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無崖之境─南迴影像之聲:一個由醫療照護啟始的共生地」特展

2024/08/03 - 2024/09/22 (剩 4 天)

策展人:張溥騰、李旭彬 藝術家:何經泰、高政全、黃新明、黃子明、劉國泰、林庭宇、吳蒙惠 主辦單位: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 合辦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中央山脈下的南迴公路以南,眼見懸崖在右、黑潮在左,綿延望去似無盡頭,此間萬物棲居在溪流間與斜坡上。位於南迴公路南端的太麻里、金峰、達仁與大武四鄉,徐超斌醫師多年來從一個人到一群人為偏鄉醫療發聲,堅持至今,願以愛的行動突破侷限,以關懷創造療癒的可能,守護延綿共生的「無崖之境」。   在《莊子·人間世》中,無崖意為無界,不受限,而「無崖之境」除了泛指不受限的疆域以外,法國哲學家尚·布希亞認為在現代社會之中,原本指涉疆域的影像已產生自己的意義甚至超越了疆域原本的意義,因此何經泰以攝影鏡頭的觀景窗可框住無崖的部分空間,藉由照片提出視角與觀點,而自成一境(鏡)。在這次的展覽「無崖之境─南迴影像之聲」以「巫與醫」與「超日常的日常」兩個系列的攝影作品,來回應南廻基金會對理想的療癒境界之期許與努力。  



Placeholder image

「魯凱漁你相遇-魯凱族漁獵文化」特展

2024/08/13 - 2024/11/17 (剩 60 天)

「魯凱漁你相遇-魯凱族漁獵文化」特展   海生館於109年在台灣水域館展出「魯凱漁你相遇-魯凱族漁獵文化」特展後,為將原民傳統文化傳遞給更多人認識,讓民眾對多元文化有更深層的欣賞、學習與尊重,將此特展搬出展廳,以巡迴展的方式在各地展示,推廣海洋文化,保存國家語言、傳承傳統漁獵文化。   特展展示魯凱族傳統漁獵文化,包含傳統漁具製作與使用方法,經由河川水位與氣候的變化製作合適捕魚工具的生活智慧,認識魯凱族民對於河川保育、永續資源的理念與實踐行動,呈現魯凱族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故事,並結合魯凱族母語配音,可透過掃描QR code聆聽魯凱族語的解說,讓民眾有機會親耳聆聽,感受魯凱族語獨特的腔調,體會母語的魅力,增進對魯凱文化的認識,體驗魯凱文化與河川之間深厚的聯繫。   展覽資訊: 日期丨2024.08.13-2024.11.17 時間丨週二至週日 09:00~17:00(週一休館) 地點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康樂本館二樓廊道 地址丨臺東縣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1號 電話丨089-381166   指導單位丨教育部 主辦單位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協辦單位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承辦單位丨深雋設計有限公司 展示統籌丨陳汶珍 策展人丨潘培藝、陸雅屏 規劃設計丨童琳茜、王薇甄 文案編寫丨童琳茜、貝若桑·甦給那笛米 魯凱語翻譯丨貝若桑·甦給那笛米 影片製作丨撒舒優 專業審查丨韓僑權、謝百淇、巴清雄、台邦·撒沙勒 專業顧問丨謝百淇、巴正義、鄭其宗、台邦·撒沙勒、巴清雄、王凱倫 部落耆老顧問丨趙武義、杜含笑、宋文臣、柯治雄、杜瑞龍、柯麥水月、盧光明、包光輝 展品協助製作丨童琳茜、貝若桑·甦給那笛米  



Placeholder image

南科考古文物館:裝置藝術~過往雲煙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4 天)

大廳的裝置藝術「過往雲煙」,為藝術家思考如何將科學發展快速以及面對文化流逝,試圖將時間和空間做以形式化的表達,南科園區昔日的種種; 希望藉由「過往雲煙」這一件裝置藝術,除了欣賞也能引發一些對自身經歷的一些感觸,通過述說對周圍環境的感知以及一個人是如何構建自己對某個空間的回憶,反映其對文化移置和文化共存的持續關注。



Placeholder image

南科考古文物館:裝置藝術~召喚海洋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4 天)

召喚海洋 本艘竹筏設計與製作概念係出自「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ョプラン島之記」內容。 該書紀錄日本人文助於享和三年(約西元1803年)因船難,漂流至臺灣東部的チョプラン(約今東部秀姑巒溪出海口出處),定居於阿美族聚落,見聞阿美族的竹船,後回至日本,再口述給畫師所繪出的竹船樣態。 該內容敘述竹船長約四尋餘,寬約七尺,左、右、後方、側邊皆以剖竹編造,風帆則是以竹編成,船尾處架設床板作為調理飯食之處;可搭乘兩、三人從事漁業。 為營造教育與藝術並存的展示效果,經由設置藝術作品「月光洄游」及「漂.浪」,以自然材質營造跨時空氛圍,襯托竹筏量體,通過光線與作品的相互關係與投影,創造竹筏與空間的流動感,召喚出流淌、翻騰在南科先民體內的海洋。 月光洄游 東海岸的生活常常在美麗與殘酷之間,在山脈與海洋、洋流與風向之間彼此流動且激盪著,面對著廣闊太平洋屬於鹽分顆粒的滋養之下,強韌而流動的生命力齊聚勃發中。 是飛翔、是游動,她們各自獨特而自由的長著自己的姿態,卻是共同循著一種來自大地身體的內在韻律與大自然的古老節奏,向著東方月光湧現的方向,洄游前進~ 創作原型來自東海岸的噶瑪蘭族群,在溪谷中捕捉魚蝦的Sanku魚筌為基礎,發展出的竹藤編造型容器,並融合進既古老又現代的構樹樹皮布、草木顏色等的複合材料,創造自內在發光的飛行舟船或洄游魚類; 以及竹片的自由交織線條與樹皮薄膜的輕盈對話,竹梢和手工紙形構的飛行想像。 漂.浪 台灣的山每遇颱風大雨,總有枯木會隨著河川的水流波浪被沖刷出海,或擱淺至岸邊,遂成為漂流木。 阿美族的竹筏曾消失於歷史,今依據流傳的日人口供被複製於南科考古館,猶如從大海被回沖上岸的流木一般,重現於世。 然舟無水浪便礙於行,為此,我們利用了同樣是被浪波洗禮過的漂流木來為其創造可以出帆的浪濤,期待臺灣考古史可以無浪不破。



Placeholder image

南科考古文物館:裝置藝術~糖廍與棚屋造型意象涼亭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4 天)

南科園區成立前,糖業地景橫跨幾百年的光陰,甘蔗田是這裡最重要的產物。因此,在戶外景觀復育甘蔗,且放置清代榨甘蔗汁的石車,讓觀眾使用體會。「糖廍」即早期以牛隻為動力,拉動石硨壓榨甘蔗並熬煮的製糖廠。南科園區內道爺南遺址出土的四連灶遺跡,是臺灣歷史時期考古上的首次發現,另外出土的糖漏、漏罐、打火石、石硨(蔗硨)、硤蔗坐盤木構件等,同樣屬臺灣傳統製糖技術的重要文物。



Placeholder image

南科考古文物館:公共藝術~蔦松家 The NiaoSung Family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4 天)

蔦松文化人面陶偶出土於道爺遺址,是博物館典藏的代表性文物之一,展現蔦松文化人在立體捏塑上有相當成熟的技術,尤其五官造型的立體感以及表情神韻的搭配,非常具體地掌握了陶偶製作者巧思的意境,在捏塑技術表現上,最為明顯的是鼻樑與眉弓的特徵,以及眼窩和鼻子的位置。 李明道先生以蔦松文化人面陶偶為博物館公共藝術操刀,創造「The Niao sung family蔦松家」,富有逗趣的巧思。將千年前的原始陶偶穿上高科技超現實外衣,穿越到今天的時空,以不同時空的藝術語法寫成一個新的完整句。這個全新的作品將繼續航向未來的宇宙成為明日的古物,說出人類文明演繹接力前進的概念。



Placeholder image

南科考古文物館:裝置藝術~相遇石頭埔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4 天)

博物館基地位於石頭埔遺址上方,石頭埔為新市區東側的舊地名,「相遇石頭埔」是博物館「時空隧道」手扶梯的開端;可看到一位史前人正從地底探坑向著階梯往上走出;另一位象徵先進、未來的科學家,正從階梯的另一端邁步向下。用兩人的“差異”呈現時間的凍結與停止,象徵古今融合之場域,試圖營造人類在時空歷史的交會點,相對呼應博物館設立精神。



Placeholder image

南科考古文物館:裝置藝術~石硨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4 天)

石硨也稱蔗車,是臺灣早期的甘蔗壓榨機,以兩個花崗岩材質製成的齒輪狀石磨,用牛隻來拉動石硨,甘蔗從兩石磨中間插入,石磨相互咬合牽動旋轉,蔗汁就搾出,流入底盤,蔗渣再作二到三次夾搾,使蔗汁全部榨盡。石磨底盤有一根竹管連接煮糖室,煮糖室內部有鍋爐煮甘蔗汁,工人邊煮邊撈鍋上的浮渣,若用手沾糖漿會粘手時,就要馬上加入石灰淨化,然後再倒入桶中冷卻;冷卻同時,工人也要以木棒攪動,使糖漿均勻,冷卻後的結晶為赤糖粒又名黑砂糖,糖粒裝進木箱或竹筐,便告完成。



Placeholder image

南科考古文物常設展-博物館秘室(常設展)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4 天)

經歷十數年之考古發掘工作,南科出土文物之質與量均有驚人發現。 現有南科園區考古發掘成果,出土之考古標本概分為四類,分別為人骨標本及其葬具、生態標本、遺物標本以及現象提取標本。 展示空間特別為觀眾呈現鮮少出現在公眾眼前的博物館文物保存與維護工作。 以南科考古遺址的墓葬遺跡出土流程為例,說明考古遺物從現場發掘進行的工作直到進入博物館後的維護、保存過程。 出土文物整理工作耗日費時,需大量人力、物力資源投入,南科考古館建館後更需要充足的研究成果,以進一步推動展示計畫。



Placeholder image

南科考古文物常設展互動劇場-兒童廳

2024/01/01 - 2024/12/31 (剩 104 天)

兒童廳以臺灣南島語族的神話故事,融合奇幻想像和傳承智慧。 「海洋劇場」帶領大家乘風破浪航向新世界 「火的傳說」動手體驗鑽木取火及燧石取火 「森林迷宮」透過聽聲辨位來尋找獵物進行團隊競賽 「太陽與樹精靈」史前意境的遊具 另外還有互動教具盒打造創意無限的考古遊戲體驗。 「沉浸式互動劇場」開放預約,帶領大家進入考古創意新世界...... 劇情以一位作家的視角出發,苦無靈感的她受到化身為咖啡奶泡的史前小豬協助,獲得靈感開始撰寫一部穿梭時空的劇本。隨著劇本文字,體驗者來到一座復古的劇院欣賞奇幻演出... 沉浸式互動劇場場次:10:00 11:00 12:00 13:20 14:20 15:20 16:20