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媽袓文物展

2025/01/01 - 2025/12/31 (剩 237 天)

彰化市積極推動宗教文化,本館於九十五年二月動工興建,迄九十八年四月完工,九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開幕。為地面七樓之建物,是一處結合文物展示、文化交流及地方觀光住宿之公共空間,設有媽袓文物展覽室、多功能展示空間、會議禮堂、溫馨客房。 本館以介紹南瑤宮媽祖之發源歷史並保存相關文物史料、蒐藏相關媽祖文物、展覽其他文化藝品為主,輔以結合彰化市觀光產業,舉辦多樣化人文活動,本館將籌設客房提供住宿,為參訪彰化市美景及歷史文化之新景點,更為彰化市古蹟活化開創另一個新的發展契機。



Placeholder image

呂碧銓文物常態展(田中鎮碧銓文物館)

2025/01/01 - 2025/12/31 (剩 237 天)

本鎮百年古典詩社「蘭社」社長呂碧銓先生文物館於今(100)年5月29日落成啟用,展示其詩作、得獎紀念狀及書法作品,館址位於彰化縣田中鎮大社路1段70號,參觀預約電話(04)8742170、8751888。 「碧峰山人呂碧銓生於日治憂患之時,長於台島板蕩之世,既目見漢學興衰之遞變,又親體文化傳承之艱難。一生之志趣以詩為首,一身之遊歷以詩為最。縱然世音滔滔,仍才貫筆端華藻,奪金不落人後;即令年耄力遲,而詩篇蜂出依舊,毀譽無擾其心。詩人之執著處,亦詩人之可愛可敬處。 呂碧銓老詞丈,詩才馳名遠近,其出詩之迅捷,尤為詩壇所津津樂道,至今已出版《碧銓吟草》系列詩集達五巨冊,使常人難望其項背。其作詩及其詩作,均為當今詩壇所注目。



Placeholder image

鎮館之寶─古月井記碑常態展

2025/01/01 - 2025/12/31 (剩 237 天)

嘉慶六年(西元一八Ο一年)仲春,古月井記碑由當時彰化縣令胡應魁立於城隍廟,高二Ο五公分,寬六七公分,主要材質為臺灣樟木,立碑至今已有兩百餘年。碑中詳敘縣令捐俸購井之事,旁及當時彰化之生活環境,為彰化開發史之重要文物。然久經忽視,亦曾淪為踏腳板,雖城隍方以水泥牌樓固定保存,內部仍不免嚴重蛀蝕、腐朽,幾近空心之程度,岌岌可危。市長溫國銘致力於藝術文化建設,除興建古月民俗館以介紹、保存彰化之史蹟與文物外,同理於胡縣令為民謀福之心,眼見文物毀損至此不忍坐視,於民國九十五年(西元二ΟΟ六年)延攬專家進行修復工程,為期三個月,以保存文物,重現古月井記碑當年原貌,使文物資產得以延續其生命。



Placeholder image

彰化縣1895八卦山抗日保台史蹟常態展

2025/01/01 - 2025/12/31 (剩 237 天)

館室入口一幕幕看板揭示清廷甲午戰爭失利,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啟動台灣人民一連串抗日保台戰爭;1895乙未戰爭抗日義勇軍 一路打到八卦山,浴血奮戰寫下慘烈的一頁,可惜電影資金不足,沒在這一部分多著墨,但台灣人民乃至彰化人民愛台保國的勇敢無法從歷史上抹滅。 導覽員為參觀抗日保台史蹟館的幼托園所兒童解說春帆樓史蹟,他說,春帆樓是很美的名字,100年多前那裡卻發生不幸的事,滿清朝廷和日本談判,造成台灣被割讓給日本。小朋友眨著天真雙眼,似懂非懂的點頭。 文化局長吳蘭梅表示,縣長在95年間交代以戰爭史蹟館園區的概念規畫防空洞和隧道,喚起全民的抗日戰役記憶,並增加八卦山大佛風景區新遊憩主題,文化局因 此興建「八卦山戰史隧道-防空坑道體驗區」及「抗日烈士紀念碑公園規劃為乙未保台和平紀念公園」,今年二月乙未保台和平紀念公園落成。



Placeholder image

鹿港民俗文物典藏展

2025/01/01 - 2025/12/31 (剩 237 天)

館內收集了許多鹿港當地文物,內容包括清代至民國初年共計六千餘件的民生用品,其中約三千件為鹿港當地耆老捐贈書畫、文物。展示廳一樓展有:文獻圖片、服裝配飾、戲曲樂器、宗教禮儀用品;二樓展示廳有:辜氏臥房、國際會議大廳、太師椅貴賓接待廳、閨女臥房、餐飲器皿及書畫文獻資料。另有一棟兩 百年歷史之傳統閩式建築:「古風樓」。現為私立的民俗文物館,未捐贈為官方所有。當時辜濂清秘書(1984年)、丁國富顧問手繪數種該館logo圖樣,共計七種,目前本館信封、名片logo為辜濂清手繪而成。 館內典藏九大類民俗文物: 書法、繪畫類 傢俱、雕刻類 戲曲、布偶類 宗教、禮儀類 瓷器、餐飲器皿類 服飾、裁縫類 生活用品類(綜合) 歷史文獻資料 清末家居用品類(古風樓)



Placeholder image

文化解密-彰化縣文化局檔案資料展

2025/01/01 - 2025/12/31 (剩 237 天)

由彰化縣文化局主辦的「文化解密――彰化縣文化局檔案資料展」,於111年11月18日在彰化縣立圖書館3樓長廊展區登場。本次展覽為常設展,展期長達兩年,規劃九大主題:一、「時光隧道~彰化縣文化局沿革」二、「歷史長河」三、「文學彰化」四、「歷史舞台」五、「節慶活動」六、「文資版圖」七、「千古傳唱」八、「表演藝術」九、「視覺藝術」。



Placeholder image

元清觀民俗文物常態特展

2025/01/01 - 2025/12/31 (剩 237 天)

彰化市元清觀是全台唯一以觀為名、供奉玉皇大帝的寺廟,附設民藝館更是收藏豐富的文物,元清觀建於清乾隆廿八年,是全台唯一以觀為名並供奉玉皇大帝的寺廟,彰化地方信眾習慣稱為「天公壇」,屬國家級古蹟,九十五年四月發生一場火災正殿毀損,目前修復工程完工,重新開放。元清觀附屬民藝館已開館,主要就在元清觀歷史沿革、傳統建築藝術之美,並提供民俗技藝傳承研習園地,展示文物琳瑯滿目,為的就是在推廣文化觀光。



Placeholder image

捏麵作品常態展(巫家捏麵館)

2025/01/01 - 2025/12/31 (剩 237 天)

「巫家捏麵館」目前規劃有兩個區域,一是可容納150人的捏麵教室,從事教學推展,另外是利用三合院廂房作為捏麵展示館,展示台灣傳統捏麵技藝作品。



Placeholder image

彰化縣立圖書館-書道館常態特展

2025/01/01 - 2025/12/31 (剩 237 天)

彰化縣立圖書館-書道館常態特展 書法藝術及用品展覽 本縣自雍正元年(1723)設縣,因鹿港作為商港,商業繁盛,帶動文風鼎盛,為本縣文化發展的起始點,延伸至彰化、員林、北斗、二林、和美等地,詩文書畫名家輩出。時至今日,彰化縣書法學習風氣仍然勝於其他縣市。 書法藝術盛行,民間學會林立,更顯著地展現在各種展覽、競賽、詩文活動之間,彰化縣文化局有感於書法風氣活躍,進而於104年成立書道館,作為書法推廣之重要據點。 粘文意先生師承書法名家黃祖輝,自青年蒐羅書法相關資料50餘年,收藏書帖、工具書、書論及期刊等,深獲好評。而粘老師年歲增長,感念受先進提攜,決意將畢生珍藏相關資料約2,500件,無償提供「書道館」展陳,供書法愛好者查閱研究。 彰化縣文化局書道館承接書法藝術薪火相傳的使命,作為本縣書法研究推廣中心,以保存、研究、展示、推廣為目的,提供民眾書法、教育或學術研究之處所,規劃書法常設展、主題展,並定期舉辦推廣活動、講學等,讓民眾重新發掘書法藝術的新價值並享受其中,以全面提升縣民之文化生活。



Placeholder image

與稻香共生常態展─台灣穀堡:稻米博物館

2025/01/01 - 2025/12/31 (剩 237 天)

彰化縣是稻米栽種面積與產量的雙冠王,是台灣的糧倉,走在素樸的鄉間,稻田是充滿療癒的美景,自詡「米界模飯生」中興米,設立於埤頭鄉間的稻米博物館「台灣穀堡」,2010年開館以來成為稻田間的亮點,是體驗台灣稻米文化必訪的知性與感性場域。 文化 創意的年代,為讓遊客更深刻體驗從一粒米如何盪漾出美好生活文化風貌,不惜自廢武功、拆毀重練,大規模改造台灣穀堡,從一句最平凡的口語「好好吃飯」,重新演繹一粒米帶來的生活美好,期望嶄新的台灣穀堡,能將台灣的觀光工廠帶入新的2.0時代。 走進大廳是「天下糧倉」,已成功跨出國界行銷全球的中興米,蒐羅的世界各國的稻米樣品,大面舖成高牆,米是台灣的驕傲更是與世界交好的友誼橋樑。 拾級而上有稻米的文學詩性,傳統建築中曬穀的「埕」,是影音多媒體的溝通,透過美術動畫邀請您一起成為圓桌武士,改變從餐桌開始。 錯落的館內的屋中屋展間,像一幢幢田間的小聚落,您可以在小木屋間穿梭觀展,一層層多面向地從米看進去,進到生活裡,深成了文化長河。眾星都為了拱月,在DIY教室裡,我們請您好好煮一鍋飯,由衷地呼吸一口米香,為白米飯增色、添香。落地窗外成排巨大的儲米糟、科技化的分裝廠,經典十足的工業風,來到這裡先餵飽你知性,再感性的享受餐飲,好好吃飯讓你體會真真正正的「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