全球首創的虛擬交響樂團,以管弦樂團的基礎配置作為空間設計,搭配多聲道影音畫面,讓民眾彷彿置身音樂會現場,而且還能走入樂團之中,從指揮家、演奏家的角度,體會各個樂器之於交響樂團所扮演的角色。「機械音樂家」呈現「自動樂器」等裝置如何將音樂留存下來、重複播放的發展過程。第二部分為獨立的「提琴」展區,精選藏品中各國最早製琴師的經典作品,同時設置提琴製作工坊、琴弓變革等內容。



Placeholder image

臺南市奇美博物館【常設展】《時間的房間》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3 天)

時間的房間 沉浸式劇場 走入時間的房間,您將進入《音樂的寓意》天井畫的時代背景,身歷其境參與它從 19 世紀迄今的流轉境遇。 場次|華語解說每15分鐘一場、英語解說每整點一場 長度|約 8 分鐘 資格|自由參加,每場以 10 人為限,額滿為止



Placeholder image

臺南市奇美博物館【常設展】走入管弦樂團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3 天)

走入管弦樂團 多聲道影音節目 在這裡,您可以親身「走」入且穿梭在音樂家之間,近距離觀察樂器、了解管弦樂團的編制,並欣賞臨場感十足的精彩演奏。 合作單位:NSO國家交響樂團 整點時段|所有樂器一起合奏 其它時段|各個音樂家輪流解說自己演奏的樂器 語言|華語 合奏節目表| 史麥塔納–〈莫爾道河〉,選自《我的祖國》 BEDŘICH SMETANA –‘Vltava’from Má Vlast 場次:10:00、13:00、16:00 長度:約12分鐘 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第二樂章 LUDWIG VAN BEETHOVEN–Symphony No. 7, Op. 92, Mvt. II 場次:11:00、14:00、17:00 長度:約8分鐘 普羅科菲夫–〈騎士之舞〉,選自《羅密歐與茱麗葉》組曲 SERGEI PROKOFIEV–‘Montagues and Capulets’ (Dance of the Knights),from Romeo et Juliet Suite No.2, Op.64 場次:12:00、15:00 長度:約5分鐘



Placeholder image

臺南市奇美博物館【常設展】動物廳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3 天)

【常設展】動物廳 走入動物廳,躍然眼前的是大象家族,牠們引領大批動物們列隊歡迎前來參觀的民眾,展現出來自非洲草原的生命力!本展廳依不同洲別將動物標本分類展示,中島型開放式的設計,拉近遊客與動物標本的距離,讓人彷彿參與一場動物大遊行;另有模擬自然生態、動物習性的情境展櫃,幫助民眾輕鬆認識動物特性。此外,化石展示區亦是一大特色,好好走一趟就能了解地球的生命演進史。



Placeholder image

《動物時代:人與動物的共生演繹》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3 天)

第二屆文學劇本改編工作坊,由國立臺灣文學館及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共同主辦。由林孟寰、許孟霖、耿一偉、詹傑、吳明倫、陳彥廷、鄭芳婷、呂毅新等名師進行授課及指導,21名學員共完成21篇作品,以臺灣動物文學為主軸之改編劇本,結集為《動物時代――――人與動物的共生演繹》第二屆文學劇本改編劇作集。



Placeholder image

聽•見:聲音記憶特展

2025/01/01 - 2025/02/02 (剩 136 天)

聲音,善於通往記憶… 聲音扮演著儲存記憶的重要角色,它能喚起回憶及感知,它能流動,卻又能激發感動,使得不同的個體產生共鳴與交集,塑造共享的生命體驗和價值觀。「聽‧見:聲音記憶特展」聚焦於「聲音」,提供一個不同記憶歷史的方法。 我們以「聲音」為引導,感受其中記憶的知覺與變化,通過不同的聲音作品和行動者的觀點,探索多維度的臺灣感知,感受聲音裡所承載的歷史訊息及文化理解。 這也是一個反思當代歷史記憶保存的展覽。我們以多元的聲音記錄形式,如聲景、訪談、廣播、唱片、樂曲等,這些記錄著過去的某時某刻,以及個人和集體的記憶。從當代的角度,我們如何重新理解這些正在消失、轉變或新生的聲音所承載的信息?思考什麼是對人們重要的存在,什麼是我們所想追求的文化價值?



Placeholder image

「千年俯瞰400:走向西拉雅族的原住民考古」特展

2024/10/01 - 2025/03/02 (剩 164 天)

本特展係要凸顯西拉雅族在臺南土地上的長久歷史,特展以原住民考古發掘行動成果作為展示,俯瞰意涵發掘過程中低頭對於坑面的遺物遺跡進行記錄,而「向」是西拉雅族傳統信仰中非常重要的角色,所有的儀式都和「向」有關,本次特展借用「走向」來說明西拉雅族追溯族源的行動。從西拉雅族的口傳,很早即居住在臺南,也超越400年的時間,此名稱旨在反思臺南建城400年歷史。 指導與合辦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南科考古館 合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西拉雅族部落跨地聯盟、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合作單位: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國立成功大學「全效型臺灣學」暨「Formosa偎海e所在西拉雅原住民考古實踐」高校深耕計畫 統籌指導:蔡政良 行政指導:蔡志忍、田詩涵 展示策畫:謝仕淵、段洪坤、鍾國風、陳俊男 行銷宣傳與教育推廣:陳韻如、高麗英、林弘君、吳宛穗、陳姵璇 文案潤飾:陳霈璿、古晉瑜、歐欣怡 文案翻譯-西拉雅語:李淑芬 展示執行製作:開物整合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Placeholder image

我走.我尋:當代原住民族的移動記事特展

2025/01/01 - 2025/03/16 (剩 178 天)

這是一檔關於「移動」的展覽,我們將呈現原住民族人在不同時代中所經歷的7則移動故事──從族群、部落,乃至於族人個體等多重層次的變化與變遷,大歷史如命運般的推力,如何捲動原住民族在地理、身分及情感上的搬遷與挪動,而族人將如何去訴說這份生命視角? 單元「部落的回望」,談的是部落因不同國家政策而遷移的故事;單元「離鄉到都市」,談的是族人社群在市場推力下移動到都市的生活樣態;單元「身份的追溯」,則談出當代族人如何在今日追溯失落的族群認同。 這些真切的生命故事與歷史記憶,是由臺南、高雄及屏東三區的9個原住民文物館共同書寫,館員及族人透過田野訪談、歷史資料蒐集,匯集許許多多的在地聲音而成,並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所共作完成的展覽。這不只是原住民族的故事,更是每一個渴望追溯這塊土地發生了甚麼事的人們,我們一起出發、一起探索、一起共鳴的故事。



Placeholder image

清法戰爭:西仔反印象記特展

2025/01/01 - 2025/05/04 (剩 227 天)

140年前,法國政府和清廷因為越南的外交歸屬爭議,殃及孤懸海外的臺灣,不只基隆、淡水和澎湖相繼淪為戰場,臺灣全島更面臨商貿閉鎖的經濟困境。這場蔓延超過一年的戰禍——「清法戰爭」,在臺灣人口中稱作「西仔反」,「西仔」即「法蘭西」。 面對這個臺灣涉外關係的轉捩點,本特展透過彙集十餘年來有關地方社會研究的成果,聚焦當時臺灣社會在強敵壓境下如何組織動員、團結北上抵抗侵略的過程;並重新解讀法軍留下的攝影圖像、戰場紀實與家書,重建戰場的動態實況。 戰爭結束後,在法國湧現的報刊、書籍出版風潮,以及臺灣特有的贈匾、廟宇壁飾、儀式等追念方式,則呈現了戰爭如何以不同形式轉化,留存於歷史、民俗、傳說與記憶中。 單元1 無端捲入戰事的臺灣 1884年,法國與越南的軍事衝突因黑旗軍的參戰陷入膠著,為了迫使清國勢力退出越南,法國發動對臺灣基隆、淡水、澎湖等地的軍事攻擊,意圖挾制臺灣作為和談的抵押品。 法軍在臺灣周遭的軍事行動,可分為4個階段:一、法國遠東艦隊的編成;二、在基隆跟淡水開啟戰火,占據基隆;三、封鎖臺灣海峽,攔截、騷擾往來沿海的船隻;四、轉進攻占澎湖,作為撤守基隆的藉口。 這場戰爭的起因與臺灣無關,臺灣卻無端被捲入戰火,最後被迫成為成敗的關鍵籌碼,在在顯示著戰爭本質的荒謬。 單元2 死亦為鬼雄:自己的家鄉自己守 面對「西仔反」的挑戰,臺灣戰場的軍事動員,除了跨海調派來臺的湘軍和淮軍之外,臺灣在地義勇也參與作戰。面臨外國的侵略,在地人凝聚了共同體的意識,武裝動員到戰場支援,關鍵領袖包含林朝棟、張李成、姜紹基等。 至今基隆、淡水等地的廟宇中仍可見到交趾陶、壁畫、匾額訴說著神明助戰傳說;淡水「拜門口」祭拜亡魂儀式,以及保儀尊王從木柵到淡水的遶境路線,都體現了信仰、人群網絡與戰爭集體記憶的交織。 單元3 戰火浮世:遙盼歸期的旅程 法國軍官安德烈・薩勒(Firmin André Salles)的紀實攝影,是目前所知臺灣史上首次留下戰爭過程的影像紀錄,將其與隨軍醫官助理科邦(René Coppin)書信,以及名列重要古物的嘉諾(Eugène Germain Garnot)著作——《1884~1885年法國人遠征福爾摩沙》地圖手繪稿及文字手稿共同對照,重新檢視法蘭西帝國於東亞擴張的意圖,亦能看見艱困的戰場實況,包括飲食、疾病問題,19世紀末的臺灣常民風土民情也不時閃現其中。 戰場寄回的家書、刊載在報紙上的訃文與行軍紀錄的纂輯出版,以不同的記憶與再現方式,重塑對這場戰事的認識與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