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未來預言—工業與精密陶瓷」常設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2 天)

陶瓷除了在日常生活與建築運用外,亦是工業科技用品常見的材料與元件。本區透過充滿科技與現代感的展示情境,以電腦、電話、行動電話等當代科技產物,呈現工業、精密陶瓷與傳統陶瓷的差異,展現陶瓷產業在科技中的多元應用與發展。



Placeholder image

「穿越時空之旅—史前、原住民、現代陶藝」常設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2 天)

陶器是人類重要的發明,從新石器時代開始,陶器在人們日常生活盛水、炊煮,到祭祀、陪葬等儀式性活動,都扮演重要角色。隨著時間演變至今,人們生活中仍然大量使用陶瓷器物。 本展廳以「穿越時空之旅」為主題,內容橫跨臺灣史前文化、原住民族文化及當代陶瓷藝術。從臺灣史前陶器的特色、器型、紋飾、用途等面向開始探索,逐漸走進臺灣原住民族傳統的陶文化,最後再進入當代陶瓷藝術的傳承與創新面貌。



Placeholder image

「硘仔鎮—鶯歌陶瓷發展」常設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2 天)

鶯歌地區近世以來的陶瓷文化,是從19世紀初期漢人移民所帶來的原鄉製陶技術開始發展。20世紀初期由農村家庭工業的模式走向產業化,至20世紀中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在20世紀末發展達到高峰,自此鶯歌從鄉村小鎮躍身成為臺灣最重要的陶瓷產地。 時至今日,鶯歌從煙囪林立的工業城鎮,搖身一變成為國際級的陶瓷藝術重鎮。本展廳以臺灣閩南語的「硘仔鎮」為主題,從人文地理條件探討鶯歌發展陶瓷產業的契機,再從生產方式、經營模式、產品類型及產業轉型等面向,呈現兩百多年來鶯歌陶瓷的發展面貌。



Placeholder image

「回看所來處—臺灣陶瓷發展」常設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2 天)

在距今約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臺灣就已經發展製陶文化,直到17世紀荷蘭人、西班牙人以臺灣為國際貿易駐點後,臺灣走向新的歷史階段,也讓臺灣的陶瓷文化開始有顯著變化。回看過去400年來臺灣陶瓷的發展歷程,分別在17世紀中葉、20世紀初期、20世紀中葉產生巨大變化。這些時間點都是臺灣歷史的重要轉捩點,顯示臺灣陶瓷發展深受社會、文化、經濟因素影響。本展廳將探討17世紀以後陶瓷與臺灣的關係,先從臺灣社會與經濟的面向,歸納臺灣陶瓷整體的發展情形,再從臺灣民間信仰、傳統生活、傳統建築的面向,呈現陶瓷在臺灣文化的重要性。



Placeholder image

「走向從前—臺灣傳統製陶技術」常設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2 天)

陶瓷是人們將黏土以各種成形技術、裝飾技法製作後,再透過不同燃料或窯爐燒成,是人類重要的文明展現。本區以「走向從前」為主題,以製陶的燃料、黏土、技法、釉藥及窯爐相關實物、圖文與影片為展示內容,介紹製陶過程的重要步驟與臺灣傳統製陶技術。



Placeholder image

「滬尾小學校禮堂」常設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2 天)

「滬尾小學校」是日治初期日本人在淡水地區唯一興築的小學校,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目前僅遺留西元1923年落成之「滬尾小學校禮堂」。 「滬尾小學校禮堂」為日治時期典型的紅磚造公共建築,是淡水地區唯一保有日本兒童就學記憶之空間,也是日治時期淡水地區初等教育發展的歷史見證,並具有集會型公共建築之特色。2006年指定為市定古蹟,2022年修復完工。



Placeholder image

「淡水古蹟微型博物館」常設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2 天)

淡水古蹟博物館是淡水眾多分散文化資產的集合體,來訪的遊客在這檔展覽中,可以看到文化資產群的縮影,也能初步了解本館所經營管理或是未來即將開放的文化資產,看完展覽之後,再安排實地走訪,讓古蹟之旅更有趣。 為了讓遊客輕易認識文化資產的特色,展覽依照文化資產曾經使用過的類型或居住過的人物,區分為事業、平安、財富與學業四種運勢,如果遊客有時間,不妨依照今日運勢來趟古蹟好運之旅。



Placeholder image

滬尾之役洋人生活館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2 天)

滬尾之役洋人生活館 「滬尾之役洋人生活館」將以淡水紅毛城園區為基地,邀您以英國領事視角,觀察滬尾之役中,同樣深受影響的淡水異國住民生活。從建築特色到領事公務、衣飾、飲食和茶文化,邀您回到百多年前,在餐桌前坐下,參與一場英 國領事在淡水的生活盛宴。



Placeholder image

淡水紅毛城的歷史與建築常設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2 天)

今日的紅毛城是由荷蘭人在1644年重新建造,荷蘭人在建造時以軍事目的為主;英國人改建時,做為領事館使用,所以紅毛城有軍事防守、辦公、地牢等不同的建築特色。 歷經不同時代的歲月流轉,共有九個政權在此駐守、辦公或代管,屹立將近400年的堡壘,重新設計承載故事的展示,向世人分享它的故事篇章。



Placeholder image

淡水木下靜涯舊居常設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2 天)

「淡水木下靜涯舊居」為新北市歷史建築,此棟約興建於19世紀末的建築,1923年起租借給旅臺日籍畫家木下靜涯居住,取名「世外莊」,直到1946年第二次大戰結束、木下被迫遣返日本為止。 此棟二層洋式樓房,曾裝載著木下優游臺灣、發展藝術風格的生活事蹟。擅長膠彩畫的木下,不僅擔任臺灣美術展覽會、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東洋畫部審查委員,更熱心提攜後進,影響日本時期臺灣膠彩畫的發展。熱愛淡水的他更曾擔任淡水街協議員,對淡水地方建設不遺餘力。 淡水的山、河與街道,曾經賦予木下靜涯生命的喜悅與創作靈感,舊居景色亦是許多繪者畫筆下的靈光。請您與我們一起走入歷史,放鬆沉思,共同體會木下「日日是好日」的生命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